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视经济半小时:315在行动之虚假诊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4 00:56 来源: 央视《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315在行动对虚假诊疗的调查过程中,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在一些民营医院的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特色专科诊疗上,比如口腔科、眼科、妇科、男科、肛肠科等等。而无论患者看得是哪种专科,医院都能给你虚构出一些耸人听闻的病症来,

  (一)记者在福建泉州博大肛肠医院就诊经历

  记者经过健康体检后,以肠道检查的名义,在这家泉州市肛肠医院挂了一个专家号。医生经过简单检查后,拍了一个肠道片子。医生告诉记者长了一个乳头瘤要把它根治的办法要把底下的根拔出来。

  徐冰华医生解释,这个瘤子,需要做手术切除,徐医生推荐了几种不同的手术方式,费用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最贵的是这种pph手术,分为5850元和7890元两种套餐。徐医生介绍,他们是医保定点单位,这种pph手术可以部分报销,而且手术过程20分钟,无痛,做完手术就可以下床回家了。徐医生告诉记者这个瘤现在肯定是良性的,但是这个东西有3%癌变率。徐医生说,博大肛肠在肛肠疾病治疗方面非常权威,他们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连锁医院,可以找到最权威的专家会诊。看见我们似信非信,徐医生找来了医院最权威的权威专家王常福主任。王主任表示,记者现在做手术肯定不冤,这个手术不是可做可不做的,要是可以现在就可以做,上午已经做了十几个了。

  记者表示,对检查结果仍然有些疑虑,导医表示可以在找个医生,进一步确诊。这位谢洪医生看了一眼检查单,立刻做出了判断。谢洪医生说:“有恶性的倾向,这个比较重,仪器照出来的看得很清楚。”谢洪医生告诉记者,要遇到这个情况不是很可怕,现在做还不要紧。

  在泉州博大肛肠医院,记者注意到,病房了住了不少做手术的病人。一位患者说,他手术做了7天了,伤口疼得死去活来,连站一会都疼痛难忍,根本走不了路。不像医院此前说的那样,做完手术下床就很能走路。

  (二) 泉州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赶往博大肛肠医院查处

  在3月20日的节目中,我们曝光了福建泉州博大肛肠医院欺骗患者的情形。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泉州市卫生局的高度重视。第二天,他们就派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赶往这家医院,我们的记者也一同前往。

  在博大肛肠医院的调查出乎我们意料,卫生执法监督人员表示,他们将把找到的医院病历等资料带回去继续仔细核查,对其中发现的问题会严肃处理。但医院方面的反应却让人匪夷所思,难道仅仅因为搬迁放假,所有医生都就会人间蒸发了吗?

  3月21日,记者跟随泉州市卫生局的监督员来到了被曝光的博大肛肠医院,但是却发现这个医院已经人去楼空,现场只剩下正在施工的工人。由于医院所在的这个片区正在进行拆迁改造,因此目前医院已经处于停业搬迁的状态。通过电话卫生局监督员找到了博大肛肠医院的法人代表吴勇。吴勇说:“医院全部放假,因为我们停业以后他们要全部放假。”

  尽管所有设备已经搬走,但是现场依然可以看到过去营业时留下的宣传画和广告。这一点也引起了监督员的注意。伴随着广告牌的拆除,博大医院的痕迹逐渐消失。那么节目中曝光的曾在这里给众多患者看病的医生们此时又在哪里呢。吴勇:他们已经回去了,因为停业。吴勇告诉记者,眼下所有医生都已放假回到了外地老家。直到医院搬迁完重新开张才会再回到泉州。记者在现场做了进一步调查得到了谢洪波的电话。

  谢洪波是博大医院的院长,而吴勇则是医院的投资人。吴勇称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主要由院长谢洪波来负责。记者尝试通过谢洪波来联系到其他医生。随后,记者让吴勇和其他医生进行联系。

  吴勇:喂,你到家了吗,那其他的医生你没有联系到,谢洪他们哪?哦,那你现在就没跟他联系到?你到时候联系到以后先把他们的那个号码给我吧,因为(电视台)昨天晚上曝光了我们一些事情,我们要跟他们了解一下情况,到时候要汇报。你马上帮我联系好不好。

