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螺旋藻双重标准受质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21:26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邓丽娟 北京报道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理想食品”螺旋藻,因为国家药监局的检测结果成为众矢之的。国家药监局对可疑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的结果显示,“绿A”、“汤臣倍健”等十余种螺旋藻“蓝帽”产品的重金属铅、砷、汞含量均“不合格”。

  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于3月30日发表声明,媒体之前曝光的绿A、汤臣倍健和金奥力牌三达紫光螺旋藻片等铅含量却被验证为合格。同一个官方机构短时间内出示前后矛盾的报告,实实在在让消费者一头雾水。

  戏剧性的官方通告

  螺旋藻系列保健品早在20多年前就登陆江苏市场,在江苏省有着庞大的消费市场。螺旋藻目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江西永新、福建、河南、广西、海南等地均有养殖,但全球其实只有三个天然螺旋藻产地,分别在非洲的乍得湖,墨西哥的Texcoco湖和中国丽江的程海湖。市场上一度达到1000多种产品,但其中只有十分之一是通过相关部门注册审批的。

  近日,有记者在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药店、超市等购买了8大品牌的螺旋藻产品, 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多家权威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均显示,在8个送检样品中,有6个样品的铅含量严重超标。其中,“绿A”和“清华紫光(金奥力)”均超标80%;“汤臣倍健”超标100%;“圣奥利安”超标200%;“尤维斯”超标20%;“康特力斯”超标820%。按我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规定,除胶囊、固体饮料外,一般食品中的重金属铅含量不得超过0.5mg/kg。

  3月30日凌晨四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纸声明,将事态逆转,声明称:以藻类为唯一原料辅以少量辅料组方的产品,铅指标限量为2.0mg/kg。其中康爱斯、澳奈斯、鸿洋神3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幸福来牌螺旋藻片(康特力斯)20111214批次产品铅、砷均超标,而媒体报道的绿A、汤臣倍健和金奥力牌三达紫光螺旋藻片等铅含量均合格。

  标准到底是哪个?

   按照国家标准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有关标准,以藻类为惟一原料辅以少量辅料组方的产品,其铅指标限量为2.0mg/kg,但不以藻类为惟一原料组方的产品,其铅指标限量却为0.5mg/kg。

  中山大学食品营养专家蒋卓勤认为:“螺旋藻片为保健食品,理应采用更高的标准。但现在大部分以螺旋藻为原料的健字号和食字号产品均采用的2.0标准,只要低于2.0即可获批生产。”同时有消费者胡女士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保健食品本身售价高,且生产要求严格,但为何重金属铅含量标准反而低?”

  云南绿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志祥胡志祥说:“欧盟的标准为3mg/kg,日本没有具体铅含量标准,但在金属总含量上明确为不超过20mg/kg,在标准上,云南绿A还采用了企业内部标准,把铅含量限制在1mg/kg以内,“如此严格的标准,说我们超标确实很冤枉。”国家认监委《保健食品GMP(良好生产规范)实施指南》明确了“片剂”“胶囊”“固体饮料”分属不同剂型。“绿A”公司的技术主管龙某也承认,该企业生产的“螺旋藻精片”的剂型既非胶囊、也非固体饮料,而是片剂。国家食药监局审评专家也认为,螺旋藻片剂铅含量标准应参照0.5mg/kg的标准执行。而国家食药监局保健食品与化妆品监管司副司长张晋京表示,对于“片剂”,目前尚无明确的铅含量检测标准,“这属于学术探讨范畴”。

  云南省食药监局局长孙学明承认,国家在保健食品的监管上还没有健全的法律来执行,这给监管上也带来了难度。

  业内人士表示,螺旋藻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铅等重金属物质,因此对于生产螺旋藻保健品的企业来说,选择好的原料来源,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是降低重金属含量的关键。”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