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宏观政策搭台 A股产业点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5 01:19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赵笛 任世磊

  行情在犹豫中产生。

  在经历了本周初期短暂的“春雨”后,市场迅速地恢复了艳阳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当前的A股市场呈现出政策搭台、产业点火的局面。

  在政策搭台方面,货币政策松动的迹象愈发明显;证监会相关领导的表态也一次次增添市场信心,长线资金进场、蓝筹估值便宜让市场心里暖和。在产业点火方面,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们的大举增持夯实了市场底;曾经被否、被搁置、被故意拖着不复牌的“再融资”也恢复了生机。

  政策搭台:传递资金松绑信号

  每经记者 赵笛

  无论A股是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这都无法改变“A股救市政策市”这一与生俱来的烙印。在当前的市场氛围中,政策为股市反弹搭建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

  “突如其来”的“降准”

  市场一直在期待存款准备金率的再次下调。从年前到春节前再到春节后,市场一次次失望而归。

  2012年2月18日晚间,央行突然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虽然迟到,但终究还是来了。

  实际上早在春节前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极度紧张,利率飙升,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降准的条件已经成熟。然而,再考虑到通胀、外汇占款、海外宽松政策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情况下,降准“爽约”了。

  如今,降准的再次出现对市场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中投证券分析师张镭认为,本次“降准”是出于三个目的。一是投放基础货币,以达到央行今年M2同比增长14%的货币供应量目标;二是今年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偏少,银行流动性紧张,处于紧平衡状态,降准释放流动性以稳定银行间市场;三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有松,后续将会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次数和时点取决于外汇占款情况和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情况。

  目前,分析人士普遍不认为本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彻底放松的信号,而只是认准了货币政策的“维稳式的放松”。但实际上,跳出货币政策这个框框,“降准”实际上缓解了市场资金面的压力。

  上周中小银行补缴存款准备金、中国交建IPO成为压垮债市的最后稻草,流动性收紧的边际效应逐步显现,而降准预计释放4100亿左右的流动性,无疑会改善市场资金面状况,坚定了多头做多的信心。

  威胁降低的通胀

  正如上文所言,原本预料在春节前后出现的“降准”被推迟到了现在,其中原因之一便是央行对通胀的担忧。

  2月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宏观经济数据。1月CPI同比上涨4.5%,比2011年12月高0.4个百分点,一改自去年8月以来连续5个月的回落趋势,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对此,有市场人士担心,政策放松会因此推迟。

  民生证券分析师郝大明就指出,物价有所反弹,货币政策比较谨慎,新增信贷或低于预期。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或延迟到3月初。

  不过,正如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冒余所言,单从分项仔细来看,CPI短暂的反弹改变不了通胀自身已经处于回落周期的这一事实。统计局与商务部农产品价格数据的巨大差异才是通胀普遍超市场预期的根本原因,并且这一影响将于2月快速消除。从2月起,CPI将快速回落至4%之下。

  显然,正是有了对通胀回落的放心,政策才能够大胆出击。

  暂时停歇的欧美

  除去通胀因素,外围市场也是掣肘货币政策生变的原因之一。不过,从现有的数据看,外围市场的平静乃至向好,给了国内政策运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资料显示,欧洲当地时间20日晚,希腊与欧盟、IMF正式达成第二轮1300亿欧元救援。协议达成公布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上扬,欧元短时间内大涨。

  中投证券分析师李云洁表示,该救援计划的达成,将产生两个影响:一是救援计划的达成标志着欧债危机暂告一段落,预计欧债危机将进入6到9个月的暂时平静期;二是尽管希腊债务问题得到了阶段性的解决,但欧债危机仍存在中长期风险。不过,希腊债务危机再次恶化后对欧洲的冲击将很小,希腊债务危机演化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性也很低。

  而对于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步伐还在继续。截至2月11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人数为348000人,较上周下降13000人,显示就业市场仍保持着转好的动能。在商业信贷方面,住宅相关的贷款降幅缩小,而与消费相关的贷款则增加了1.8%,与工商业投资相关信贷则增加了13.8%,显示在工商业领域投资活动正稳步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若美国3、4月经济增长指标不佳,预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以大多数票通过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这将给股市带来短暂的刺激。

  显然,海外市场一段时间内难对A股构成威胁。这也打开了政策运作的空间。

  遥望春风的房地产

  相比上述牵连甚广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中有一个政策的去向则更为独立,却也影响深远。那就是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走向。

  2012年2月9日,芜湖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若干意见》,史称“芜湖新政”。当时有分析人士指出,、地方政府让利式救市未突破放开限购限贷的政策红线,且有望被效仿。

  虽然没过多久,芜湖楼市财政补贴政策就被暂缓执行了。但是,这一次“新政”反映了在楼市调控上,地方与中央的分歧,也确立了政策微调将是后续楼市政策的方向。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品科就以“政策趋松为必然:星星之火,逐将燎原”为题指出,政策面局部放松路径为:即宏观货币信贷实际宽松——地方政府自主决策的行业政策局部放松——中央总体行业政策局部放松。而政策面明确见顶,未来将逐步趋松,这势必会托底基本面并抬高地产的估值及股价。

