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贵州民营公司以修建卫星接收站为名骗取1.4亿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5 02:20 来源: 新京报

  3月27日,贵阳警方向被骗的施工单位通报,“贵州中卫”董事长樊龙中等3人被批捕。樊龙中涉嫌伪造公文、合同诈骗。

  2009年-2011年间,“贵州中卫”在贵州45个县,以兴建所谓的“卫星地面接收站”为名,收取施工单位的工程保证金约1.4亿元,后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工程款。施工代表在该公司发现伪造的国家发改委批文,遂报警。2011年12月21日,贵州警方立案。

  “贵州中卫”对施工方称,其项目有军事用途。记者调查,贵州中卫项目与军方毫无关系。“贵州中卫”获取各县乡发改局批文,并邀请各级领导出席开工仪式,致使大量施工方资金被骗。

  4月10日,贵州警方对记者称,目前案件仍在公安侦查阶段。

  一件黑衬衣裹住微胖的身体,他身材短小,皮肤黝黑,黑框眼镜后的双目小而有神。廖寿敏对记者述说遭遇时颇有感慨,他没想到自己再次陷入大型新闻事件中。

  上次是在2009年5月,贵州习水县官员嫖幼案曝光,廖时任县政府督察室副主任,他向媒体透露内情,随后辞职,开始专心做建筑工程。

  2011年3月,廖寿敏以为觅到“发财”良机,他承接了“贵州中卫导航仪有限公司(简称贵州中卫)的工程——修建一条通往卫星基站的道路。

  原本估算能获利近600万,但时至今日,廖寿敏被贵州中卫骗去300万。

  廖寿敏统计,像他那样被骗的施工单位约有300家,来自全国15个省市区。贵州中卫向他们收取工程保证金约1.4亿元,后资金链断裂,不再支付工程款,公司高管潜逃。

  今年3月27日,警方告诉廖寿敏等施工单位,公司董事长樊龙中等3人被批捕。其中,樊龙中涉嫌伪造公文、合同诈骗。

  伪造批复,漏洞百出

  贵州中卫伪造国家发改委立项文件,文件抬头、正文字体、抄送单位均有错误

  廖寿敏自从2011年4月承包工程后,便陷入漫长的“讨薪”。

  2011年4月-7月,廖寿敏去贵州中卫的遵义指挥部共17次;7月-11月,他去贵阳的公司办公室有30次以上,平均一星期两次。樊龙中总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后天推下周”。

  廖不停地问钱从哪儿来,并逼樊龙中写下北京公司总部的地址和号码。

  廖打电话,没人接;第二天再打,还没人接。他托北京朋友去查,没这个地址。廖寿敏觉得可能受骗了。

  2011年12月20日上午,数百家施工单位代表得到通知,公司会在那天支付工程款。

  当天下午4点,公司副总李健表示,仍无力付款,代表们群情激愤,开始砸办公室。

  有人从樊龙中抽屉里搜出一份文件。文件名为《关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全国区域地面接收站建设项目复函》。

  这是一份落款为“国家发改委”对贵州中卫项目申请的批复,文件显示“同意全国区域站点建设”。

  廖寿敏看到文件,脑袋“嗡”的一下。他以前在县政府工作,熟悉政府公文。他一看便知,“这是伪造的,而且漏洞百出”。

  廖寿敏说,首先是文件抬头,正确的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而樊龙中那份文件抬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少了“国家”二字,并且应该是“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而不是“发展和改革委”。

  其次是文件字体。

  廖寿敏说,一般文件字号为“小三号仿宋”,而樊龙中那份文件的字号为“四号宋体”。

  廖寿敏还表示,文件最后的抄送单位也写错,上面写“抄送国家审计办、交通部”,根本没有“国家审计办”,只有“国家审计署”;还有应该是“交通运输部”,而不能简写为“交通部”。

  采访中,记者给贵州两位县发改局局长,看了这份批复的复印件。他们表示,该批复是假的。

  多名施工单位代表告诉记者,樊龙中一直说项目有“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文,樊有时会拿出这份假文件,在人们眼前晃一晃,还未待人看清便马上收回。

  廖寿敏说,“他专门挑不懂文件的施工老板。当时我知道有这个文件,但没看到过,若看过决不会上当。”

  2011年12月20日,廖寿敏等人报警。此后,警方以樊龙中涉嫌伪造公文罪立案。

  国防保密工程?

