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信5项创新业务贡献21亿营收 海通两融市占率居第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4 01:2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王砚丹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开闸已经近两年,创新业务对券商行业的影响也已经日渐显现。特别是大券商受益非常明显。这从中信、海通两家大券商的2011年年报中就可以一窥究竟。

  中信创新业务收入超20亿

  4月5日,中信证券公布2011年年报。虽然剔除出售华夏基金股权的一次性收益后,中信证券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约60%,四大传统业务——经纪业务、资产管理、证券投资、证券承销的营业利润更是同比下降81%,但是其创新业务的靓丽表现依然引起了分析师们的浓厚兴趣。

  中信证券目前已经开展的创新业务主要有六项:直投、产业基金、融资融券、固定收益做市、大宗交易和约定式回购证券交易。其中前五项业务2011年贡献收入约21.34亿元,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超过8%。

  在上述创新业务中,最著名的主体应该是从事直投的金石投资。这家仅有51人的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2.57亿元,净利润8.21亿元,平均每位员工贡献1610万元。截至12月31日,金石投资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高达73.86亿元和70.20亿元。

  融资融券经过近两年的运营,也渐入佳境。2011年,中信证券融资融券账户数目从1373个增加3161个至4534个,增长率230.23%;融资融券账户结余从15.63亿元增加至26.16亿元,增幅67.37%,市场份额达到6.9%。去年中信证券共获得2.43亿元融资融券利息收入。

  另外,中信证券在产业基金、固定收益做市等方面也取得进展。2011年中信产业基金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3.50亿元;同时公司完成固定收益做市交易额1.98万亿元,实现收入1.97亿元,并推出债券远期保证金交易业务、利率互换代客交易和债券大宗回购交易等创新产品。

  中信证券在年报中也不断强调对创新业务的重视,甚至制定员工薪酬政策时,也要在肯定业务线创造利润的前提下,效益年薪分配“向业务倾斜、向盈利业务倾斜、向重要创新业务倾斜”,并且透露2011年组织召开了中信证券第一届对冲基金峰会,邀请了包括境外对冲基金、境内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在内的机构参加,“为公司未来在境内和香港市场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奠定了基础。”

  与中信证券同样身为创新业务先行者的海通证券,把精力放在了融资融券上。2011年海通证券实现融资融券利息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638%,在营收中占比达到2.93%;年末两融业务余额达39.29亿元,市场份额达到10.25%,居行业首位。另外直投子公司海富产业基金和海通开元也分别实现净利润1.37亿元、0.35亿元。

  研究员:监管放松超预期

  但即使创新业务给证券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券商仍未能改变“靠天吃饭”、以传统业务为支柱的局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投资银行业收入中,佣金收入占14.5%,承销收入占12.2%,自营收入占16.7%,咨询及资管收入占27.6%,投资咨询收入占13.1%,融资融券收入占2.4%,股权投资收入占3.65%,大宗商品等其他收入占10%。而我国证券行业佣金收入仍占比51%,承销、自营分别占比14%,其他收入21%,但其中利息就占了14%,资产管理、两融、基金、期货、产业基金等合计占比只有7.23%。

  今年创新业务全面放开,让整个证券行业嗅到的,不是春的萌芽,而是春光烂漫。

  国泰君安研究员崔晓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最近几年,政策导向上对证券行业一直以监管为主,即使是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推出,对证券行业依然更多是强调风险控制。最近这段时间,借助金融体系改革的东风,监管层对券商创新业务一下子全面放松,“(放松)力度可以说超出预期,绷紧的弦一下子就松了。”

  崔晓雁认为,预期未来还有更多的相关政策出台。“首先是融资融券业务全面铺开,以及客户保证金管理等,现在有些券商已经在这些方面试点了。预期下半年高收益债、新三板也会推出。不过,现在这个阶段,券商创新还是运作在政策层面。从监管层态度来看,除政策主导外,券商自主创新也是趋势。未来自主创新很可能以资产管理业务为突破口,资管产品投向和条款设计均可能放开,还可能取消不允许承诺收益的条款、允许资管产品效仿信托产品设计等等。”

