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网民议动车离谱采购:最终是乘客买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07:11 来源: 中国网

  据媒体调查称,高铁列车采购价令人咋舌,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一张单人坐椅2.2万元,超出市场价格数倍。在昂贵的动车背后,隐藏着一批神秘的供应商,它们通过错综复杂的权钱交易组成各种利益集团。

  对此,有网民指出,以高于市场数倍之价格采购高铁设备,人为推高高铁造价,不仅有悖市场规律,违法相关法律,无法令人接受,必须在法律上作出惩罚。

  奢侈动车背后的真相

  有网民称,高铁造价高昂、成本惊人,我们原本并不陌生。但是,高铁列车上的寻常配置竟然也昂贵奢侈得如此离谱,实在超乎想象。“奢侈动车”其实并不是这些配置本身多么奢侈多么金贵,而是强制认证和暗箱招标体制共同催生出天价采购。

  经济参考网上一网民“张贵峰”认为,“奢侈动车”所揭示的铁路真相远不止此。此前一直饱受诟病的高铁高票价,在这里无疑也能得到部分合理的解释。这也就是说,目前高铁票价之所以畸高、直追飞机票,铁路部门解释的“高铁投资大、建设成本高”,其实并非全部理由,由天价采购黑幕笼罩的“奢侈动车”配置,同样也是票价过高的重要原因“羊毛出在羊身上”“奢侈动车”的腐败成本最终还得由乘客来埋单。

  “张贵峰”说,“奢侈动车”也进一步揭示出,此前广为社会关注的铁路巨额负债以及惨淡的经营业绩,并非都是如铁路部门解释的那样,主要是“材料价格的上涨”、“运输成本增加”或者承担社会公益责任的政策性亏损,“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天价采购成本,同样对铁路债务、经营亏损有不菲的“贡献”。

  署名为“海兵”的博文认为,从这些高昂的价格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与奢侈。诚然,物品的价格越高,越能显示出它的价值所在。但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远远地超过它本身所含的价值时,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如果是个人或私有企业的采购,人们绝大多数会认为,这是一种贵族式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炫富的表现;如果是国有企业,政府部门的采购,则会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就是其中存在很大的猫腻,由此可以引发出无限的遐想。

  政府采购法形同虚设

  有网民发问:动车配套小部件价格何以如此离奇昂贵?这不是赤裸的掠夺是什么?谁让这样的天价采购通过审批?也有网民指出,动车“离谱”采购案暴露采购审批把关不严、监督不力、现行法规执行不力、权力寻租等诸多严重问题。

  网民“花玉喜”称,《政府采购法》明确,禁止擅自提高采购标准,政府采购价应低于市场均价。但现实中,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行为却一再刺激公众神经。采购价格与市场价严重偏离,这里面必然隐藏腐败问题。

  署名“华商宝”的博客认为,之所以在公共采购中总是出现“只买贵的不选对的”的情况,原因无外乎操作不规范、监督不到位、查处不给力等等,而这些都与采购信息不公开有关,“暗箱”为黑手提供了操作的空间;“暗箱”让公众的监督无法落到实处;“暗箱”也让查处有了回旋的余地。于是,一起又一起的“天价采购”事件大都不了了之,这又进一步助长了公共采购之混乱局面。

  应通过公众舆论来倒逼制度完善

  署名为“黑猫”的博文认为,去年底有媒体报道,铁路建设与投资资金告急。面对“奢侈动车采购”人们不禁要问,高昂的动车成本是否为铁路建设缺钱的居民和高铁票价难以下降“贡献”了一份力量?基于此,对于奢侈动车,以及奢侈动车背后的各种“化公为私”的天价采购,必须在制度上和法律上作出惩罚,而不仅仅是被曝光后,在“内部人监督”的游戏规则下“纠正”了之。

  商都网网民“花玉喜”称,目前,中国铁路正处发展关键期,仅201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分别达到8340.7亿元和7091.0亿元,政府采购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杜绝大量国家财政资金被官商勾结分赃,不仅应加大对腐败打击力度,完善监管制度,还应通过公众舆论来倒逼制度完善。

  署名“华商宝”的博客认为,对于奢侈动车背后的各种“化公为私”的天价采购,必须在制度上和法律上作出惩罚,而不仅仅是被曝光后,在“内部人监督”的游戏规则下“纠正”了之。 (记者 陈伟 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