  监督员表示:医生找不到没办法调查,不能再等了。但是直到临走时,吴勇也一直没能联系到其他的医生。

  眼下无法直接找到医生当面调查具体的情况,卫生局决定先从博大肛肠医院保存的病例入手。然而病例已经被转移到了另一处的仓库。监督员说:“现在必须拿一部分过来这边来,因为我们这边要求马上先检查一下看一看,那段时间投诉的病人的。就拿你这个月的,你这个月的病例拿过来。近一个小时过去了,病例依然没有拿过来。

  医院管理员表示:病例现在目前在找,马上就能把它拿过来。医院管理员说:“谢院长刚联系上,那个病例因为13号都放假了,我们得现找,好多都落在一块儿。”

  卫生局决定直接到仓库里去搜查。记者跟随监督员来到了医院打算搬迁的新地址。目前这里只能看到一个接诊台。办公设备和以往的病例都储存在这里的地下室。然而工地的负责人并不清楚病例在哪里,监督员只能逐个箱子寻找。几经周折,我们终于在其中的几个箱子里发现了最近几个月的病例。

  然而由于现场杂乱,监督员决定先把最近一个月的病例带回卫生局进行调查。而直到下午的检查结束,吴勇也一直没有给我们联系到医院里的医生。

  (三)套牌医生

  我们期待泉州丰泽区卫生局随后进行的整治行动,能彻底清查那些欺诈患者,虚假诊疗的行为,还医疗环境一片蓝天。不过,到现在为止,仍还有一个让我们特别感到疑惑的问题,就是博大肛肠医院的医生究竟去哪儿了。

  对于这次节目中反应出来的博大医院经营乱想,主管它的泉州市丰泽区卫生局也决定详细审核这家医院的经营条件。卫生局表示,将利用它停业整顿这段时间,对于它的转变要更加严格,对它进行严格的要求,比如人员的把关,包括这段时间停业时间,曝光出来的问题,要认认真真地进行反思。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博大医院第一次接到整改通知。它是2008年9月份成立的,实际上在11月份,就已经开出限期整改的通知书,当时几个月就去检查,因为医疗广告被警告。2009年因为医生没有注册对它进行处罚,2010年也处罚它两次。第二个,随着我们管理逐步严格以后,它也会躲猫猫,比如说今年检查方向是什么样子,然后他就找出对策来对付你。最恼火的一个就是关于医生注册和护士注册这个问题,它现在就是说因为整个对民营医院管理它的发展还不平衡。

  卫生局表示,除了监管人员加强监管措施,作为消费者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件事情,可以说对民办医疗机构的管理,这几年也都在尝试着一些新经验、新措施,同时也欢迎各级媒体,包括患者进行投诉、曝光,以便出现今后的工作在整个医疗市场管理,管理得更加顺畅。

  目前泉州市丰泽区卫生局决定通过这次事件举一反三,对全区的民营医院进行专项整治。卫生局表示,本来这块整治,已经年前的工作计划里面安排进去,因为有这件事情以后,我们对民办医院进行全面的整治。

  为了查清博大肛肠医院做假手术欺诈消费者的真相,我们需要从医生那里找到直接证据。但是,前面我们看到,由于搬迁新址,博大医院的医生已经放假回家。就在调查线索似乎要马上中断的时候,一个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很快我们就有了新的发现。

  在博大肛肠采访时,记者意外地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3月20日的节目中,我们报道了福建的郭先生和楼先生在华兴肛肠医院就医时,遭遇假手术的事,他们花了五六千元做pph肛肠手术,因术后疼痛难忍去正规医院检查时,发现不过做了几百块钱的普通手术。手术后,郭先生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排便更加困难,经厦门医疗事故小组的专家会诊后判断,是手术后肛门皮肤破损,疤痕痉挛所致。采访时,记者查阅当时患者保存的资料,发现当时做假手术的人,是画面上这位自称叫于北辰的医生。因实施假手术,他当时被厦门市卫生局依法吊销了行医资质。不过,这次在泉州博大肛肠医院采访时,记者竟然又意外地看到了于北辰的照片,就赫然挂在这家医院的宣传栏里。只不过照片上的名字不叫于北辰,而是叫谢洪。

  记者暗访时,被这家医院的医生忽悠,说肠道里长了肿瘤,需要做一个几千元的手术切除,这位谢洪医生碰巧还参与了会诊。这位谢洪医生和此前做假手术的于北辰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记者找到谢洪开的处方,和此前楼先生病历本上于北辰的笔迹进行了比较,发现两个笔迹看起来很相似。随后,我们把照片发给当时被做假手术的郭先生、楼先生等人进行辨认,他们认为,这位谢洪和当时给他们做假手术的于北辰医生非常相像。记者查询卫生部执业医师数据系统,发现,谢红医生来博大肛肠医院坐诊之前,在华兴医院工作,而华兴医院正是给楼先生等人实施假手术的地方。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蹊跷呢?经多方联系,记者电话找到了谢洪医生。