  贵州中卫称其项目有军事用途,施工方廖寿敏查其主管单位,没查到,他想“保密也正常”

  事发后,廖寿敏在反思,他努力寻找樊龙中“骗局”中的破绽,但他发现,若再回到当初,他仍有可能被骗。

  那是两年前,2010年9月,廖寿敏已从县里离职,在遵义等地找工程做,当时找项目不容易。

  张帝明,一个活跃于重庆綦江、贵州遵义的木材加工厂老板,告诉廖寿敏,他手头有两个贵州中卫公司的项目,回报率很高,问廖是否有兴趣。

  廖寿敏进一步得知,当时北斗卫星正好发射,“贵州中卫”声称要建卫星地面接收站,和通往基站的道路。“张帝明还说,基站有1/3军事用途,拨款没问题。”

  让廖寿敏心动的是,“贵州中卫”给的工程款,要比其他单位高。

  他举例说,一条6.8公里的修路工程,贵州中卫给的工程款是1600万,他能赚近600万。“比一般修路项目多赚约100万。”

  廖寿敏担心过项目的真实性。

  张帝明告诉他,“贵州中卫”是中国卫星导航地面管理局的下属单位。廖寿敏上网查,没找到。之后,通过北京114查中国卫星导航地面管理局,没这个单位。“当时想,国防工程保密很正常。”

  廖寿敏搜“中卫”,出现贵州中卫的公司网站。他把网上相关资料都看了。

  贵州中卫于2009年3月成立,最早叫“中国卫星地面接收站贵州管理站”。 2010年2月1日注册为“贵州中卫导航仪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精度导航设备建设安装的单位。

  廖寿敏还在网上看到,贵州中卫员工军训的照片。

  贵州省军区某营一名田姓军官对记者说,贵州中卫没有军方背景,“只要相关单位有意愿,我们都可以对其员工开展军训”。

  2011年2月到3月,张帝明带廖寿敏去各地考察。

  他们去了遵义鸭溪镇,已经有一条公路修了2/3;遵义乌江有条公路还未开工,张帝明说,那是他在修,他已得到80万预付款;还有其他站正在招投标。

  看到这些“实在”的工程,廖寿敏少了些疑虑。

  招投标咨询公司“入局”

  富通公司未严格审核“贵州中卫”文件,发布网络招投标信息,致外省施工方被骗

  临到签约时,廖寿敏仍觉没底,张帝明怎么能得到“国防项目”。张帝明声称,他在部队里有朋友。

  廖寿敏去网上查招投标信息,都查到了。中国建设工程招标网、贵州工程建设信息网等都有相关信息。

  据了解,贵州中卫的招投标,基本都由贵州富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贵州智聚招投标咨询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发布。这些公司支付给网站年费,就能发布信息。

  河北刘立仓、福建张文明等,便是在网上看到信息,才会“入局”的。

  其中,刘立仓损失很大,约1600万元。他承包卫星信号接收塔工程,建了4个巨大铁塔,如今卖也不是、扔也不是。

  3月23日下午,富通公司一位王姓副总经理接受采访。

  她表示,公司要发布网络招投标公告,必须出示:发改部门批文、土地使用证明、土地规划书、工程图纸;若是自筹资金项目,还须银行提供的项目资金证明。

  她说,贵州中卫当时未能出示国家发改委批文,但有地方发改部门文件。还有,贵州中卫没有出示资金证明。

  在审核标环节,樊龙中曾带着富通老总黄钊去县里,参加剪彩仪式,一趟下来,“黄钊就不认为是假的了”。

  3月27日,贵阳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招投标公司也成“受害者”。最早报案的是黄钊。

