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探源康菲暴力采集:早期海洋石油政策埋祸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23:17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牛其昌 杜海

  中海油12日发布声明称,已经同意康菲公司对蓬莱19-3全油田实施排液泄压方案和封堵方案,并且将对方案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管。这意味着康菲公司将实施永久性溢油源封堵的方案,力图从根本上解决持续100余天的溢油事故。

  14日,一位中海油内部人士独家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就排液泄压方案和封堵方案,目前康菲公司的代表正在天津塘沽负责制作集油罩的后续处理设备,“但照现在的溢油状况来看,短时间内很难彻底封堵住溢油源,因为此类事故在国际上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

  “尽管在表面上看,浮油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但在自然压力的作用下,地底下的油还是会时不时地泄漏。鉴于地层已经被破坏的事实,即使采取永久性溢油源封堵方案,封堵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全封堵住的。”该人士直言,平台底部自然泄漏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永久性溢油源封堵方案之所以难度极大,原因就在于当初康菲公司为了提高石油产量而采取“暴力采集”的手段。

  合同到期前 “暴力采集”

  上述中海油内部人士表示,正常规范的采油方式应该是分层注水,然后通过压力打通地层。然而康菲方面为了提高原油开采量同时降低开采成本,不惜冒险改变注水方式,对海底各地层实施多层注水的“暴力采集”方式,致使海底各地层被压力挤穿,石油因此浮到比较靠上的地层。

  据了解,蓬莱19-3油田是迄今我国国内最大的海上油气田,系中海油与美国康菲石油合作开发,中海油拥有该油田51%的权益,康菲公司担任作业者拥有49%的权益。在中海油成立初期,因自身技术有限,便以招标形式将该油田区块的石油勘探权和开采作业权交给康菲公司,双方按比例共享收益。

  而根据康菲公司与中海油当初所签订的协议,到2012年年底双方的合作关系就将到期。届时,双方将就新的合作模式展开商讨,中海油极有可能借此机会收回蓬莱19-3油田的开采作业权并且重新调整双方所占的权益比例。

  “康菲公司之所以‘暴力采集’,很大程度上是想在开采权被收回之前,最大程度上榨取中方石油利益,提高当期产量。”这位中海油内部人士表示,“康菲公司希望加快开采进度,尽快采完。而作为中海油方面肯定是想多采几年,不希望其‘暴力采集’,急功近利。预计到明年年底双方合同到期,经营开采权回归中海油时,这种溢油的风险可能依然会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C平台溢油事故发生前夕,为进一步增加油层压力,康菲公司不顾地质情况,刚刚新打了一口名为C20的注水井。而正是这口新井打穿了C25号井制造出油层高压区,并由此引发了海洋石油开采中最严重的灾害——井涌。

  饶有讽刺意味的是,据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介绍,根据双方上世纪90年代初签的协议,出于技术保密等需要,这些协议对中海油有很多限制。“比如说中海油不能够随便上康菲公司的作业平台勘察,也不能够过问它到底是怎么开采的。”

  早期开发政策埋“祸根”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告诉导报记者,不仅是在渤海海域,中国其他沿海海域也普遍存在国外石油公司“暴力开采”国内石油的问题。

  “蓬莱19-3油田属于中海油较早与外方签订联合开发协议的油田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个出现溢油事故的油田。而国内其他许多石油平台也将陆陆续续面临开发协议到期,因此类似的溢油事故很可能再次发生,届时我国周边的海洋环境将会面临更大的威胁。”王亚民说。

  据王亚民分析,“暴力开采”与我国早期海洋石油开发政策有一定关系。由于当时国内海上石油开采技术不成熟,政府在没有完全考虑合作开发对生态安全威胁的情况下,便以招标的形式大力鼓励国外石油公司进入中国石油开采领域,使其独立掌握石油勘探权和开采作业权,并可以获取石油资源的分成。

  然而,像康菲这样的国外石油公司却很明白,随着中国石油开采水平的提高,今后再想进入中国采油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因而在现有政策允许其进入中国海域采油的条件下,他们不惜冒着破坏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危险,也要在短期内尽可能多地攫取我国的石油资源。

  “如今看来,早期这种寻求与国外石油公司共同开发国内石油资源的模式,不仅导致大量石油资源外流,而且由于外商独立掌握油田的开采作业权,中方疏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管,最终导致我国沿海海域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威胁。”王亚民说。

  中海油态度“转弯”

  上述中海油人士称,这次溢油事故对该公司原油产量是一个巨大打击,中海油的管理层也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教训,在寻求用最新技术降低溢油风险的同时,初步打算调低石油产量目标,实施“降速深耕”战略,以适度、合理开采石油资源。

  王亚民分析称,在溢油事故刚被曝光时,中海油可能担心“一把火烧到自己身上”,牵扯到自身利益,因此处理态度上比较谨慎,甚至有庇护康菲公司之嫌;但在外界舆论压力以及媒体不断曝光下,中海油重新考量各种利益因素,认识到选择停产不仅能够顺应舆论,而且对其未来更长远的开采工作是有利的,因此,当前便选择了比较积极的态度应对溢油事故的调查工作。

  “但是,保护生态环境向来不是石油公司首要考虑的问题,他们一直最关注的是自身的经济利益。这次中海油选择停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日后能够更多地开采该地区的石油资源,而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渤海湾的生态环境。”王亚民最后说。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