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56倍财务投资回报 诱外资实质性进国内保险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5 11:4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本报见习记者 徐建雨

  变革似乎就在眼前。随着股权变更的完成,近日,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悉数亮相,以大众保险重组为代表的中小保险机构突困路径也随之浮出水面。

  在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同时继续保持自己的中资身份(或者由外资险企转身中资),另一方面将日常经营管理权让与外方——分散的股权结构、中资身份享有的政策便利、境外战略投资者主导日常经营管理——已经有不止一家中小保险机构开始这么做。发展受困的中小保险机构似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更多中资保险机构也开始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愿意将管理权让与外方

  今年6月,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史带国际(Starr Insurance)定向增发2.87亿普通股,而后者也以20%的股权占比,成为大众保险境外战略投资者,同时一举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并取得了大众保险的实际经营权。

  根据相关文件,如果外资总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低于25%或单一外方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0%,保监会就认定其为中资保险公司。

  中资保险机构在机构扩张中拥有的便利性,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外资保险机构开始谋求通过股权变更转向中资。包括光大永明、建信人寿、天安人寿等一批中小外资保险机构的中外股东们已经联手采取迂回发展政策,通过将外资股份比例降低到25%以下,实现自身向中资保险机构的身份转换,并且希望以此迅速实现跨越式的增长。而在另一方面,更多的中资保险机构也开始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并将愿意将管理权让与外方。

  无论是外资保险机构转身中资,还是中资机构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其发展路径都直指上述“大众保险模式”。

  十年时间,中资、外资似乎都已经醒悟过来。虽然这一模式尚待检验,但业内人士普遍看好。

  “近期永诚、渤海、大众等纷纷引入外资,将管理权让与外方。如一切正常,其胜算定然很大,然后其他类似公司必会竞相效仿。”对于由此引起的示范效应,天平汽车保险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陈文志博士预测。

  相比机构规模与保费收入,外资股东更关心利润

  历史并非从某一刻凭空开始

  “近二十年来,外资保险对中国市场一直没有放弃。独资、合资、财务投资并进,业绩则参差不齐。独资、合资成功不多,要么缺天时地利,要么所托非人。独资表现好的有友邦,合资则有华泰等。财务投资则如投资国寿、太平洋、平安等,外资赚得砵满盆满。无论如何,对于中国保险市场,外资已经积累出足够的经验。”陈文志对《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表示。

  根据研究机构数据,2010年,在中国经营的46家外资保险机构中,共11家盈利,占比仅两成多。而在官方的统计中,外资保险机构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则一直徘徊在5%左右。

  统计发现,外资寿险机构的市场份额自2005年达到8.9%的历史峰值后便一路下跌,截止今年,这一数字更是降到了3.8%;另一方面,外资产险市场则一直维持在1%左右。

  但是,如果考虑到中资保险机构内部的实际股权状况,将外资在其中的财务投资计算在内,2010年,外资所对应的市场份额则达到近22.1%,其中产险和寿险所对应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0.5%和22.7%。

  “外资进入中国保险市场不外乎3种途径,合资与独资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战略投资将会是重要的形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向《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证实了市场人士的判断。

  未来十年,“大众保险模式”可能会弥合中资与外资的差别。王稳表示:“股东结构的多元化,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使中小保险机构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公司,而持股并参与甚至主导日常管理也将成为境外战略性投资者最惯常的做法。”

  王稳强调:“相比于实际控制一家公司,高比例的投资回报将同样受到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欢迎。外方股东不要求速度、保费,但要求公司经营稳健,一定要有盈利。”

  相比于机构规模与保费收入,外资股东更关心的是利润。“面对多达56倍的投资回报,他们认为这是‘史无前例’的。”在谈到某具体案例时,王稳向记者举例说。

  分散的股权结构会有利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之成为真正的国际化金融机构

  北京保监局局长丁小燕在9日举办的某论坛上预测:未来十年,外资将实质性地进入中国。

  “入世10年,在华的外资保险机构事实上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国民待遇。”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在同一场合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这种情况或许会在下一个十年改变。随着以大众保险为代表的中小险企发展路径的确立,拥有中资身份,同时由外方掌握经营权的中小保险机构或许将快速崛起。

  “大众保险这样分散的股权结构会有利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之成为真正的国际化金融机构。”王稳表示。

  某外资保险机构管理者在接受《证券日报》保险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方股东拥有各种社会资源、员工以及政府关系等,可以帮助本机构在国内打开市场;与此同时,外方战略投资者所掌握的成熟的经营模式、完善的数据积累和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可以转化成未来成熟保险市场的竞争优势。

  “如果保险机构需要把这些股东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大众保险’所代表的路径或许将成为其他类似中小保险机构的重要借鉴。”

  事实上,根据其他媒体披露,上任伊始的大众保险外方管理团队已经向其他20余家股东交出过一份“五年计划”。其中关键内容是借助史带国际派出的“外脑”团队,帮助大众保险转型升级,在一定时间内将大众保险打造成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而转型的方向则确定为改善产品及利润结构,即增加非车险业务的盈利比重,并建立以利润中心为主导的管理模式。

  此次大众保险管理层面对中介机构的公开巡回路演也与其外方管理者确定的转型路径息息相关。

  保险经纪公司在国外是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而在中国,由于产销不分等原因,保险中介机构所占份额却相当小。联手保险经纪公司开拓保费渠道也成为大众保险外方管理团队掌权后的题中应有之意。

  据大众保险介绍,公司前期也为此做了包括架构调整、制度完善、人员配备等大量准备工作。

  中国相对较低的市场份额对外资保险公司既是挑战又是重大机遇。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以获得中国的增长潜力将是关键。对于中小保险机构来说,入世之后的下一个十年将是真正竞争的十年。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