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唯冠苹果商标纠纷发酵:iPad遭多地工商调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4 07:01 来源: 新京报

  石家庄工商查扣45台iPad;北京西城工商已立案,尚未进入执行程序

  唯冠科技和苹果公司关于iPad商标的纠纷仍在发酵。昨天,有媒体报道称,石家庄工商查扣iPad,当地商家多数已下架iPad2。唯冠科技昨日还透露,江苏、福建等9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个工商部门也将对苹果公司展开行动。对此,苹果公司表示,“暂时不做任何评论”。

  石家庄iPad不敢明着卖

  昨日,《河北青年报》报道称,近日石家庄的电子城以及部分苹果产品销售门店,再也不敢明着卖iPad产品了。因为该产品涉嫌商标侵权,当地的工商部门正在进行查扣。

  河北省省会新华区工商局经济检查大队称,2月8日接到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函件,称“苹果公司iPad商标侵权”。2月9日,该经济检查大队立即对辖区苹果专营店及苹果产品销售门店开展了侵权产品查处行动。

  据报道,石家庄工商局对涉嫌商标侵权的iPad商品依法一律没收,并处非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截至2月12日,该经济检查大队已查扣苹果iPad45台,全部为iPad2系列。

  苹果和唯冠科技的商标权纠纷已维持两年。2010年6月,苹果公司在深圳起诉,要求确认其为涉案商标专用权人,2011年底,一审判决苹果败诉。随后苹果上诉,案件目前还在审理过程中。此后,唯冠先后在深圳、惠州起诉苹果两家经销商,又在上海起诉苹果直营店,在北京借助工商局,要求对苹果实施罚款。

  北京工商已受理苹果侵权案

  昨天,唯冠科技方面的代表律师、国浩律师事务所马东晓律师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山东、河北、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北京、上海、四川9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个工商部门均已对苹果公司侵权iPad展开调查。

  记者昨天了解到,由于北京西城辖区有苹果公司在中国的直销点,唯冠科技公司方面早在2011年初向北京西城工商分局进行了投诉,目前西城工商分局经检科已经立案受理。

  工商方面称,确实是对苹果涉嫌侵权iPad案进行了调查,由于最终处罚还没有出来,尚不方便对外公布。据悉,案件报告中,苹果公司有可能被处以巨额罚款。据媒体报道,去年6月北京工商局就对苹果定下2.4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罚单,但听证程序完成后,该处罚就没了下文,至今还尚未进入执行程序。

  虽然唯冠科技和苹果的官司还在审理中,但这并不影响工商机关的查处。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表示,工商机关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查处,并不需要等到法院的判决诉讼结果出来。但行政处罚的罚款归国库所有,唯冠科技也得不到实际经济收益。

  本报记者 林其玲 廖爱玲

  ■ 溯源

  “横”的撞上“不要命”的

  在经销商的眼里,苹果是一家很“横”的公司,向来只发号施令,合作伙伴鲜有谈判的机会。

  如今,这家公司撞上唯冠科技,这个濒临破产的、“不要命”的公司。于是这场商标权纠纷,打得格外猛烈。

  深圳唯冠于2001年在中国注册“iPad”商标,并曾推出过产品。2009年苹果的一家关联公司以3.5万英镑价格受让台北唯冠的“iPad”商标。

  随后双方就当时台北唯冠是否能够代表深圳唯冠,将大陆的“iPad”商标权出售,发生纠纷。苹果认为自己取得了iPad全球商标权,而唯冠则表示,台北唯冠出售的“iPad”商标只是海外部分。

  2010年6月,苹果公司在深圳起诉唯冠,要求确认其为iPad大陆商标专用权人。2011年底,一审判决苹果败诉。随后苹果上诉,案件目前还在审理过程中。

  (林其玲)

  ■ 分析

  唯冠科技施压目的是提高价码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认为,目前唯冠科技虽然在国内各地起诉苹果,其目的只是想给苹果施加压力,给其iPad商标权提高价码。