  套牌医生的存在,为庸医假医危害患者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另一方面,这些动机不纯的民营医院也拿高薪招揽一些有违医德的医生,借此诱惑患者,钓鱼上钩。我们在3月20日的节目中,还报道了厦门国泰医院把理疗项目谎称是妇科手术,向患者收取高额手术费。我们再来看看厦门市卫生局最新的处理情况。

  采访中我们得知,这种现象在行业内并不少见,医院通常会对外宣称请来专家名医坐诊,也会挑一些本院医生重点宣传,包装成名医,这些人的挂号量比较大。但是由于医生大部分都多点执业,有时候病人挂了号,但医生不在,医院一般就会临时安排顶替,俗称套牌医生。

  记者了解到:很多民营医院有各种各样的专家来头都很大,北京上海的一些知名专家,但是大部分都不足为信,这些医生可能是医疗行当拿到执业(助理)医师,或者甚至有些就是前些年像那个附近这些人他们做一些老军医,他们培训过的这一类的人,这一类的人他只是懂这个病,但是没有真真正正的受到医疗的培训,没有上过医学院的。而他们的证件也都是买来的。一些知名的专家会发一千或者八百元的工资来诱惑他坐诊。而在这些过程当中,这个专家会因为他们的名声儿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厦门“益康、国泰”医院回访追踪:

  厦门“益康、国泰”这两家民营医疗机构节目报道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23日,《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就来到厦门市卫生局了解最新进展。

  记者和当地的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来到益康生殖健康门诊部,节目暗访中提到的收费高问题,比如验血、尿检、b超、取标本这四项常规检查,收费要617元,那么,这617元是怎么来的?收费依据是什么?

  收费处工作人员拿不出相关的价格依据,而“益康”门诊部主任——陈辉荣却这样解释。陈辉荣:营利性医院,我定价,不需要报物价局……

  吕惠栋 厦门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吕处长介绍,民营医院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类型,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一般参照公立医院收费标准,价格较低,而营利性民营医院可自主定价,但也要符合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而且不能超出医疗机构允许收费的项目范围,也就是不能单独超范围设定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注册资金多少直接和民营医院的类型、准入门槛、具体名称等有关,比如,按福建省的有关规定,一级综合医院,需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综合门诊部只需30万元以上就可。所以,在目前这种医院成立准入门槛较低,又许可营利性医院自主定价的情况下,一些民营医院就会出现我们节目暗访中暴露出来的收费高、虚假诊疗等问题。

  此前记者暗访时,明明身体检查无恙,在这家医院一查竟然查处前列腺炎,那么这个化验单是怎么来的呢?但是这种说法,在厦门市思明区卫生局局张兴看来,可能涉嫌医疗欺诈。

  张 兴 厦门市思明区卫生局局长。张局长说,他们之前也接到过有关“益康“门诊部的投诉,也多次出具监督意见书,要求整改。厦门市卫生局监管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011年,这两年有关“益康”门诊部的投诉就有28起。

  吕惠栋 厦门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吕处长以厦门思明区卫生局人员数量为例:思明区卫生局人员编制11名,现有8名,卫生监督员只有4人,但是这4人每天负责的是辖区内300多所诊所、医疗单位,还不包括疫情防疫等其他工作,而且执法方式方法必须公开明示,比如必须穿制服亮证,所以具体监管时,难以达到记者暗访时的效果。另外,此前节目暗访中提到的另外一家存在违规、虚假诊疗的民营医院——

  “国泰”医院,可能将重新开业的问题,现在情况究竟怎样呢?