  富通公司要根据不同工程,收取一定招投标费,2011年后期,黄钊发现很多工程开不了工,招投标费收不上来,才意识到被骗,于是报案。

  但在此前的2011年2月,黄钊和廖寿敏都没意识到受骗。

  相反,廖寿敏看到网上招投标信息后,开始相信工程是真的。2011年4月,他承包习水县同民镇的茶垭公路项目。

  廖寿敏给张帝明90万元好处费,并给樊龙中30万元工程保证金。

  按合同规定,进场7天以内,付13%预付款。以后每月按进度拨付其余的工程款。

  但廖寿敏至今未讨到钱。

  “骗取县乡发改局批文”

  警方称,共涉及45个县;其中金沙县发改局局长说,有领导打招呼他们才发了文件

  警方事后向施工代表称,“贵州中卫”涉嫌骗取县乡发改局批文,兴建卫星基站,涉及贵州45个县。

  正是因为这些批文,廖寿敏等人才会相信“贵州中卫”。“以为有县一级的批文,自然会有省一级和国家的批文。”

  进场前,廖寿敏看过习水县发改局的批文,也看过其他县的。“绥阳、鸭溪、桐梓的都看过,所以没法怀疑。”

  绥阳县的批复是发给镇里的。

  蒋贵龙很苦恼,这名绥阳县洋川镇的党委副书记,最近老被农民工围住讨薪。虽然“贵州中卫”在该镇的项目,是以镇政府名义上报,“但从始至终,镇里都是被动的。”

  蒋贵龙介绍,2010年,“贵州中卫”指挥长何才全,找时任绥阳县副县长的龙学精,希望落实项目。此后,县政府开会协调,县发改局直接下了批文。

  蒋贵龙说:“我们当时没意见,中卫出钱,修路,加上又是县领导安排的工作。”

  该县发改局副局长李璞也参加协调会,“会上县领导说是国防秘密,我们不便多问”。

  绥阳县的批文没有下给中卫,而是让洋川镇报一个修路的立项申请。

  “如果是下给中卫,发改局就有责任。”李璞解释,如果中卫公司来发改局申请立项,发改局会对企业资质、项目本身进行严格审核。

  和绥阳县不同,金沙县发改局的批文是直接发给“贵州中卫”。不过该局也认为自己没责任。

  采访中,金沙县发改局局长聂度亚强调,他们下发的是“前期工作准备通知”。

  据聂度亚介绍,2011年3月,“贵州中卫”来县里谈项目。“但他们一样东西都提供不出来,分管局长考虑,北斗卫星导航是国防工程,国家不会拿保密项目给民间公司操作,所以未予立项。”

  聂度亚回忆,“贵州中卫”曾说有“国家发改委文件”,但从未出示过。

  “后来,有领导打电话给县领导,要求‘开绿灯’。”聂度亚说,局里才下发修路和修站的“前期工作准备通知”。

  聂度亚认为,“这实际上是个不要紧的通知”,不意味着“贵州中卫”可以开工,公司仍要提交相关材料,发改局再下正式批文。

  此后,“贵州中卫”没再找县发改局,聂度亚说,还以为这个项目没做成,谁知道他们拿着前期通知就开工了。

  退休官员被聘协调员

  “贵州中卫”的开工仪式常有省市县领导参加,公司设置协调员以“协调”政府关系

  绥阳县一处工地开工时,施工代表潘建华去考察,见到该县副县长、镇长和“贵州中卫”总经理杨沛勇。杨向其保证工程没问题,并说“贵州中卫”的开工仪式都有各级政府官员参加。

