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7日 14:40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6月13日消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和经济专业实践教授、伯恩斯坦学术主任大卫-贝姆在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时表示,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前提,与此同时,还需要完善信息披露、会计、法律等制度来建立信任机制。
大卫-贝姆表示,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首要条件就是人民币自由兑换,成为国际化的货币。他举例子解释道,19世纪时英镑是全球性的货币,而伦敦正是那时候的全球金融中心,而20世纪时纽约成了全球金融中心,因为美元替代英镑成为了国际性的货币。
“除此之外,要想把上海建立成国际金融中心,还需要在这边建立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任何信息都应该及时进行公示,而现在的中国正缺乏这种信息披露制度。另外,还要有完善的会计制度,过去几年不少中国公司在这方面暴露了问题。”他补充道。
关于如何吸引及留住金融精英人才这一问题,大卫-贝姆建议:应建立起清廉公正的法律体系、以及其他完善的制度。“这自然会让人产生信任感,也就能够吸引和留住金融人才。”
他进一步针对中国的金融监管问题表示,要保持金融市场时刻有序是很困难的,无论监管多么严密,总会有欺诈案件出现,因此针对金融欺诈制定专门的监管措施就相当有必要。毕竟金融体系的核心在于营造信任感,这是建立金融体系的大前提。(一欢 曹磊 丹妮 发自上海)
以下为对话实录:
新浪财经:上海正致力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而纽约作为公认的世界金融中心有什么经验和教训能够带给上海吗?
大卫-贝姆:上海要成功的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应成为自由兑换的货币。如果不具备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这一条件,上海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计划将不会实现。那么,中国可以采取的有限的措施是出售人民币债券。如果中国允许外国担保公司出售人民币债券,假设他们不会在其收益上大费力气,而是将出售所得款项去兑换成欧元和美元,这将反过来推动中国的货币价格下跌,帮助中国平衡外汇市场。所以,这个措施是最理想的,也是我们遵循像日本和瑞士这些国家所得出的一种战略。要想真正地成为像伦敦或纽约一样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必须使人民币国际化。就像19世纪时,英镑是全球性的货币,而伦敦正是那时候的全球金融中心,而20世纪时纽约成了全球金融中心,因为美元成为了被广泛使用的国际货币。相同地,中国想要在21世纪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可能的,但是必需允许资本液体能很好地流入中国金融机构,并且进行有效地监管。我不知道中国有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但是这一点是首先要具备的因素。另外一方面所要具备的条件是大规模的资本池子,之所以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是有很多可以投资的流动性资金。现在,中国是有很多的资金,但都是政府所拥有的,而不是真正的市场。如果是市场,必须是先要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市场环境是所有的投资资金都可以进来。当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很多,比如很好的会计体系等等。
新浪财经:您认为和纽约,伦敦,香港,东京这些金融中心比起来,上海还有那些劣势,或者说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哪些困难要克服?
大卫-贝姆:与上面的同样,最重要的是资金池子和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假设这些都具备了,还需要很多比如说像充分披露信息这之类的。如果人们相信他们在金融中心投资的钱,那么他们需要知道自己买了什么,这将需要一个强大的信息披露系统。这是强加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很充分披露他们全面的金融业务事务,这是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就像英国和美国现在的情况一样。这种公开的、完全的、自由的和迅速的商业文化也会在这里--上海形成。
在过去数年间中国会计体系普遍存在问题,这使得人们产生担忧。如果你要建设一个金融中心,那么首先就是要建立人们的信任感。因为金融源于信任,而希望和信任是建立在信息披露充分的基础上的。
新浪财经:您认为上海和纽约,伦敦,香港,东京这些金融中心比起来有什么优势吗?
大卫-贝姆:关于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从货币谈起,所以我先说说货币。自由兑换的人民币是极其重要的,这将会吸引全世界的公司和投资者的目光。要使这些来自全世界的投资者对人民币树立信心,中国政府是不可以站出来限制投资者行为的。反之,人们将对人民币失去信心。中国政府一定要相信自由的金融市场才是最好的。中国在过去已经学会如何信任商品和服务市场了,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自己的贡献。这样是很好的。然而,现在中国还没有相信自由的金融市场这一理念。我认为,这是迟早的只要上海希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自由的金融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新浪财经:您如何看待金融人才的引进问题?您认为什么措施可以帮助上海留住优秀人才?
大卫-贝姆:这与第一个问题类似,人才是建立金融中心的重中之重。金融交易在哪里,人才就会在哪里,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可以去创造的容易事情。伦敦在这这方面花了很长时间,通过自己内部资本市场良好地交易,去建立创造机构和银行。英国是一个非常守诚信和讲法律的体系,这让大家对英镑非常有信心。我不觉得伦敦是在寻求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一角色,相反地,我认为一切是水到渠成。同样地,我认为纽约也不是在尝试或寻找这一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元垄断了全球成为国际货币,形成了以美元为主来进行交易的资本市场。从1933年起,纽约就自然地、逐渐地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我一再重复,信任这一词因为一切金融都源于信任。
新浪财经:您如何看待现在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和创新?
大卫-贝姆:我觉得中国在金融监管上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和改善,也进步了很多。要保持和维护一个尽然有序的金融市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金融诈骗是不断出现的,不管金融体系和制度再完善。与19世纪相比,如今在美国有大量的金融诈骗案件,但是,关键是在发生金融诈骗之后如何去调控和监管是很重要的。美国当时推出了1933年证券法,它非常强有力的打击了金融欺诈。而在中国不同的情况是,金融诈骗发生在群众眼前,这样就会使之缺乏信任和信心。像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了树立起对投资者的信心,它有专门打击金融诈骗的机构。一个投资者想要投资多少钱,是与他信任有多少直接相关联的。首先是相信所投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一些实际数字,这是纯属“自由主义的信任。”所以我觉得,有了信任,国际金融中心才会很好的运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