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各地招商贴身肉搏 承接产业转移卡位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3 13:26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各地招商“贴身肉搏”

  承接产业转移“卡位战”:5年决胜负

  昨日,记者打电话给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李作清时,他正在香港招商。电话里,他的语速很快:“商场如战场,一个招商项目就是一场战役,要斗智斗勇。”

  上个月的招商经历,让武汉市经信委一位负责人记忆深刻:“合肥的招商人员正在一家央企负责人的办公室里极力游说,我们等在外面,而排在我们后面的还有长沙的招商队伍。”

  这只是招商大潮中各地激烈角逐的一个场景。

  业界普遍的认识,产业转移大潮还有最后5年的“窗口期”,到2015年全国产业格局将初步确定。决战5年,内陆各省市几近“肉搏”。

  记者 蔡木子

  金融危机助推转移大潮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在中国沿海、东部广袤的地区,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骤然提速。

  制造业,一直是中国高速成长的动力引擎。目前,中国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1/3,贡献出口总额的90%。未来10至20年,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立国之本。而在2008年以前,中国沿海10个省市就集中了全国加工贸易的97.4%,集中了70%的纺织业、80%的服装制造业。

  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代工生产方式发展起来的制造业,面临着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资源、能源短缺和高消耗的影响,产业转移压力巨大,迫切要求转向更具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地区。

  而欧美金融危机的到来,让外贸市场需求迅速收缩,外向性颇高的沿海企业,开始看向内陆市场。“我们看中的首先是华中地区广阔的市场,”2010年才姗姗来迟的武汉格力电器人士告诉记者:“国家启动内需市场的号召,也让内陆成为最大的增长极。”

  这轮产业转移大潮中,广东、江浙是最大的输出方。

  2008年,广东就拿出“腾龙换鸟”的决心,并提出“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战略,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而东部转移产值的能量亦十分巨大。据湖北省“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湖北产业承接的机遇研究”课题组统计,从2008年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转出的产业总值就有14000亿元。

  东部地区

  武汉没有“绝对优势”

  二战以后

  全球制造业布局调整

  2008年,合肥工业总产值约为2000亿元,长沙约为3100亿元,重庆约为5500亿元;2011年,合肥工业量级跃升至近6000亿元,长沙亦突破7000亿,重庆则超过了万亿。

  去年,武汉的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但环顾昔日身边的“小弟弟”,如今都已长成实力相近的竞争对手。

  “在这轮承接转移中,武汉起步相对较晚”,武汉市经信委人士说:“以前我们总在强调的优势,比如九省通衢,比如水资源丰富、科教大省,现在回头看看,都不是绝对的优势。单从硬件条件来看,布局在合肥还是长沙,还是郑州,没有多大的区别。”

  2008年开始,一些沿海产业开始向武汉零星转移。直到去年开始,武汉才有意识的出去抢项目。也是在去年,武汉开始推行“工业倍增”计划,2011年工业投资额同比猛增42%,位列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

  “但压力越来越大,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刻骨铭心,”李作清说:“曾经一个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项目,我整整跟踪了3年,还是被别人撬走了。给出的原因,竟然是城市文化不符。一连好几天,我都睡不着觉。”

  惠普电脑、韩泰轮胎,也是“煮熟的鸭子飞了”。武汉市经信委一位招商负责人不无惋惜地说:“韩泰项目特别遗憾。武汉有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又有80万吨乙烯,非常适合轮胎项目。最后却因为西部有企业所得税优惠,眼巴巴看着去了重庆。”

  如果把项目比作流水,那些必然流过的往往是非核心技术项目;需要极力争取的,则是能带动地方产业集群的“明星”项目。“现在需要有时不我待的招商紧迫感,”武汉市经信委强调:“不能躺在以前的优势上等待项目从天上掉下来。”

  第    次调整

  20世纪50年代欧美生产制造业向日本实施转移

  1

  第    次调整

  70年代日本向“亚洲四小龙”实施产业转移

  2

  中西部成产业转移主战场

  2011年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和投资增速均快于东部地区,其中中、西部地区规上工业增速分别快于东部6.5和5.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分别快于东部7.5和7.9个百分点。

  事实上,这轮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正在中西部。近3年,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高于东部;2009年中西部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前所未有。这里有大片未被充分激活的消费市场,相对低廉的人工和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极大热情。在合肥、长沙、武汉连落三子的格力表示:“人力成本优势、物流成本优势、市场优势,逼迫企业必须转移。”

  江西省工信委此前总结产业转移经验时表示,浙江、广东、福建三省的项目占江西省引进总数的近70%;安徽省发改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浙江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来源,其次是江苏,再次是上海;武汉市商务局人士透露,武汉这两年招商的项目中,约有60%来自广东、东部产业转移项目。

  中西部招商的竞争是几乎“贴身肉搏”式的。

  李作清至今记忆犹新的是争取一个加拿大汽车零部件项目的经历。

  “我们在华美达酒店闭门谈了4天4夜,久攻不下,又转战香格里拉,一谈又是2天2夜”,李作清说:“到了第三天凌晨2时,终于签约。跨国公司对国内的招商路数可说是‘深度知晓’。他们一般会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全国考察十几个城市,最后选定3-5个候选城市,再由公司到各个城市考察,时间跨度会长达半年至两年。A城市的条件会拿到B城市作参考,到了第N个城市,条件必须是N+1数量级的。”

  市委书记带队招商,市长发话“谈项目需要必到”,形成了各地大干快上拼招商的典型图景。总结工业转移的路线:一路由广东及福建向湖南、广西、江西等地转移;一路是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地区向江西、安徽、湖北等地转移;此外,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产业转移还有一个共同的去处:向重庆、四川等西部地区转移。

  第    次调整

  90年代,“亚洲四小龙”制造业开始向中国转移

  3

  5年“窗口期”决胜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们已经准备在越南建厂了,那边的人工是国内中西部的1/3,在税收、土地上也近乎是零成本”,在去年的广交会上,一位广东省级纺织出口集团老总对记者说。

  在中国内陆省份积极承接沿海产业时,越南、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也已成为争抢的“一极”,释放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信号。

  二战以后,为了有效利用全球资源,降低制造业成本,跨国公司约每隔20年就展开一次全球制造业布局的调整,重新在全球各个地方布局其生产、销售、服务和研发的各个环节。

  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欧美作为生产制造业中心向日本实施产业转移,到70年代日本成为全球制造中心;随后,第二轮结构调整接踵而至,日本开始向“亚洲四小龙”实施产业转移;到了90年代,“亚洲四小龙”一跃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制造业又无一例外地开始“位移”,承接这轮转移的正是中国。我国沿海地区利用加工贸易方式,承接了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但如今,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弭,“made in china”所依附的低成本、低要素价格的情况已发生变化。

  有学者认为,中国国内的产业转移,只是全球第四次制造业转移的前兆,东南亚等国将成为下一个“接球者”。有测算标明,如果把中国的平均工资水平设定为1.07,我国东部地区现在是1.31,西部地区是0.91,印度是0.8,越南是0.4。

  “看看布满中西部的产业园、家电城,产业转移已经进行大半。我们的机会只有这5年,产业转移的浪潮有阶段性,”多位武汉市负责工业的官员对记者表示了相同的观点:“如果不把握住这次机会,行业龙头一旦定位,产业分布一旦定型,要想再打破格局将会十分困难。”

  第    次调整

  前兆是制造业从中国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4

  制图 陈昌

  中西部地区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