  潘建华见有各级领导参加剪彩,便支付250万元保证金,承包7个项目的施工权,并给杨沛勇及中间人约140万好处费。如今,潘建华也没讨到工程款。

  廖寿敏表示,各级领导参加“贵州中卫”的各种活动,也让他们相信“中卫”是可靠的。

  “贵州中卫”在当地设9个指挥部,任命9个指挥长,指挥长职责之一,是协调各地级市的关系。

  赵兴强是公司铜仁地区的指挥长。他说,开工仪式上,只要有省里干部出面,市县一级的官员也会参加,他们的红包也就二三百元每人。

  这名指挥长为公司修建了5座地方指挥部,工程款亦被拖欠至今。

  “贵州中卫”还聘用有政府背景的人任职。

  韩佳会原是道真县林业局局长,离任后,杨沛勇介绍其进入中卫,任黔南州指挥长。

  在一些指挥部里还有“协调员”,徐思华,退休前为息烽司法局政工科科长,后任“贵州中卫”息烽站协调员。

  黄生忠,退休前为安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任“贵州中卫”安顺指挥部协调员。

  案发后,不跑路?

  调查发现“贵州中卫”与军方无关;公司董事长樊龙中以伪造公文罪被抓,被抓前在老家打麻将

  2011年12月21日,廖寿敏等人报案,贵州省公安厅厅长、贵州省工商局局长等赶到贵州省信访局,成立“12·21专案组”。

  今年3月27日,贵阳警方对相关施工代表作了说明,“贵州中卫案”有3人被检察院批捕,其中樊龙中涉嫌合同诈骗、抽逃出资、伪造国家公文,于2011年12月29日被捕;杨沛勇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庞宪文涉嫌合同诈骗罪。

  另据了解,“贵州中卫”卫星基站项目,与军方无关。

  4月6日下午,贵州省测绘局办公室人员告诉记者,无论是军方或者民间使用卫星通道,均须提交备案,未备案之前,不得施工。而该局从未收到北斗卫星导航项目的申请备案。由此可见,“贵州中卫”项目不但没有军方和国家背景,还没有获批。

  廖寿敏等人还从警方处获知,2009年参与“贵州中卫”卫星基站项目的人,都拿到了工程款,樊龙中是用后人的保证金,支付前人的工程款。

  李陶是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的副教授。他说,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不需要建设通讯铁塔,只需要建设用于接收的“锅”。

  该中心的牛小骥教授则说,一般卫星地面接收站不用密集布点,几百上千公里有一个就够了。

  而“贵州中卫”在织金县就建了13个接收站。

  “贵州中卫”的前员工小朱说,这个公司看起来挺像真的。公司有质监部,每月28日开会讨论工程质量问题,对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方会罚款,还会表彰施工先进企业。

  “贵州中卫”职员李紫璇回忆:2009年年底,樊龙中提出,要有一切正规企业该有的东西,包括团支部和党支部。公司党员达到20人,遂向街道办提交申请,成立党支部。

  2011年8月,南明区党委组织部给232家非公企业授牌,“贵州中卫”是其中一家。

  采访中,所有施工代表均表示,他们除了支付工程保证金外,还会向樊龙中、杨沛勇、指挥长等中间人支付好处费。其中,杨沛勇收取得最多,从几万到数十万不等。

  一位熟悉卫星基站的业内人士则表示,要利用卫星基站项目诈骗,听着有些荒唐,因为这样的项目需要有大量前期资金投入。

  4月10日,记者致电贵阳市公安局,该局新闻中心杨文说,此案影响恶劣,案情有点复杂,他们正在追赃。至于樊龙中罪名,“好像是诈骗,但具体罪名,需要专业人士来解释是哪一类诈骗。”

  对于樊龙中诈骗一说,廖寿敏等人又有疑惑:樊龙中说话口齿不清,而且学历不高。案发后,他没有跑路,反而在老家与朋友打麻将。廖寿敏百思不解。

  □新京报记者 吴伟 贵州报道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