  而随后的降准,则叠加了政策影响。

  光大证券分析师万知指出,货币宽松对地产股是重大利好,将从开发商资金链角度缓解资金紧张状况,以及降低房贷成本角度刺激购房需求,地产将迎来政策面微调、成交回升的局面,市场对于首套房支持力度会较大,刚性需求会进一步体现。这意味着楼市接下来迎来中央政策见顶、地方不断微调、流动性趋宽松、成交回升的局面。

  长江证券分析师苏雪晶也指出,随着2月底3月初新盘开始逐步投入市场,各个开发商的促销政策开始加强,货币政策的叠加效应显现后,成交将会出现回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几日来,地产股表现出的强势已经反映了调控政策放松的实质。

  政策搭台:高层频频表态集聚人气

  每经记者 赵笛

  相比经济层面的政策,针对股市的政策表面上有些虚无缥缈,但由于更接近市场,影响也就会更大。从年初的温家宝总理 “提振股市信心”,到郭树清主席呼吁养老金入市、蓝筹股出现罕见投资机会再到证监会鼓励大股东增持,政策犹如带头大哥振臂一呼。难怪有股民调侃,全世界都要来抄A股的底。

  温总理力挺股市

  如果要说政策如何提振股市信心,这就不得不提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当时,温总理在提到今年金融工作时指出,“要深化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抓紧完善发行、退市和分红制度,提振股市信心”。

  虽然,这仅仅是一句提气的话,但却着实影响着A股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讲话是在1月6日至7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而沪指见底2132点刚好也在1月6日。

  而回顾历史,温总理的多次讲话确实能够提振股市信心,带领股市见底走强。

  2007年初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改革发展要着力抓好六项工作,其中一项工作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温总理的讲话传递出中央继续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心,给股市中的投资者带来了阵阵暖意,随后股市继续大幅上扬。

  2011年6月底,温总理于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声称中国已成功遏制通胀,目前的整体物价水平是在可控范围内,且可望稳定下降。这番言论,犹如对跌跌不休的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打了一剂强心针,两地股市应声上涨。

  显然,有了股市政策的定调,市场不说能够获得多大的实质性利好,至少不会再出现恐慌性杀跌。

  养老金入市

  相比温总理对股市的关注,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对股市的力挺则更为具体。首先便是鼓励长线资金进入股市,首当其冲的便是养老金入市。

  2011年12月15日,就在股市一片低迷的情况下,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财经》年会上建议,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可以学习社保基金,投资股市获取收益。郭树清指出,目前全国有2万亿的养老保险金余额分散在各省,此外,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3.9万亿元,扣除贷款后余额还有2.1万亿。如果这些资金组织起来,设立一个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委托一个机构,投资资本市场,“对市场、对机构、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

  在郭主席公开表态建议养老金入市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于2011年12月20日力挺,他建议对社保养老基金要投入运营,并表示养老金投资股票应该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2012年1月9日,郭树清主席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再次表示,要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比重,积极推动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资金入市。

  随后有媒体报道,全国社保基金近日向媒体透露,南方某省已经获准将1000亿元基本养老基金,转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这笔资金于今年一季度投入运转,其中一部分资金将进入股市和债市。

  一个月内的多次表态,似乎已经让养老金入市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

  蓝筹低估

  之所以郭树清主席鼓励长线资金入市,努力推动养老金入市,其最主要的立足点就是当前的股市具备了投资价值。而最具投资价值的无疑是蓝筹股。

  2月15日,郭树清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表示:“蓝筹股显示出罕见投资价值”。

  郭树清认为,目前的估值水平平均只有15倍左右,其中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这意味着即时投资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8%左右。

  而就在本周四,有媒体报道,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负责人表示,蓝筹股是市场的主体,是股市价值的真正所在。

  鼓励大股东增持

  相比上述喊话式的政策利好,就在本周,证监会网站刊登了“关于就《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及第六十三条的决定 (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通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修改后的规则与原规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首先,对于持股50%以上的股东,原规定是增持“每达到总股本5%时需要披露,披露后方可继续增持”。但由于增持5%数额较大,对股价影响较大。新的规则将增加修改为“持股50%以上股东每增持1%,须次日披露;每增持2%,当天及次日(披露当天)暂停增持”;

  其次,对于不少股东在增持到29.9%后,若想再继续增持须进行要约收购的情况,新规明确了,增持比例达到30%后,“既可以发起要约收购,也可以按照每年不超过2%继续自由增持”;

  最后,原规定要求持股30%以上的股东每年增持的2%的股份锁定期为12月,新规则将修改为锁定期为6个月。

  “这肯定是利好。”新海天投资的投资总监杨虎表示,如果说前两个修订,主要是规则的细化,对市场影响不大的话。最后一个修改则是非常明显鼓励产业资本增持。“相比12个月,6个月的周期更短,更有利于上市公司‘抄底’。”