  目前,这家“国泰”医院已被取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科目,比如引产科目就不能做,整个医院仍处在停业整顿中。

  (五)采访中国医院协会

  从数量上说,民营医院已经占到了国内医院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这样一个蓬勃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怎么会成为欺诈消费者的重灾区?少数民营医院把违背诚信、蒙骗消费者当做生财之道,对行业本身又会带来哪些伤害?我们的报道播出后,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表示了他们的担忧。

  “这些机构我觉得是可以叫做害群之马,现在他们违法的成本太低,应该是这种带有欺诈行为给老百姓带来的损失的这种,应该让他犯一次抓住以后就应该关门的,执照应该吊销的,现在很松,有很多的不了了之。”

  于宗河,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名誉会长。对于媒体曝光的民营医院出现的种种不规范现象,他并不感到意外。

  记者:那除了我们所报道这一些不规范行为之外,据您所知的话民营医院在运营的过程当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于宗河:还有一点,就现在那些造假的就是非常不规范的,以这个严重违法给老百姓造成欺骗,造成这个损害的这样的一些医疗机构,一些投资人,现在都钻到部队的医疗机构里面去,藏污纳垢,这些部队还不警觉,它的管理部门还听之任之,老百姓对一部队的医院特别信,很信它的。完了它这些科室是承包给这些人了,这个很危险。

  2000年,原国家体改办、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城镇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给出了私立医院管理的概框架,把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规定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于宗河说,这个原本是为了放开医疗市场束缚的文件公布后,各地开始大规模引进民营医院,很多都是招商引资的项目,有一部分医院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挣钱。

  记  者:你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于宗河:我是不赞成的,我知道那个时候是民营资本大举进来而且是过低都按照招商引资来办,这个事情完了,我觉得这是应该说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造成这种后来的这种业态的乱象。

  于宗河告诉记者,他曾经多次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对当地的医疗体系进行考察,尤其是日本的医疗体制改革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其卫生资源使用效率也高于英国和美国。在整个日本的医疗机构中,非营利医院占了半壁江山。在2000年之前,日本不允许民间办营利性医院,而且对于进入非营利性医院的投资人也有严格规定。

  于宗河:一般的财团,一般的有钱人,不是说你有钱就能投资办医院,必须把这个财团进行改造,改造了以后,改造成为医疗财团或者医疗财团法人,你的这个医疗财团里面要有三分之二的人要有医疗背景的。不仅是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对进入医疗机构的民间资本设定了严格的审核条件。

  于宗河:英国这些年一直启动了一个计划,叫做私人资本这个计划,就是这个计划也是一种公立医院引进民间资本有一点像我们的改制差不多,他们大概搞了十年,大概也就是几家医院才改制,它每做一家都是非常谨慎,它也不是一下就放开了而反观我国现在对民营医院的审核多限于硬件方面的考量。比如说这个医疗机构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那些什么多大的面积,多少床位,医务人员是什么资力,多少人,污水的处理以及这个消防等等这一系列的这些硬件和软件,比如制度等等都要齐全,都要完善,这是一个专业上的一个。从我们医疗管理部门这个专业上的一个门槛,但对那个投资人并没有约束。

  记者:但是这个投资人很大程度上决定医院的运营。

  于宗河:就是这个问题

  记者:那么我们知道这个民营医院它也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医院,那么对这个营利性的医院来说,它怎么能在这个营利性和公益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呢?

  于宗河: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比如说美国这个民营医院私人医院占有70%到80%这样子,但是它里边的非盈利还是占多数。真正说一这个盈利为目的的还是少数,那么我们也是看到一些办得好的民营医院投资者他是想得到一定的回报,但他一定要把这个周期拉的很长,而不是急功近利。

  记者:但是现在门槛已经打开了,那么对于现在的这一个市场的现状,您对它的监管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呢?

  于宗河:政府监管部门和民间团体要结合,而且某种程度政府部门人力不足的话,他应该依法授权给社团来进行这个替他们来进行监管。第二个就是说,那么像外部的监督,像媒体、社会的监督,以及我们外部的一些专家去检查,这应该是一个慰抚的办法,基础的是,内部的一个完善的自律自查自纠这样一个自我完善的这么一个,这个是要形成一个基础。那么第三个我就想,还得有组织、有制度、有机构来管这件事,还有一个就是医院来讲,那么还是要依法来进行这个监管, 

  半小时观察

  从这几天调查,我们看到,少数民营医疗机构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整个民营医疗行业的声誉。透过它们的一些违规违法行为,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资本办医疗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健全的地方:在行业定位上,过度追求盈利性,而忽视了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投资门槛界限模糊,导致缺少专业化投资主体,投资方鱼龙混杂;行业内缺乏具有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估和监管机构来维护职业标准;对搅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少数经营者缺少惩处措施,更无法令其终身禁止入市。正在进行中的新医改,当然需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来积极参与,但只有维护了医疗市场的健康,它才能保证更多人的健康。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