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投入产出1比10 2千成果已移植国民经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7 06:17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蒋建科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再次引发人们对航天事业的高度关注。“上天揽月”,是够震撼和浪漫,可是投入巨大的航天事业,与寻常百姓的生活究竟有多大关联?
请看本报记者为你近距离解读,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已经融入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航天产业。
□ 烟雾报警器、保暖内衣、太阳能热水器、卫星导航,都离不开航天科技
“其实,人人都在享受航天科技,而且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享受着航天科技带来的便利。”6月2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曾经被认为神秘莫测的航天科技已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办公室、宾馆和家庭厨房的烟雾报警器,原是为了检测太空站里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而研制;医院里的ICU(重症监护室)源自“阿波罗”载人登月成就,由航天员训练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实验室演变而成;方便面调料包里的干菜,其雏形是最早的航天食品;弹性内底的运动鞋,材质源于一种使宇航员在火箭腾空时更为舒适的软垫。此外,还有育婴箱、心脏起搏器、保暖内衣、太阳能热水器等等,太空活动带来了诸多可以共享的成果。
食品质量和数量安全,也跟航天有关系。迄今为止,我国已先后20余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搭载了上千种作物种子和微生物菌种,获得了大量新性状品种,并大规模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出门看气象,开车靠导航,也都是航天产品的应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气象数据;北斗导航系统2012年就可完成亚洲区域导航,2020年左右有望做到全球覆盖,届时我国将拥有自己独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航船和飞机、野外工作者提供导航服务。
在南海,很多渔民在渔船上装载了北斗海洋渔业船载信息终端。凭借它,渔民可以在茫茫大海中定位导航,与家人或相邻渔船保持短信联系,获取气象、渔业市场交易等信息,更安全、更大规模地走向深海大洋。
□ 灾害救援中,航天科技打造“太空救援队”
重大自然灾害往往会对通信设备造成严重破坏,让灾区成为“信息孤岛”。此刻,只有在外太空运行的卫星等航天器能帮上大忙。灾害救援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两大航天企业利用航天技术组建的“太空救援队”挺身而出。
汶川地震发生后,震中附近的重灾区失去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5月12日22时左右,首批救援官兵到达,并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户终端机连夜发回实时灾情数据,为地震重灾区发出了第一束生命急救电波。
在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救援指挥部和前方救援人员最有力的通信助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72小时黄金抢救时间”的最有效利用。
汶川地震后,唐家山堰塞湖形成,抢险救灾部队遇到难题:天然形成的坝体是否坚实?大型施工机械是否能够上坝挖掘导流槽?如果没有确凿的依据,匆忙上坝会冒很大的风险。坝体高至少150米,而已知满足要求的测斜仪只有国外能生产。此时,地质专家支招:“去找航天人!”
收到求助信息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惯性公司在最短时间内赶制出了测量深度能够达到150米的钻孔测斜仪,并火速捐赠给北川灾区。采用航天高科技研制的测斜仪不负众望,在对唐家山堰塞湖超高坝体进行监测后表明:坝体稳定,大型施工机械能够顺利通行,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打下基础。
灾害发生后,断水断电也给救援带来巨大困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以航天高科技转化研制的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站,为我国冰雪灾害及救灾抢险及时提供电力。
这种发电站个头只有柜式空调那么大,24小时连续工作寿命可达4年以上。同常用的柴油发电站相比,体积小、噪音低、低温启动快、维护成本低、污染小、节能环保。它可以同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组合工作,还不挑食,柴油、煤油、天然气、沼气等统统都能转变为电能,是理想的应急救援设备。
□ 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国民经济,成经济发展“倍增器”
“有人统计过,航天科技一美元的投入将换来7至12美元的回报。航天科技又被称为‘技术金矿’,它对技术的拉动和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说,“举例来说,我们发射一颗卫星,价值不仅仅是卫星研制、发射服务所带来的,还有运营服务和地面维护服务,这一链条带来的价值不可小视。”
1961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开始实施,到1972年结束时花掉了240亿美元。但谁都没想到,240亿美元随后带来了高达几千亿美元的民用市场。
“不仅仅只是摆在超市里的‘太空稻米’、‘太空蔬菜’,太空经济是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将从各个方面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王崑声看来,凡因人类航天科技诱发的经济活动,皆属太空经济,它涵盖通信、金融、医疗、国防、太空旅游、太空资源开发和能源利用等诸多领域。
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航天系统论证研究部副主任周晓纪研究员认为,航天科技是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的“发动机”,将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及国家科技创新,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也有专家认为,太空经济将成为未来10年、20年中国经济又一有力的推进器。
航天科技对相关产业有着明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王崑声说,中国近年来开发使用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完成的。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民用航天产值已占据航天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投入产出比高达1∶10。
这款经济发展的“倍增器”正在释放着巨大的能量。粗略估计,由我国航天产业所辐射出来的产业链,已经达到1200亿元的规模。仅卫星领域而言,卫星广播电视教育使我国几千万人通过这所“空中学校”接受培训,直接节省资源可折合数百亿元。矿产、地质、铁道、桥梁等部门利用资源卫星进行勘察,节约的资源和所取得的收益都相当可观。
链接
中国航天产业经济收入仅占全球3%
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全球太空经济迅猛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传统产业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数据表明,目前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中,来自商业部分的贡献已达60%以上。与之相比,中国航天产业却显得有些步伐缓慢。“中国航天产业经济收入在全球占比仅为3%左右。”周晓纪说,中国航天产业目前仅处于产业化阶段,远谈不上商业化。
航天业人士指出,中国航天产业产业化进程滞后,源于几大因素:未解决社会资本如何进入的问题;尚未形成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应用体系;国际竞争激烈,西方国家出于安全原因设置种种限制等。
在周晓纪看来,中国航天产业要迅速完成产业化,走向商业化,更大的障碍来自现有体制弊端,宜尽早破除之。
据了解,一个问题是卫星资源条块分割严重。多个部门都申请发射卫星,一旦卫星上天,各部门之间缺乏共享和沟通,卫星使用效率低下。与此相对应的是,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维护等都需国家投资。
目前,从“天上”到“地面”,从卫星工业到终端应用,缺乏总体规划,也就是航天人所说的“天地一体化”。
专家表示,卫星研制、发射等环节一时不宜开放,而属于“地面”的终端应用和运营服务,政策对社会资本几乎没有限制。中国航天产业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不妨从鼓励终端应用和运营服务的商业化开始破题,倒逼体制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