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讲堂第六讲:幸福和幸福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19 14:40 来源: 新浪财经新浪幸福大讲堂系列:
图书推荐:幸福中国人
第六讲 幸福和幸福感
第一节 心理健康
7-1-1 任何幸福都会变成幸福感
幸福是人在与他人发生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幸福是客观存在的,它本身不是主观感受。
但人是有主观感受的,人遇到什么,他的主观感受就会感受到什么。我们看见苹果,就会感受到苹果酸甜可口,因为无数经验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记忆。我们创造了幸福,自然也会感受到幸福。主观世界对客观幸福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幸福感。
我们付出种种努力,获得了物质生活资料,这样的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就是我们的物质幸福。但我们获得了物质幸福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生活的富裕、舒适、品质,我们会说:“生活好幸福。”这就是主观对客观幸福的心理感受,并成为我们的幸福感。
我们付出学习的努力,获得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考试成绩很好,或者工作业绩很高,职称评定通过等等,这就是付出与收获在精神领域的平衡。这样的平衡,一样会进入我们的主观世界,并给我们的精神带来愉悦,这种愉悦就是幸福感。
我们付出情感上的努力,比如爱情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爱情的回报,这样的平衡给我们带来情感幸福。感受这种情感幸福,我们就从心底里流出幸福感,“爱情多么幸福,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7-1-2 心理健康是感受幸福的主观基础
好不容易创造了幸福,我们要感受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幸福才能变成我们的幸福感,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幸福感中继续我们的生活。
显然,感受幸福是心理活动,因此需要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不健康,比如心理偏激、心理障碍、心理扭曲、心理变态等等,怎么能正常地感受到幸福呢?幸福就算放在眼前,也可能看不到,看到了,也可能感受不到,或者感受错了。
比如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有了进步,创造了他的精神幸福。爸爸妈妈可能说:“你进步不大,离高分还差很远,什么时候能追上啊!”这样的感受,就没有正确把握孩子的幸福,把已有的平衡放在了更大不平衡的环境,消极心理埋掉了积极的幸福,焦虑感代替了幸福感。也许孩子确实离高分还差很远,但积极心理却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爸爸妈妈都感到很幸福,相信你还有更大上升空间,好孩子,继续努力!”
心理健康还是不健康,不像身体健康不健康那样,一眼能看出来,心理问题是隐性的,需要科学的心理分析和测评,才能确定心理是否健康。生活中的我们,大家相互感觉都很正常,一般情况也确实如此。但这不等于心理就都是健康的。偷窥是心理疾病,显然大家不可能发现,一旦发现,已经属于道德、法律问题了。其病根,却是心理。
7-1-3 “我不生气”和“愤青”
一说心理健康,就有人说了:“我不生气!”好像“不生气”就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志,连气都不生,这需要多么好的心理状态啊。
不见得。不生气可能是一种修为,也可能是一种麻木,还可能是一种憋气,有气,憋着,好像修为很深,最后把身体憋坏了。
一个学院,选拔后备干部,选出来了,去体检,其中五位竟是肿瘤晚期。要提拔,有什么气都得憋着,不能冒出来,否则前功尽弃。憋气一定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证明“我不生气”是假的,我生气但不敢、不能发出来,却是真的。
另一个极端是“愤青”,愤青敢生气,更敢撒气,到处撒,看什么都不大顺眼,都大骂一气,好像大家都愚昧,就他一个人清醒。这是不是心理健康呢?也不见得。心理过于灰暗,阳光普照,也感觉不到温暖,怎么能感到幸福呢?
