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南苏丹原油停产 中国石油进口寻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3 03:5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尹一杰

  中国石油进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德国政府消息人士1月31日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利用本周访华机会,敦促中国政府削减从伊朗进口石油数量。虽然欧盟计划本月7日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但中国政府则依然态度强硬,拒绝对伊朗实行制裁。

  伊朗深陷国际政治漩涡时,中国进口石油的另一大卖家又传出不利消息。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南北苏丹的政治争端,于2011年7月宣布独立的南苏丹已停止石油生产,据悉,该国原油日产量约为35万桶。

  南北苏丹是中国石油进口的第七大供应地,其中,中石油更是掌握石油资源的南苏丹的主要买家。来自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1年,中国每日从南苏丹进口的石油就约为26万桶。

  今年1月,中国多家石油公司已削减了对伊朗的石油进口,加之南苏丹的停产风波,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就意味着将出现日约54.5万桶的供应缺口,而这也相当于原油日进口量的10%。

  “自1995年进入苏丹以来,近20年的苦心经营,中国石油公司目前拥有苏丹石油业务约40%的权益,其中苏丹高达60%左右的石油都是出口中国,因此,停产给中国能源供应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名中亚问题专家说。

  据本报记者了解,虽然北苏丹控制了石油出口的基础设施,但南苏丹的石油产量几乎占据了整个南北苏丹的80%。

  “中国公司的海外业务中,苏丹一直是重中之重,虽然与其他主要产油国相比,苏丹的日产量并不是特别高,但对中国而言,尤其在对伊朗石油进口减少之际,短期之内造成的缺口极其明显。”石油干部管理学院教授韩学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油路再度受阻,国有石油公司中,中石化由此面临的问题则或将最为严峻。

  一名国有石油公司资深专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预测,依据当前局势,中国石油公司短期内很难应对伊朗、南苏丹政治动荡所造成的石油供应缺口,而三大石油公司中,对原油进口极度依赖的中石化将遭受的市场冲击也更为明显。

  “一方面,中石化旗下的中国联合石化长期与南苏丹保持着原油贸易业务,供应中断势必会带来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一旦伊朗局势进一步恶化,国际油价将大幅飙升,中石化进口原油的成本也将大幅提高。”上述石油专家说。

  事实上,去年11月,由于南北苏丹就石油过境费问题协商失败,南苏丹便暂缓了对中石化一批60万桶石油的发货。“虽然中国政府曾出面斡旋,但南北苏丹的分歧短期内仍难以协调,中国石油公司由此受到的牵连也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除了南苏丹的影响之外,出于对风险的考虑,中石化减少对伊朗的石油进口也让其上游供应更趋紧张。

  本报记者了解到,根据此前双方签订的年度合同,中石化每日将从伊朗进口近55万桶原油,而1月份,中石化已经将采购量每日减少约28.5万桶。

  上述石油专家表示,由于两大石油供应国均出现突发变动,不排除中石化再次在国际市场高价买油的可能。

  今年1月,为填补伊朗进口石油减半的缺口,中石化不惜以每桶支付价比迪拜价格还高出6.88美元的代价从俄罗斯原油生产商Rosneft购买了两船原油,每船货运量为73万桶。此外,还比布兰特原油价格溢价7.5美元向越南石油公司购买了40万桶原油。

  霍尔木兹海峡危机和南北苏丹的政治分歧,中国石油进口渠道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

  此前,本报曾报道多家中国石油公司将重返伊拉克,提高进口石油量。但为应对眼下断油风险,中国多方探路、寻求替代原油的布局也已提上日程。

  业内人士分析,沙特作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在伊朗石油进口减少的情况下,不排除加大对中国石油出口的可能。路透社也援引分析者的话称,为应对伊朗与南苏丹的双重困局,“中国不得不考虑中东和大西洋沿岸国家的替代进口。”

  本报记者分别致电中石油、中石化相关负责人,对方未能就此正面置评。

  与此同时,上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亚问题研究专家也指出,寻找新的石油进口替代国只是缓解眼下的应急之举,从长远来看,苏丹依然是中国石油供应的主要合作区块之一。“对于中国石油公司来说,南北苏丹都有继续深化合作的可能。”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