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柬共谱经贸投资新篇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21:27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黄婧 北京报道

  柬埔寨吴哥窟,是世界上的最大庙宇,被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在《真腊风土记》中,元代旅行家周达观就曾生动撰写过这里的庙宇胜景。这或许是中柬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如今两国正在携手共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3月31日在金边会见了柬埔寨首相洪森,双方就双边关系及地区形势深入交换意见,希望今后能进一步推动中柬经贸关系向前发展,到2017年实现两国贸易额达到50亿美元,在现有的25亿美元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

  中柬经贸关系不断提升

  柬埔寨这个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东盟国家,与中国一直是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合作共赢的好伙伴。

  中国非常珍视两国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始终从战略高度加强同柬埔寨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双方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上的差异,使其各具比较优势,在产业内和产业间都形成了互补特征,近年来,中柬经贸合作呈持续、健康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空间日益增大,合作领域日益广泛。

  明年将是中柬建交55周年,就发展中的两国关系,胡锦涛主席表示,首先要保持密切交往,加强战略沟通,制定落实中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同时,扩大人文交流和民间往来;其次继续扩大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双赢,结合各自优势和发展战略,统筹规划经贸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柬埔寨投资兴业,以推进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增加民航运力,促进旅游业发展;不仅如此,还应密切多边配合,加强在联合国、东亚合作、东盟地区论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多边场合的沟通、协调和配合,维护两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目前,已有上百家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在柬开展贸易、投资等多种业务,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柬双边贸易额为24.99亿美元,同比增长73.5%。其中,中国对柬埔寨出口23.15亿美元,同比增长71.8%;自柬埔寨进口1.84亿美元,同比增长96.8%。另据柬埔寨财经部统计,2012年1月,柬埔寨出口总额为4.3亿美元,同比增长17%。其中,服装出口3.39亿美元,增长15%,占总出口的78.8%;鞋类出口0.23亿美元,增长5.7%。

  投资资源优势显现

  柬埔寨,是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国家,东部和东南部同越南相邻,北部与老挝接壤、西部和西北部与泰国毗邻,西南濒临泰国湾,湄公河自北向南横贯全境。

  柬埔寨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林业、渔业、果木资源丰富,盛产柚木、铁木、紫檀、黑檀、白卯等热带林木,以及多种竹类;森林覆盖率61.4%,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部山区,木材储量约11亿多立方米;柬埔寨是重要的渔场,洞里萨湖为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湖,素有“鱼湖”之称。

  柬埔寨的主要矿藏有金、磷酸盐、宝石、石油等,其中,铁矿以柏威夏的罗文县最集中,估计蕴藏量620万吨,适宜露天开采,另有锰矿、磷矿等;宝石的主要产地是马德望省珠山和拉达那,其红宝石与蓝宝石最具价值,品质可与泰国、缅甸齐名;据初步勘探,石油储量近20亿桶。此外,在其他地区发现的矿产还有银、铜、铝、锌、锡、钨、石灰石、大理石、粘土、白云岩、石英砂等。

  农业、制衣业、房地产及旅游业,是柬埔寨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其中,中柬农业领域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巨大。柬埔寨是传统的农业国,农业是其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可耕地面积63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面积为37.4万公顷,占18%。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等,湄公河、洞里萨河、巴萨河沿岸为主要产稻区。

  柬埔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带动柬埔寨服务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柬全国旅游景点有1300余处,其中包括100余处自然景观,主要旅游景点包括世界闻名的吴哥古迹、金边和西哈努克港等。其中,吴哥古迹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人类文明的瑰宝,柬埔寨人民的宝贵财富,每年都吸引着百万外国游客,大量的岛屿、海滩等生态旅游资源也尚待开发。近年来,柬埔寨政府把拯救吴哥古迹作为发展国家经济、加强文化旅游业、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举措,迄今,包括中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曾先后投入资金和派出技术人员,参与吴哥古迹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柬埔寨以公路和内河运输为主,主要交通线集中于中部平原地区以及洞里萨河流域;全国公路总长约1.5万公里;内河航运以湄公河、洞里萨湖为主,主要河港有金边、磅湛和磅清扬;西哈努克港为国际港口;主要的航空公司有暹粒航空公司、吴哥航空公司等。

  今年3月12日,柬埔寨使用中国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资金建设的57号公路项目举行了通车仪式,57号公路连接马德望省至柬泰边境的拜林,全长103公里。这一项目将使柬埔寨今后更好地融入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区域合作。

  优势产业吸引投资

  柬埔寨作为新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其实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经济活动高度市场化、自由化,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可享受发达国家给予的多项优惠政策,对吸引企业投资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柬埔寨政府还将为在柬境内的投资者提供相对优惠的税收和土地租赁政策等。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各项相关协议的签订,中柬两国服务部门的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投资政策和环境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变得更加稳定和透明。

  2011年,柬埔寨继续保持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积极融入区域、次区域合作,重点参与区域连通计划的软硬设施建设,加大吸引投资特别是私人领域参与国家建设。

  据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柬埔寨政府共批准了24个农业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7.24亿美元,外国投资占82%。其中,橡胶业投资项目20个,投资额为6.74亿美元;碾米厂3个,投资额为1948万美元;农产品加工项目1个,投资额为3079万美元。

  柬埔寨橡胶种植始于1910年,自西哈努克省发展至磅湛、桔井、拉达那基里和蒙多基里的红土区,现在磅通、柏威夏、奥多棉芷、上丁和柴桢省正在发展新的橡胶园区。《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从中国驻柬埔寨使馆经商参处了解到,目前,柬埔寨橡胶种植面积已达20万公顷,预计2020年橡胶种植面积将达30万公顷,割胶面积23.5万公顷,年产29万吨。

  柬埔寨气候条件好,植物生长茂密,具有发展畜牧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每年的肉类需求约25万吨;柬埔寨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以及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渔场。湄公河、洞里萨河及其支流亦盛产淡水鱼,海岸线长460公里,具有良好的海洋捕捞及海产养殖条件。渔业占柬埔寨农业产值的四分之一,2010年,水产总量55万吨。其中,淡水鱼产量40.5万吨,海水鱼产量8.5万吨,养殖仅有6万吨。

  据了解,中国企业在柬埔寨参与石油勘探开发的是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和总部设于香港、在新加坡上市的瑞德能源两家企业,分别取得了柬埔寨海上的F和D区块。随着柬柬埔寨政府限令雪佛龙公必须在2012年12月12日开采出石油,柬石油开采日渐提上日程,届时将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逐步布局和完善。

  由于柬埔寨电力能源设施落后、供应短缺、电价偏高,柬埔寨政府将电力发展列为其经济战略的优先发展领域,政府对外来投资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法律上的保护。近年来,中国企业以BOT方式(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投资方式。)进入柬埔寨电力市场,速度快,规模大,曾得到柬埔寨洪森首相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目前,中国企业以BOT方式与柬埔寨签约的项目,总装机约为92.7万千瓦,总投资18.2亿美元,上述项目售电支付条件均获得柬政府财政担保,保证了中国企业的投资安全,规避了风险,这些项目将于2012~2015年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将基本缓解柬埔寨电力供应紧缺的状况,其百姓也将获得低廉和清洁的能源。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