7-1-4 心理健康就是人格健全、品格优秀
人有三格,一个是体格。体格说的是身体健康,也称体格健康,体格好。体格看得见摸得着,体格不健康,或者胖得不得了,或者像豆芽菜,弱不禁风,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个是人格。人格就是心理健康问题,人格健全,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人有我皆有,这就是人格健全。这个人不会哭,麻烦了,人格不健全;不会生气,没有愤怒,也麻烦了,人格不健全。
最后一个是品格。任何物品都有自己的质量,就是品质,比如结实、不怕压、抗热、耐用、防水等等。人的质量就是人的品格。比如说一个人坚毅、顽强、不怕挫折、能忍受屈辱、意志力强大、果敢、勇敢、不怕牺牲等等,这都是一个人的好品格。软弱、不坚定、首鼠两端、意志薄弱、担惊受怕、懦弱、畏惧等等,就是不好的品格。
体格属于身体健康,人格、品格属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就是人格健全、品格优秀的人。或者说,正确地感受幸福,需要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格,没有健全人格、优秀品格,很难感受幸福,或者说不能正确感受幸福。
7-1-5 心理健康不见得就是心理平衡
如果我们没有创造幸福,没有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就算我们人格健全、品格优秀,我们一样不会有幸福感,因为没有幸福可供我们感受,尽管我们有了感受的主观条件,客观幸福不存在,主观幸福感一样不可能存在。
总有人这样问,我的人格是健全的,品格也是不错的,但心里还是不平衡,是不是心理不正常啊!这就要考察一下,你是否实现了客观的幸福。幸福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感知这样的平衡,需要人格健全、品格优秀,并在感知过程中达到心理平衡。也就是说,你的心理平衡,来自于你现实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如果现实中付出与收获不平衡,就算你人格再健全,品格再优秀,心理平衡也不可能获得。
心理平衡就是幸福感。好好问问自己,哪一次你脱口而出“好幸福”,心理不是平衡的?哪一次心理平衡,不是最终来自你现实生活中付出与收获的平衡?
考试成绩优异,这是现实中付出与收获的平衡,拿到成绩,你内心平衡,于是感到很幸福。如果拿到的成绩偏低,你内心还平衡吗?你还能感到幸福吗?
工作也一样,努力工作得到工资,拿到工资觉得很平衡,幸福感就出来了。拿到工资不平衡,因为被莫名其妙扣去了300元,你肯定要找经理理论:“为什么扣我工资!”你这时还幸福吗?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本身具有的一种心理机能状态,而心理平衡却是心理机能与客观幸福相互作用的心理成果,因此心理健康不等于心理平衡,但心理平衡却需要心理健康的机能保证。
第二节 心理平衡
7-2-1 心理不可能莫名其妙就平衡
看到一个人骂街,说这个人心理不平衡,好像他本该心理平衡,心理不平衡就应该算是有病了。“物不平则鸣”,古人都知道这个朴素的道理,他鸣,不是因为他有病,而是因为“物不平”。物不平就是现实中有不平衡,他正处在现实的不平衡之中,所以心理也就失去了平衡,骂街就表现出来了。当然他可以不骂街,但总会用其他方法表现出来的。
心理不可能莫名其妙就平衡起来的,因为心理平衡不是心理机能,而是心理机能作用于客观现实的心理反应,它根本上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不是主观自身的能力。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物质上付出与收获不平衡,精神上付出与收获不平衡,情感上付出与收获不平衡,这样的不平衡实实在在存在于他的生活之中,他的心理怎么能平衡呢?
一些把幸福当做心理感受的人们,不顾现实生活中的不平衡,说什么要加强心理调试,让心理获得平衡。这样的心理平衡能靠得住吗?这样的幸福感不是空穴来风吗?为什么大家越来越觉得幸福虚无缥缈?一个原因就是专家学者们大谈幸福就是心理问题,就是一种心理情感,把幸福当成了可由心理调试就能获得的一种感受,于是幸福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打转,飘得无影无踪。
7-2-2 幸福感就是心理平衡感
现实地创造了付出与收获的平衡,也就现实地创造了幸福。主观心理对客观平衡的感受,产生心理平衡感,这种心理平衡感,就是主观幸福感。
比如一对夫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双方为婚姻、为家庭的付出,得到了满意的回报,在这样的平衡中,他们实现了婚姻、家庭幸福。这样实实在在的幸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化为深沉的心理平衡感,于是表现为他们对婚姻、对家庭的幸福感。“我们的婚姻家庭很幸福,”这句话表面上是一种心理感受,但这种感受深植于婚姻家庭幸福的客观事实之中。离开幸福的事实,谁还能有什么幸福感受?