  创新业务有望贡献三成营收

  北京某券商行业分析师指出,创新时代到来后,将对整个证券行业的盈利模式带来深远影响。“从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创新业务空间非常巨大。如美国从1975年实施佣金自由化开始,佣金收入占比虽然从当时的50%以上下降至2005年的10%,但也迫使投行转型走上创新发展道路。1975年至今,美国投行复合增长率达到12%,并催生了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各有侧重的大型投行。对A股市场来说,创新是大势所趋,并将深刻改变证券行业的格局。但它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最初整个行业量很小,对业绩贡献也不明显,但各券商之间分化也会非常巨大。现在A股市场炒作券商板块,其实只是炒作预期。”

  崔晓雁也指出,今年创新业务对证券行业业绩贡献有限,但是到2014年,创新业务的收入有望达到行业总收入的30%,并从根本上激发从业人员创新意识,改变行业盈利模式。特别是融资融券、资产管理及场外OTC业务所贡献增量收入较为可观:融资融券利息及佣金收入有望占行业总收入的10%~15%,资产管理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5%~10%,场外业务做市、转板等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5%。

  “创新带来的还有整个券商行业格局改变,中信、海通、广发等大券商具有先发优势,将率先受益。从A股市场看,国海等小市值个股近期涨幅最大,是因为它们对经纪业务弹性最大;但长远来看,大券商具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重点个股

  中信证券:市场变革最大受益者

  郭树清上主席上任以来,大力推动改革创新。中信证券(600030,收盘价13.15元)作为行业龙头,不仅是改革的实践者,而且通过与监管层的良性互动,成为创新方案设计者、参与者。公司未来可能的创新举措包括:建设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扩大券商在债券承销中的占比、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推广现金宝、设立新三板、设立并购基金、资产管理业务放开等。凭借固定收益业务的架构设计,中信未来有望抢占先机。

  国信证券预计,201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44.05亿元,剔除出售股权一次性收益影响,同比增长59.58%;并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海通证券:创新业务首选标的

  2011年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10.19元)实现营收92.93亿元、同比下滑5%;净利润31.03亿元,同比下滑16%。业绩降幅显著小于同业。

  海通证券融资融券业务领先地位突出。2011年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达39.7亿元,市场份额10.7%;融资利息收入2.7亿元,同比增加6.4倍。期货和直投等竞争优势亦十分明显。包括基金管理、香港公司在内,创新业务净收入40亿元,贡献度43%;净利润11亿元、贡献度36%。

  国泰君安预计,海通2012~2014年每股收益将达0.43元、0.49元、0.55元,对应动态市盈率22倍、19倍、17倍;静态市净率仅1.78倍;给予“增持”评级,对应目标价11.9元,并称海通为“创新驱动的首选标的”。

  国海证券:创新业务蓄势待发

  今年以来,国海证券(000750,收盘价18.75元)成为券商板块的领涨股,昨日更是创下借壳上市以来19.96元的新高。年报显示,公司去年每股收益0.12元,同时送上拟10送13股转2股派1.5元的慷慨分配预案。

  分析去年年报可以发现,国海证券创新业务蓄势待发。2011年期货业务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6%,收入贡献比11.3%;净利润715万元,净利润贡献比9.5%。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布局创新业务:出资2亿元设立全资直投子公司,主要从事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管理等。而今年3月公司已通过融资融券业务专业评审;在新三板业务方面,公司重点培育广西地区的项目资源,市占率逐步提升。

  东吴证券:区域性券商代表

  东吴证券 (601555,收盘价7.8元)于去年12月上市,在今年一季度受到机构资金高度关注。交易所信息显示,机构专用席位、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国泰君安总部等均是其龙虎榜上的常客。那么,究竟是什么基因,让东吴证券如此诱人?

  分析人士指出,东吴证券是区域性券商的典型代表,其经纪业务主要是立足于苏州本土,公司有22家营业部在苏州本地。苏州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人均收入水平高。公司经纪业务下一步面向县一级城市发展,面向农村客户寻找需求,因此经纪业务还有较大空间。

  目前公司下属直投公司注册资本金3亿元,已完成投资近10个项目,下一步准备扩大直投业务的规模,对直投公司进行增资扩股。近三年来,公司IPO加再融资项目已经完成13家,还有在审项目7家,其投行项目大部分来自江苏地区。不过也有分析指出,公司对传统业务依赖程度较高,因此未来必须加大业务创新才能发展壮大。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