  换标或和解 苹果面临两难

  资料显示,唯冠科技正债台高筑,其创始人杨荣山被香港法院颁令破产,公司股票至今停牌。而其关联公司唯冠深圳的资产,则被8家银行陆续查封,此时和苹果的法律纠纷,也是由8家银行出资聘请的律师。

  此前,在商标上,苹果公司也与多家公司有过纠纷。比如富士通早在2003年就申请iPad商标,用于已上市的手机式计算机产品。2010年,双方达成商标转让协议,预计转让费约为400万美元。当年iPhone入华时也曾有类似经历。“i-phone”商标被汉王科技提前申请注册,最后苹果付给汉王2500万元,才获得在华商标权。更早年,苹果在未获取相关专利的情况下,推出奠基其帝国的产品iPod,最后为此向新加坡创新公司赔偿了1亿美元。

  因此业界预计,苹果公司目前在iPad商标上面临两难,或者改名,或者“大出血”,而如果苹果公司此前对中国市场有着足够重视,及早采取措施,估计不会有今日的被动。目前,中国市场销售收入占到苹果的16%左右,而两年前则仅为2%。

  唯冠要价不宜超换标成本

  于国富认为,对苹果而言,情况还没有那么悲观。“现在二者的纠纷是商标权,即是对商品上打的标志的争议,不是专利权纠纷,和产品本身没有关联,所以就要看解决这个纠纷所需要话费的成本收益,是换标划算,还是跟唯冠科技和解划算。”

  “如果苹果不用这个标志,苹果的平板电脑是否还能卖出去?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让消费者知道是苹果的产品,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是苹果公司,那么我相信产品会跟以往一样好卖。苹果不再用iPad这个商标,换一个牌子就行了。而对唯冠科技而言,这场官司就更为关键,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跳舞。唯冠科技要权衡好,不要过火,一旦苹果放弃iPad商标,它就只能拿到之前苹果iPad在华销售的赔偿。”

  于国富称,唯冠科技也不希望逼迫苹果换标,所以其赔偿的要价最好不要超过换标成本。“因为之前谷歌已开先例,gmail在欧洲被抢注,和谈不成,谷歌在欧洲放弃gmail商标,改称google mail。对谷歌并没有太大影响。”

  (林其玲)

  ■ 相关

  唯冠拟申请海关扣压iPad3

  除对苹果公司已上市销售的平板电脑进行“围剿”外,唯冠科技还打算对即将上市的iPad3下手。唯冠科技方面的代表律师、国浩律师事务所马东晓律师称,“唯冠科技将在本月内向海关投诉,申请海关备案扣压,制止苹果进口和出口iPad产品,主要是针对iPad3。”

  上周,美国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已选择在3月第一个星期举行其每年标志性的产品发布活动,发布新一代平板电脑iPad3。受此消息推动,苹果股价再创新高,超过微软和谷歌的市值之和。

  为迎接iPad3上市,昨天一些美国电子产品零售商开始将苹果iPad2降价处理,其中,著名的零售商Meijer公司将苹果16GB iPad2大幅降价70美元。

  不过,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于国富认为,根据规定,知识产权人向海关申请备案后,发现被告人侵权,海关可查扣相关产品,然后由双方继续打官司,由司法结果做出最后裁决。但这个往往针对进口,而出口产品要看出口目的国情况。iPad3只是苹果委托国内企业生产,在海外苹果已拥有商标权,应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此前,唯冠先后在深圳、惠州起诉苹果两家经销商,又在上海起诉苹果直营店。今年2月6日,唯冠向上海浦东新区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苹果停止对于“iPad”商标的继续使用、禁止销售“iPad”。唯冠与苹果的商标纠纷愈演愈烈。

  苹果公司的“iPad”商标权纠纷案终审将于本月29日在广东高院开庭。

  (林其玲)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