有学者因为搞不清幸福与幸福感、现实平衡与心理平衡的关系,就大省其力,声明“在本书中,幸福等同于幸福感”,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我们怎么能将自己搞不清楚的东西,声明为相互等同呢?一对孪生姊妹,我们搞不清楚她们谁是谁,就可以声明说她们“在本人看来是一个人”吗?这不是科学归类,是鸵鸟式的逃避。
正是因为心理平衡根本上来自于现实的平衡,幸福感根本上来自于现实的幸福,我们也就会客观、公允、真切、同情地看待那些心理不平衡、主观幸福感缺失的人,帮助他们首先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他们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而不是指手画脚,告诉他们如何进行心理调试。心理调试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根本上他们需要付出与收获的平衡。
7-2-3 心理平衡感可成为相对独立的心理素质
从来源上说,心理平衡感是现实生活平衡的心理写照,根本上不能独立于现实生活而自行存在,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心理平衡感也有相对独立性,就如同记忆有相对独立性一样,记忆的存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不依靠事实的存在。同理,心理平衡感的存在,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也可以不依靠现实平衡关系的存在。这有点像天上的云团,云团是水汽从大地上蒸发而形成的水分子的聚合体,现在大地不再蒸发水汽了,云团还会存在一段时间,不受影响,但它不可能存在太长时间,因为没有水汽补充了,最终会烟消云散。
心理平衡感就是这样的云团,它由现实的平衡蒸发而成,是现实平衡的心理聚合体。现实失去了平衡,心理平衡不见得立即失去,还可能显示一段时间的心理平衡,并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积极展开付出与收获平衡的再创造,以便保持心理平衡的现实依据。如果不是这样,现实平衡失去了,听之任之,自己还在那里享受心理平衡的幸福感,过不了太长时间,现实不平衡就会强行打破他的心理平衡,好日子到头了。“天上才一日,世上已千年。”
我们劝告成功者,不要躺在成功上睡大觉,这是基于这样的道理。我们告诫心理平衡感的获得者,不要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不要忘记现实生活,道理也在这里。
当然,心理平衡感相对独立的存在,也给我们提升心理素质带来了可能。“不要听风就是雨”,“不要小题大做”等等,就是要人们把握心理平衡,所谓心理素质要稳定。
7-2-4 幸福感和快乐
我已经不断指出,幸福不是快乐,幸福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是客观属性的东西。快乐是主观感受,完全是心理现象。
幸福这种客观上的平衡关系,反映到人的主观世界,就产生了心理平衡感,这种心理平衡感也就是人的幸福感。“我感到很幸福,”就是主观基于现实幸福而感到的幸福感。
人有了幸福感,当然会有快乐的感受,同时还会有许多其他的良好感受,比如珍惜感、感恩心理、愉悦感、美妙感等等。为什么有人说“快乐就是幸福”,我们既感到也有道理,却又觉得过于单薄,没有“幸福”这个概念给人的厚重感,现在就应该明白了。快乐仅仅是幸福感的一种,而幸福感基于心理平衡感,心理平衡感又是现实生活付出与收获相平衡的心理反映,有这么多层次,都忽略了,一下就说“快乐就是幸福”,当然就把幸福简单化了,而且扭曲了幸福的性质,把幸福的客观性抽象掉了。
有个专家谈幸福,说:“幸福就是早晨醒来一刹那感到了幸福,这才是真幸福。”这就太主观了,神秘兮兮的。你早晨醒来,一刹那感到很快乐,这样的事情没人反对,你确实可能什么也不靠,就因为睡得很好,就很高兴。但如果你没有幸福,马上就会阴云密布的:“唉,这样的好觉,还能睡几天!”因为他快失业了。
7-2-5 幸福感和成就感
幸福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成功单只是指收获,所以成功不是幸福,成功这样的收获只有与付出相平衡了,幸福才会到来。
有人大谈成功就是幸福,为什么会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呢?同意者错误地把成功当成了幸福,反对者发现这样的论调,不能解释一个现实:为什么不成功也能很幸福地生活?
