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二次降准:符合预期利好各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6 13:48 来源: 上海金融报5月12日晚间,央行网站一条短短的消息在市场众多预期中如约而至: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内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自去年11月30日宣布近3年来首次“降准”后,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次下调后,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那么,央行此次“降准”对市场将产生怎样影响,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
释放提振经济信号
渣打中国经济学家李炜表示,央行此次“降准”向市场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即通过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此前,为调控市场短期流动性,央行频繁正逆回购操作,每笔都是几百亿元的大手笔。最近一周,原本以为不会再进行正回购的央行,却在5月8日出乎市场预料地实施正回购200亿元释放流动性,这一举动更加让市场感到资金面的宽松。
“正因为如此,许多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市场流动性和利率水平较为正常。”李炜表示。市场也由此对央行再次“降准”的预期降温,甚至有人预测“降准”可能推迟至6月份。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表示,此前央行在市场流动性并不紧张的情况下,主动逆回购注入流动性并引导利率下行,试图传递放松信号,但以这种创新方式传递的信息很快被市场忽略了。为进一步体现政策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必须采用准备金率下调来进行缓冲。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周昆平也表示,正回购和逆回购与降存准并不矛盾。在常态化的公开市场操作态势下,并不意味着不会动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
“此次‘降准’,表明管理层已经不满足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解决短期流动性问题,而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加大刺激、提振经济力度。”李炜如是说。
审时度势雪中送炭
针对此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央行选择现在作为“降准”时点,主要基于流动性偏紧和经济回落超预期两个方面的考虑。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第一,“降准”目的是弥补自5月份后公开市场到期量减少的影响,而自今年年初以来,央票就暂时停止了发行,因此有必要通过“降准”和回购操作的政策组合维持未来一段时间内流动性平稳宽松地增长。第二,季初财政存款上缴,也给流动性带来较大的压力,4月份财政存款增加4343亿元,抽走的流动性已经很接近一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规模;第三,4月新增贷款再次低于预期,人民币存款也大幅下降4656亿元,显示出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不振,通过“降准”抵消存款下降影响,提升贷款规模,促进实体经济增长。
从实体经济角度看,此次“降准”选择进出口、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数据出台之后,充分体现出当前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决策层很大的忧虑。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9.3%,比3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由工业增加值与GDP简单比例关系计算,4月份GDP增速已然破8;4月份出口同比增长4.9%,大幅低于预期,外需持续下滑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必然加深。
4月底我国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4.2万亿元,由此计算此次“降准”释放约4200亿元流动性。“相比4月份新增贷款681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仅新增9596亿元,可算是雪中送炭。”李慧勇表示。
利于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央行此次“降准”之举,除了释放流动性外,更发出了要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信号。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桂泽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水平,导致市场担忧中国经济进一步放缓,尤其是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低于此前11%—12%的增速区间。从行业来看,受房地产行业疲软拖累,钢铁、水泥、电力和相关行业逐步探底;煤炭下游需求普遍较弱增速回落;汽车销售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增长乏力;化工等上游原料行业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整体工业从下游到上游弥漫着消极、低迷的气息,同时消费和外贸增速也在减速,这一情形大有进一步扩大蔓延之势。
“从银行信贷指标看,新增信贷在4月跌破了7000亿元的水平,M1增速徘徊在4%上下,这些都表明企业的需求开始下降,新增信贷需求逐步放缓。”桂泽发说:“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主要目的是缓解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避免信贷收缩影响实体经济。存准率的下调,将有利于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也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发展,有利于股市的稳定繁荣。”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也认为,4月份以来,国内银行新增贷款量远低于预期,表明企业贷款的有效需求不足,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刺激贷款需求、稳定经济增长。
王尧基指出,企业贷款的有效需求不足,并不是企业不需要贷款,而是企业有承受能力的贷款需求不足。事实上,目前企业的资金面仍然紧张,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仍然远高于基准贷款利率,但因今年国内宏观经济走势明显放缓,实体经济企业赢利的难度增大,因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愿意承担或承担不起仍然高企的贷款利率。而目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高位,在外汇占款比往年大幅减少的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空间很大。
“现在针对信贷疲弱的新情况,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使得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多,银行就会减少对企业贷款利率的上浮,而随着贷款成本的下降,企业的贷款有效需求就会增加。”王尧基说。
对股市楼市“影响有限”
此次“降准”,业内专家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还是维持稳健货币政策。此次“降准”只是央行为了平衡国内流动性采取的对冲政策。
对于存准率下调后,4200亿资金流向哪里,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首先,楼市、股市并不是国家鼓励的去处;其次,银行存贷比管制也不一定让这些钱都能贷出去;第三,去年是贷款资金不够用,今年更主要的问题是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目前的情况是有钱的企业不需要贷款,缺钱的企业银行又不敢贷给他们。国家对楼市有控制,银行也不敢随便把钱贷给房地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5221亿元,仅增长8.8%,而房企自筹资金却增长17.5%。一季度是银行信贷集中投放的时候,如此低的贷款增长率表现出银行对房地产类贷款的谨慎态度。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行业调整与调控政策叠加的趋势下,银行即使可贷资金增多,也不可能再像以往一样大量向房地产领域配置。
再说股市。从传统意义上讲,“降准”意味着市场流动性将更充裕,股市将会获得更多的增量资金,因此,“降准”对股市来说,无疑是个巨大利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历史上,还是此次“降准”对股市的影响,都表明不是每次“降准”都会对股市产生强劲的刺激作用。而昨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降准”并非为了救股市和楼市,更让此次“降准”对股市和楼市的利好大打“折扣”。
然而,市场也不乏积极的声音。五矿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最近半年内连续下调3次存准率的情况表明,当前或是存准率下降通道的开始阶段。本次“降准”,给摇摆不定的市场传递的流动性偏宽松信号对行情的刺激或是短暂的。但从长期来看,正是这种刺激点,才有可能导致股市行情向更高级别发展。
年内或再降2至3次存准率
展望后市,未来一段时间内,欧美经济复苏情况决定的外围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外贸压力或持续增大,预计贸易顺差将会继续收窄,造成新增外汇占款面临趋势性下降情形。因此,未来央行仍有必要下调准备金率以满足市场流动需求。“此次‘降准’后,年内可能还会有2次‘降准’,主要时间点将在下半年。”李慧勇认为。
李炜也对记者表示,年内将有2-3次存准率的调降空间,他同时对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前景保持乐观。“除非遭遇持久性的重大外部冲击。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稳固,这反映在仍然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和工资的持续快速增长上。”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存准率短期内仍有进一步下调可能,“进入下降周期”。
对于基准利率会不会紧跟着下调,王尧基认为,由于银行存款明显减少,且劳动力成本及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使得物价上行压力依然存在,因而短期内不会降息。
“由于2月份以来CPI一直维持在3.2到3.6的区间,正利率不显著,因此降息的时点需要等待
CPI下降,正利率扩大的时机。”李慧勇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