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视频:生猪养殖户生存不易 散养10年减4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2 10:21 来源: 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

  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经济信息联播,继续来关注财经频道破解猪周期的特别报道。最近一段时间,猪肉再次创下新高,每斤十几元的价格不光让消费者看不懂,养猪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也都陷入困惑。在昨天的节目里,我们看到,养猪的赚到了钱却不知道要不要补栏,杀猪的看着肉价高涨自己却生存艰难,这样的场景其实每隔上一两年就会上演。随着猪肉价格的涨跌起伏,所谓的猪周期循环往复,原有的生猪养殖格局也被改写,大批曾经的生猪散养户退出了,剩下的养殖户则多半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今天我们来听一听大连养殖户高俊涛的烦恼。深入了解一下猪周期的循环过程。

  见到高俊涛的时候,他正在忙着碎粉玉米,给家里的猪配饲料。从起步时的几十头猪,到现在的500多头猪,10多年来,配料、喂食、堆粪,所有养猪的活儿一直都是他和爱人两个人自己动手。高俊涛说,养猪挣不挣钱,除了市场行情,主要就看防疫和养殖成本。他这些年,一旦发现猪有点毛病,几乎就整日整夜跟猪待在一起悉心照顾,所以他养的猪一直就没有出现过大批死亡的情况;另外,自己干还能省下雇人的花销,在饲料的购买、投放方面也更容易精打细算。但即便是这样,遇到大的行情波动个人就没办法了,他记得2004年到2005年的时候,生猪价格一度跌到2块钱1斤,他手里的几百头猪一头就要亏100多。

  普兰店市大刘家镇花房村养殖户 高俊涛:(亏的时候会不会想到放弃)不是长期的总往下掉 还是要坚持干

  不是一批 卖完就没有了 是一批一批的 这批猪价格不好下批猪就能涨上来

  平衡一下

  价格差的时候不急着退出,价格好的时候适当补栏,加上凡事亲力亲为,让高俊涛不仅扛住了这10多年的多次行情波动,还把规模做大了不少。在现在的花房村,一说养猪谁都会提高俊涛,不过老高说这并不是因为自己是什么大户,而是这个花房村500多户、将近2000人里面,现在也只有自己还在养猪了。

  普兰店市大刘家镇花房村养殖户 高俊涛:以前是老百姓普遍都养 就是猪价钱太低了

  赔钱了 老百姓就都不干了

  在猪肉价格的起伏波动中,像高俊涛这样的养殖户只是少数,更多的养殖户往往都是在价格高点蜂拥而入,等到生猪出栏又碰上过剩,不得不低价割肉,黯然退出。这样连续赔上几次钱,就再也不愿意进入这个领域。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生猪散养比例约为77%,但到2010年底,已经降到了30%左右,10年时间整个生猪养殖的散养比重减少了4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减少的养殖户数无疑更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