分享更多
字体:

4根钢绳全断 南京一小区电梯12楼坠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17:13 来源: 扬子晚报
本报记者 范晓林 /摄 本报记者 范晓林 /摄

  事发南京五老村小区,幸亏当时是深夜无人搭乘,没造成人员伤亡

  范晓林

  质监人员现场调查电梯故障。

  “砰!”10日晚11点半左右,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小区1号楼居民反映,一部老旧的奥的斯电梯从12楼直坠至1楼,一位6旬老太太深夜外出去附近超市,结账时突然听到两声闷响,还以为是地震呢!小区居民反映,1号楼这两部老旧电梯平时常出故障,居民上下楼“如履薄冰”。记者现场调查,该小区是1997年建的房子,楼高16层,住着130多户人家,没有物业,而这两部电梯去年底刚大修过一次,维保已过了期限,出事电梯轿厢4根钢丝绳全断,类似这样特种设备突发性技术事故还很少见。目前南京市质监局白下分局正协调电梯维修安全事宜。

  事件回放

  深夜,小区电梯从12楼“落到1楼”

  10日晚11点半,南京市白下区五老村小区1号楼的居民张老太太突然想起要买点馒头当早点,就下楼到旁边的24小时超市。

  就在张老太太结账时,突然听到“砰、砰”两声闷响,随即收银台附近还有振动,女收银员还以为是地震呢,吓得赶紧跑出店门。后来才知道是1号楼的2号电梯轿厢顶上的钢丝绳断了,从12楼一直坠落到1楼。

  幸好当时是深夜,电梯里没有人。事发后,电梯维护人员赶来开启了另一部电梯应急,本来为了省电,该小区电梯在夜间人流量少时只开一部电梯运送住户的。

  4根钢绳全断,幸亏安全钳起了“刹车”作用

  从12楼直坠1楼,这样的“自由落体”速度得多快?岂不是很恐怖?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高层电梯维保单位南通蒙哥马利电梯有限公司的维修人员。他告诉记者,电梯构造除了常人所见的轿厢外,还有牵引的钢丝绳、滑行的导轨,以及限速器、拽轮、安全操作杆、安全钳、缓冲器等一套安全防护装置,事发当天4根钢丝绳突然断了之后,电梯轿厢并非像平常人想象的那样“一落到底、自由落体”,而是由轿厢底部的安全钳一路夹住电梯导轨,咔哒咔哒层层受阻缓缓而下,从12楼下行到1楼速度大约是每秒0.5米。这个安全钳的作用相当于汽车的刹车片,钢丝绳绷断后,安全防护装置就能起到减速制动作用。由于电梯轿厢自重大约是2吨,即便当时电梯里有人,由于有防护装置,也不会变得下落速度太快,造成乘客意外损伤。但具体什么原因使得4根钢丝绳齐断,这位维修人员称暂时不好说,并称年前电梯大修时才换过钢绳。

  三点疑问

  1 钢绳怎么会断的?

  质监部门初查原因,钢绳是突遇“误动作”磨断的

  接到报案赶去现场调查原因的南京市质监局白下分局的胡华局长称,事发时间是10日深夜,质监部门是13日早晨接到电梯制造单位天津奥的斯和维保单位南通蒙哥马利公司报告的。根据质监局会同南京特种设备检验专家初步的现场调查情况看,这是一起罕见的突发性电梯技术事件,4根电梯钢绳全断的情况,在南京还是头一回遇到。从事发情况看,电梯的延时保护装置没有起到作用,在没有人乘坐的情况下,停在12楼的电梯上端的钢丝绳一直在拽轮上原地空转,导致钢与钢的持续摩擦造成退火绷断了钢丝,好像折断一双筷子一样地磨断了钢丝绳。如果当时有人乘坐电梯的话,就不会空转,也就是说这部电梯的待机保护装置在当时“失灵”了。胡局长称,质监人员在现场没有发现这个装置,但奥的斯负责人称该电梯在电路板里有这个装置,只是这部电梯年代老旧,这样的型号目前已经没有了。

  2 电梯是如何管理的?

  15年的老旧电梯按人头收电费,日常巡查员是名“兼职大叔”

  记者现场看到,五老村小区1号楼是1997年建的房子,楼高16层,住着130多户人家,没有物业,而这两部电梯去年底刚大修过一次,维保已过了期限。电梯的日常维护巡查是楼下门口一位“兼职大叔”,他叫沈太仁,50多岁。“这小区的开发商最早是商贸局,当时住的大多是拆迁安置户,只有两层是企业员工福利分房。我在这里负责看电梯和门卫,每个月拿400元,经辖区派出所同意,搞搞治安巡逻、发发牛奶卖卖报纸,稍微贴补一点。”据悉,身兼数职的沈师傅还要收取电梯电费,具体按人头算,5楼以上开始收钱,上班族每人每月10元,退休的根据楼层收取5到6元,上学的孩子就不收钱,这样扣除有些居民不愿交的,每个月差不多能收到一两千元,这些都是供电局要缴纳的电费,不足部分商贸局会贴补。而平时老旧电梯出现运行中停运等,沈师傅还要拿钥匙帮助开电梯门放人出来。由于沈师傅365天每天上班时间是早上5点到晚上8点,所以事发当晚他不在班上,而是从5楼家中闻讯赶来的。

  3 究竟该谁负责修理?

  质监部门还在协调,优先考虑政府出钱

  前晚,五老村小区居民反映,自10日2号电梯坏了后,1号电梯又出故障,等了3小时也没修好,电梯经常出故障,居民上下楼都觉得害怕。“这两部电梯去年底才大修检测过,怎么又老出故障?”对此,南京市质监局白下分局的胡华局长表示,这个小区因为没有物业管理,而且据他们调查,电梯的制造单位和维保单位签订的合同去年也已经到期,也就是说,过了去年大修维保期限后,因为没人埋单,维保单位很难抽出人力物力来上门维修。但小区居民每天上下电梯怎么办?若是1号电梯再行“复制”类似故障怎么办?事发后,白下区质监部门迅速协调相关部门对1号电梯进行全面的故障排查,彻查原因,确保2号电梯出的罕见故障不再出现,并协调维保单位能多为住户居民着想,先垫钱尽义务。与此同时,白下区已将这五老村小区的两部电梯列入辖区排查的134台老旧小区电梯之列,下一步,将优先考虑政府出钱更换出新。 

  本报记者 范晓林 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