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绿大地:从明星企业到造假大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1 21:26 来源: CCTV《经济信息联播》

  资本风向标

  绿大地  从明星企业到造假大户 

  继续来关注上市公司绿大地造假案。今天我们来说说这起案件的主犯,也就是绿大地前董事长何学葵,看看她如何从一个勤奋的创业者一步步沦为了阶下囚。

  1996年,何学葵从云南河口的一个小花店起步,在短短五年间,就发展成了总资产上亿的大型民企。何学葵和科研部门的合作,培育出了20多个花卉的新品种,建成了云南最大的种苗的培养基地。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何学葵一举拿下了多项绿化项目,就此成为了云南园艺和绿化行业的龙头。

  中国证监会稽查大队稽查人员小刘告诉记者,公司就踏踏实实做工程,做苗木工程,做绿化,也能还,估计还可以,但是规模可能不会像现在虚假这么大。

  但何学葵盲目追求跨越式发展,让她产生了包装上市快速扩张的念头。不过,按照绿大地当时的条件,上市只能是一个梦想。于是她想到了财务造假。何学葵先是经人推荐认识了曾经就职于贵州财经学院和云南省审计厅的蒋凯西。请他担任公司董事和财务总监。随后,又通过蒋凯西结识了曾经帮助十多家企业进行上市运作的庞明星。

  中国证监会稽查大队稽查人员小刘告诉记者,我觉得庞明星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因为他会计事务所做了些上市的那个(业务)。

  随后,在何学葵、蒋凯西、庞明星的策划下,开始了三步走的造假大戏。第一步,把公司的名称加入生物科技的字样,以迎合市场喜好;第二步,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公司,利用其掌控的银行账户,操控资金流转;第三步,伪造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资料,虚构交易业务。经过这样一番折腾,绿大地虚增资产3.37亿元,虚增收入5.47亿元,不过2006年10月,绿大地第一次上市过会时仍然遭遇了失败。

  绿大地股份公司原董事长何学葵告诉记者,发行股票没有审核通过的原因,主要就是,关于市场调研运行,还有市场前景的(问题),大量募集资金投向与经营问题。

  一年后绿大地二次过会,终于闯关成功。2007年12月21日,绿大地登陆中小板,成为当时A股唯一一家绿化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是云南第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3.46亿元。挂牌第一天,绿大地的股价就上涨了178%,最高曾经涨到了将近64元,何学葵的身价也是一度超过了27亿元。2009年,何学葵跻身胡润富豪榜,成为云南女首富。为了防止资金链的断裂,绿大地在2009年8月提出了增发申请。

  中国证监会稽查大队稽查人员小刘告诉记者,我感觉可能是之前造假的,那个造富集资让她很疯狂。还有可能就是说,她要维持一个上市的增长,公司增长的一个假象。

  正是这次增发申请,让监管部门发现了绿大地的问题,对此证监会表示,绿大地是一起典型的欺诈上市案。

  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毛毕华告诉记者,欺诈上市,通常是(公司)有实际的经营行为,只不过他原有的经营业绩可能不符合发行上市的条件,或者说相关的经营行为还需要资金,那么他通过编造一些虚假的收入,增加虚假的利润,达到符合发行上市条件。

  毛毕华局长还强调,证券发行上市的信息披露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任何欺诈投资者的发行上市行为,终将受到法律严惩,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毛毕华告诉记者,如果说心存侥幸,想通过发行上市来诈取、骗取投资者的投资资金,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就是火中取栗。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