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房企年底频现大单融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03:00 来源: 新京报临近年末,对于房企来说意味着工程款、贷款利息等各种账单将纷至沓来。由于今年是“史上最严厉调控”,随着地产调控的深化,不少房企身陷资金链紧张传闻,降价促销的房企也越来越多。而国企、央企却是筹钱有方,近期融资动作频频,而采取的方式多为中期票据或者其他低息的融资渠道。
多家国企央企大举融资
随着调控的深入,房地产行业发生微妙变化。不少房企传来资金链紧张的负面消息,但国有房企却风景独好,近日传来多起大单融资的消息。
11月,中信集团和金融街纷纷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中期债券。其中金融街发行40亿元5年期中期票据,所筹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营运资金。而中信集团发行80亿元中期票据,7年期有20亿元,10年期有60亿元。
同样在11月,另一央企上市公司中国建筑宣布,拟申请注册短期融资券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将采取分次注册、一次或分期发行,两项融资规模均不超100亿元。其中,短期融资券发行期限为一年以内,定向债券融资工具为三年以上,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等。此外,中国建筑变更多个IPO募投计划,将购置施工机械设备等项目募投资金约36亿元投向成都丛树新区、昆明龙江片区保障性住房在内的15个项目。
除此之外,近期公布的融资计划中,还有不少是国企为保障房募集资金的消息。
如北京金隅集团将自有资金20亿元以委托贷款的方式借给全资子公司北京金隅嘉业,专项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而北京城建则是向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申请7亿元贷款,专项用于清河小营定向安置房建设。
低息借款缓解资金压力
据了解,今年房企的融资环境十分恶劣。
由于宏观经济的原因,今年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收紧信贷,市场上资金流动性紧张,再加上房地产领域正在执行严厉调控,能够流向房企的贷款在审查上就更加严格。
从融资方式来看,国企多采用中期票据、母公司委托贷款等方式,财务成本较低。
中国社科院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汪利娜认为,中期票据是一种市场化高的融资方式,投资者包括商业银行、信用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等多个主体,利率要低于私募和信托,甚至可以取代贷款。企业信用评级越高,越容易拿到利率低的借款。金融街、中信集团发行的中期票据都是无担保,说明企业的信用度很高了。
据了解,经中诚信综合评定,中信集团中票信用级别和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级别均为AAA。而本期中票发行后,中信集团2011-2013年度中票的剩余注册额度为90亿元。该集团计划2012年第1、第2季度分别发行40亿元、50亿元中票。此外,据中信集团公告显示,其7年期中期票据票面利率为5.10%,10年的为5.30%。相比目前5年以上银行贷款基准利率7.05%要低不少。
金隅集团提供给金隅嘉业的20亿委托贷款,其资金成本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金隅集团称此项贷款将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保障其项目的顺利进行。
而北京城建向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申请的4.5年7亿元贷款的利率则为7.53%。不过,这比私募信托10%以上的年利率仍要低很多。
■ 延伸
中小房企面临被兼并风险
调控下,国有大房企大量融资充实资金实力,而中小企业则面临资金紧张而被兼并的危险。
事实上,房地产资金来源有银行贷款、销售回款、上市融资等三个主要方式。然而随着地产调控的影响,银行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款也开始收紧,而证监会对于地产上市公司的IPO上市,以及配股、发债、增发等融资方式审批严格,甚至已经关闸。而国企、央企能在此时融资有道,着实令不少房企羡慕。
地产分析师张寅认为,临近年末,房企面临着工程款、银行利息、三角债等多笔资金需要结算,目前负债率高的企业压力会比较大。现在正是房企资金最紧张的时候,首先是银行内部资金少放不出钱来,也影响了个贷放款,从而影响购房人的购买力,导致楼盘销售减缓。
国信证券地产分析师区瑞明也认为,银行只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不会雪中送炭,资金链紧张的企业,更难有人借钱救急,唯有加快销售回笼资金,生存下去是第一要务。
事实上,目前外资房企正抄底买地,而手握现金的房企也正伺机收购兼并中小企业。
中国房地产报从中国指数研究院获得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房地产企业并购近90起,总并购金额近260亿元,比去年增长120%。
本报记者 袁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