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际乳品原料降价 国内暴利洋奶粉逆市涨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8 17:47 来源: 新华08网

  核心提示:全球奶粉价格由于产量上升等原因进一步走低,与中国市场奶粉价格“逆市上涨”形成强烈对比。业内人士分析,即便考虑到关税、运输、人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国内市场“洋奶粉”暴利空间非常显著。基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在今年国内外原料奶粉价格差距拉大的背景下,“洋奶粉”利润将进一步凸显。国内奶企要想终结“洋奶粉”的霸气,必须从提高奶源质量和产量两方面入手提高国内乳制品竞争力。

  新华08网上海5月28日电(记者陈爱平 周蕊 魏宗凯)近日,海外多个乳业相关机构报告显示,全球奶粉价格由于产量上升等原因进一步走低,与中国市场奶粉价格“逆市上涨”形成强烈对比。业内人士分析,即便考虑到关税、运输、人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国内市场“洋奶粉”暴利空间非常显著。基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在今年国内外原料奶粉价格差距拉大的背景下,“洋奶粉”利润将进一步凸显。国内奶企要想终结“洋奶粉”的霸气,必须从提高奶源质量和产量两方面入手提高国内乳制品竞争力。

  国际乳品原料价格下跌 国内“洋奶粉”价格逆市上涨

  5月2日,欧洲乳品局(European Milk Board)在最新的报告中称,欧洲许多国家原料奶价格下降,其中,意大利原料奶收购价同比下降了15%;荷兰现货原料奶价格跌至21-24欧分/升;法国原奶从3月份的28-29欧分/升跌至4月份的25欧分/升。与此同时,欧洲乳品市场正在遭遇寒冬。

  此外,在新西兰恒天然环球乳制品交易网第68次交易活动中,全部产品(贸易加权指数)下跌6.4%,平均拍卖价格下滑至2618美元/吨。无水奶油下跌幅度最大,降幅11.9%,排在其后的是全脂奶粉,下滑了8.9%;脱脂奶粉下滑了5.4%。

  在国际奶粉价格普跌的背景下,国内奶粉终端产品价格却逆市上涨。近日,包括雀巢、明治、美赞臣在内的“洋奶粉”再度掀起“涨价潮”,平均涨价幅度超过10%。记者调查发现,中国大陆市场的奶粉价格不仅比荷兰、新西兰等奶粉原产国价格高上一截,相较香港也高上不少,同一品牌同一款产品的价差大的接近两倍。

  去年12月份,主导国内高端奶粉市场的洋品牌在海关总署调低奶粉进口关税前抢先掀起一轮涨价潮,平均幅度在10%左右。而今年4月起,多个奶粉品牌再度调涨:明治奶粉4月开始调涨,调价幅度在15%左右;雀巢中国区相关负责人也证实,从4月开始,雀巢部分婴幼儿奶粉、部分乳制品将再度提价;而美赞臣的调价则从3月底就开始了,幅度在10%左右。

  在荷兰留学的罗女士告诉记者,当地销售的知名品牌奶粉900g罐装价格一般在10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一百元。她帮国内的亲戚通过国际物流运送到国内的奶粉,即便是加上昂贵的物流费用和海关关税也仅在每罐160元左右,而这一品牌金装婴幼儿奶粉1段国内指导零售价为210元人民币。

  在英国知名超市的网站上,惠氏金装1阶段900克包装售价8.99镑,以1英镑折合10元人民币计算,这一规格奶粉的价格为89.9元。而在惠氏淘宝商城中,尽管包装不同,但同样标注为惠氏金装1阶段900克包装售价为248元人民币,价差近两倍。

  国内外原材料价格差大成常态 “洋奶粉”利润空间节节高

  东方艾格农用咨询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品牌奶粉在中国市场就进入了“集中涨价期”,包括美赞臣、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等品牌在内的洋奶粉,每次提价幅度均在10%左右。经历几轮提价后,相比2008年,每罐奶粉至少提价50元,多则100多元。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外同一品牌奶粉价差巨大,销售版本不同、从原产国到中国的运输费用、包括关税在内的税率差异和渠道费用以及包括荷兰等在内的多个欧盟国家对奶粉价格进行补贴都是原因。