  显然,上述三条的修改简便了大股东增持的流程,有助于规范和鼓励大股东增持,对股市的利好效应不言而喻。

  产业点火:底部大规模增持

  每经记者 任世磊

  产业资本增持往往是市场触底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此轮股市反弹行情中,产业资本的大规模增持也值得关注。

  产业资本增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上证指数触底反弹之后,伴随而来的是产业资本的大规模增持。而这在1月份表现得尤其明显。2012年1月份,产业资本增持规模达到近27亿元。

  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1月,A股市场中,99家上市公司被产业资本增持,增持市值达到近27亿元,增持交易的净买入股份达到3.26亿股。

  需要注意的是,越是接近市场底部的时间,产业资本增持的规模越大。也就是说,在市场形成底部的同时,由于估值较低,产业资本增持的意愿最强;而伴随着市场行情的反弹,这种意愿呈逐渐下降趋势。

  有数据显示,2010年12月份,随着股市逐步触底,大股东和高管增持加速迹象明显。12月份,产业资本增持市值达到50亿元,这一规模远远超过了2011年1月份的数据。而这一数据也较2010年11月份增加三倍。

  “中”字头股加入增持潮

  值得一提的是,产业资本增持频发的同时,自去年12月份以来,

  中国国航(601111,收盘价7.06元)、中国石化(600028,收盘价7.63元)、中国联通(600050,收盘价4.97元)

  等“中”字头国有控股企业也加入增持潮。

  中国国航2011年12月份公告称,控股股东中航集团于2011年12月21日增持公司1382万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0.11%,增持后,中航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51.57%。此外,中航集团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2%。

  中国石化也于2012年1月10日获得控股股东的增持。2012年1月9日,中国石化集团增持公司A股3908万股,中国石化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盛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从香港二级市场购入H股4.3亿股,增持后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的76.38%。中国石化集团预计在未来十二个月内累计增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2%。

  就在中国石化获得控股股东增持的当天,中国联通控股股东联通集团也增持公司440万股,增持后,联通集团持有公司61.07%的股份。联通集团也拟在未来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

  增持夯实底部

  历史数据显示,产业资本从2005年7月和2008年9月开始的两次大规模集中增持,都是在市净率的低点发生的,时间上大约领先3个月,之后股市的估值都有一个回升的过程。德邦证券研究员胡青认为,这种大规模、一致性的增持行为,对大盘走出估值底部会有一个明显的推动作用。

  胡青认为,进入2012年以来,产业资本甚至出现连续4周净增持,这在以往非常少见。大盘走势也比较平稳,反弹的力度和持续的时候和此前相比,都要好很多。

  中金公司研究员仇彦英认为,在市场整体估值优势凸显下,具备信息优势的产业资本,在相应政策的推动下,未来出现大幅度参与二级市场的增持行为具备较强的确定性。而在产业资本增持次数及力度不断提升等利好带动下,市场会稳定并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推升股市均衡点。

  产业点火:大股东参与再融资

  每经记者 任世磊

  在此轮股市反弹行情中,去年一度受市场环境影响,暂缓或停止的上市公司增发又开始悄然升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这轮融资潮中,许多是需要大股东拿出真金白银来购买上市公司增发的股份。而大股东的资本运作机器重新开动,也对上市公司股价形成新的推动力。

  增发悄然升温

  A股再融资节奏在去年年底放缓之后出现回升迹象。

  2011年10月,伴随着当时A股的“跌跌”不休,再融资的节奏呈放缓趋势,多家上市公司暂停增发计划,或者对原计划作出调整。有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0月,A股增发以及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仅为170亿元,创下2011年以来的新低。而从2011年1~10月的情况来看,两市增发和配股融资分别达到了3716亿元和405亿元。

  也就是说,2011年10月份单月的再融资额度远远低于去年1~10月份的平均水平,A股再融资几乎创下全年的新低。

  但是当市场开始出现反弹行情时,再融资的节奏是否又悄然升温呢?答案是肯定的。

  巨灵财经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012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6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增发方案。而去年同期仅有22家公司公布了增发方案。

  而从单月的情况来看,2012年1月份共有23家上市公司公布增发方案,而到了2月份则有37家。

  大股东参与利好股价

  历史数据显示,在市场情况不好的时候,上市公司增发往往会引发股民的不满,常常被指责为“圈钱”,从而影响股价。而在去年股市连续下跌的情况下,多家公司放缓了融资计划。

  但随着今年市场状况的好转,上市公司又开始抑制不住增发的热情,纷纷公布增发方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市公司的增发方案往往需要大股东拿出真金白银或者相关资产来置换股份,这也形成对公司股价的利好。

  因此,不少公布增发方案上市公司的股价近期也涨势喜人。根据中国北车(601299,收盘价4.74元)公布的配股方案,大股东需要掏出40亿元现金。因此中国北车股价连续三天上涨,周五涨幅更是达到2.82%。

  日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海洋认为,在定向增发股份发行前,如果二级市场价格低于拟定向增发价格,在上市公司存在利益诉求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价格有向拟定向增发价格回归甚至超越的可能,此时则存在着较好的投资机会。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