  至于销售版本,在港澳地区销售的奶粉和在大陆地区销售的奶粉配方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比较奶粉品牌在大中国区的售价就能发现,即使加入了亚洲宝宝配方研发的费用,与香港地区相比,同一品牌同一款奶粉在大陆销售的价格比香港高了不少。

  而运输费用也并非“洋奶粉”价高的主因。例如,从英国空运直邮奶粉到国内的运费加上海关关税,基本上在每罐80元左右。考虑到“洋奶粉”大宗海运的运输费用远低于个人买家的空运成本,以及多个奶粉品牌在亚太地区销售的奶粉奶源往往是较近的新西兰而不是欧洲,以这一费用为“挡箭牌”显然站不住脚。

  自今年1月1日开始,中国对于婴幼儿奶粉的关税实施的是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即使3月以来,我国对新西兰进口奶粉关税由5.8%恢复到10%,加上质检等海关费用10%,关税和检验检疫费用依然难以被称为是奶粉“高价”的主因。

  专家表示,奶粉进入中国后,总代理要10%费用,经销商20%-30%利润空间,渠道还有10%-20%的费用,再加上20%-30%的经营成本。这部分和关税、运输费用加起来,国内奶粉比海外价格翻一番是正常的,但目前价格高出2-3倍的状态,显然“洋奶粉”利润空间很大。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算了一笔账,以今年1月份上海海关关区进口奶粉平均价格每吨5103美元计算,1千克奶粉约合32元人民币。即便加上包装、运输和销售费用,每罐(900克)奶粉成本不会超过100元,市面上动辄四五百元的高端奶粉,堪称暴利。

  中信建投分析师黄付生此前表示,与我国近年原料奶价格的持续上涨形成对比的是全球乳制品原料价格下降,“输入性”竞争加剧。

  从2010年底开始,我国主产区平均生鲜乳价格就开始高于全球主要乳制品原料出口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2012年3月,我国生鲜乳价格为3.28元/公斤,而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美国分别为2.6、2.8和2.4元/公斤,我国的生鲜乳单价要高出外国16%-20%。如果从国内奶农那里收购鲜奶加工成奶粉,鲜奶每公斤3.25元,9公斤鲜奶能加工成一公斤奶粉,也就是说用国产鲜奶加工一吨奶粉,光采购鲜奶就需要约29000元,还不算加工费和运输费,而进口奶粉到岸均价在25000元/吨左右。

  因此,越来越多原本采用国内奶粉作为原料的企业,都选择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进口原料粉。多家机构认为,今年随着国内外原材料价格差的加大,奶粉进口量和金额将继续大幅增加。

  涨价源于营销策略 本土企业需自强

  一家著名外资品牌奶粉的工作人员表示,与国外市场相比,国内的奶粉特别是“洋奶粉”价格确实比较高,跟国民收入水平更是不相符。虽然很多大品牌都号称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体质添加了锌、铁等成分,但这些添加成本实际上微乎其微,更多的是一种市场包装。奶粉研发一般都是几年一个周期,各大洋品牌的成分、配方都大同小异,“高价”更多的是营销策略。

  专家分析指出,洋奶粉的售价并不以成本为导向,相反的,基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以及部分中国消费者“只买贵的”的心态,商家多采取了“一年几涨”的营销策略。

  中投顾问发布的《2009-2012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自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本土奶粉的不信任导致进口奶粉冲击中国市场。“洋奶粉”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85%。尤其在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上,美赞臣以市场占有率25%居第一,惠氏以20%居第二,多美滋以12%居第三,三者加起来占据高端市场份额的50%以上。2011年进入国内的“洋品牌”增加了近20个,其中欧洲品牌占据了半数左右。2011年,我国奶粉热卖排行榜前10名中6个为外国品牌。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等多位专家建议,要终结“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国内企业还需自强。中国的乳制品企业应潜下心来重建信心体系,同时通过透明化生产过程等手段向国人证明自己的品质,增强高端消费市场竞争力,培育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度,而不是以包装概念和扮演“假洋鬼子”牟取暴利。

  乳业专家王丁棉建议,“长远来看,必须从提高奶源质量和产量两方面入手提高国内乳制品竞争力。一方面,提高我国奶牛饲养水平,提高养殖技术,加强现代化专业管理;另一方面,逐步淘汰一些小散户,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大型牧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