问题的关键都出在没有正确理解幸福这个概念。幸福的本质包含在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关系之中,并不在收获本身当中。收获多少,与幸福无关;收获与付出是否平衡,才和幸福有关。
清晰、准确把握这个问题,就可以破解幸福感与成就感的关系问题了。成就感是主观心理对客观成就的感知,客观上有一定成就,主观上也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许多有成就感的人,为什么却没有幸福感呢?
一个老板,谈起事业成就,充满成就感。但问起他的幸福感,他却说:“很不幸福,还有很大落差。”这个落差,实际上就是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尚不平衡,因此这种不平衡自然反映到主观心理,形成不幸福感。
没有幸福感的人,不一定没有成就感;拥有幸福感的人,不一定具有成就感。只有付出与收获相平衡,并且这种平衡包含了较大价值量的时候,也就是平衡点的价值含量比较大的时候,幸福感和成就感才能完全重合。当我们见到一个人,有成就感,也有幸福感,那这个人一定获得了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并且这种平衡的价值含量,一定比较大。
第三节 心理失衡与幸福
7-3-1 正常的心理失衡
心理失衡就是心理不平衡,心理不平衡完全有可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心理不平衡”,没关系,这是正常现象,我们不可能都心理平衡。为什么?
社会生活就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运行的,社会都平衡了,运动也就结束了,一潭死水,社会也就没有进步的可能了。
人处在社会平衡与不平衡的运行中,人与人付出与收获的关系,一样处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运行当中,谁都不能例外。更何况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长久的、绝对的,人的一生,更多的时候,不是处在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当中,相反,是处在付出与收获的不平衡之中。正是因为这样的不平衡大量存在,永远存在,我们才说要永远努力,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追求到老。
不平衡大量存在,反映到人的主观世界,心理不平衡就很自然了。面对不平衡的现实,心理却很平衡,这正常吗?反倒可能是心理不健全了。
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大的社会变迁,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付出与收获的关系,正在经历大的调整。我们强调一定要保证社会和谐、稳定,这是社会进步的外部环境。同时我们也没有必要回避,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他们内部以及他们之间,劳动付出与劳动收益的关系,还大量存在不平衡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反映成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存在,也是不争的现实。
从个人角度讲,因为付出与收获的不平衡,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应属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应归结为心理不健康。心理失衡首先不是心理医学范畴的问题,而是社会范畴的问题。
7-3-2 心理失衡有病态发展的可能
现实生活中付出与收获的关系长期失衡,造成心理长期失衡,这种长期失衡的心理状态,有向心理疾病发展的可能性,最后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就算现实付出与收获的失衡消失了,心理失衡还会继续存在,并且无视现实的平衡,也就是戴上了失衡的有色眼镜,一切均失衡。
“看什么看,都是骗人的,新闻就是骗人!”一位工程师,因为单位效益不好,长期发基本工资,看着社会财富增加,看着别人致富,心理很不平衡,看到妻子打开电视看新闻,就大发雷霆,骂声不止。
长期的心理失衡,发展到了消极心态的固化,和孩子也大谈灰暗的社会、人生。“努力什么,努力没用,看单位,单位完蛋,努力了也一样完蛋。”这样的心态影响了孩子,孩子参加高考,作文题目是乌鸦和老鹰学飞翔,孩子居然写下这样的作文:老鹰毕竟是老鹰,乌鸦终究是乌鸦,学老鹰,也飞不高,还可能摔死。所以,乌鸦要在乌鸦的高度飞,老鹰要在老鹰的高度飞,这是命运,知道自己的高度,才能把握命运。
孩子高考语文分不高,就是作文砸了,砸在立意。而立意却是爸爸长期心理失衡在孩子心中的必然表达。
7-3-3 心理失衡与幸福
正常的心理失衡是一种心理动力,推动人改变付出与收获不平衡的状态,追求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许多还没有实现幸福的人,他们并不气馁,面对付出与收获的不平衡,他们选择继续努力。正是因为不平衡,因为心理失衡,他们才奋斗,不甘失败,最终实现平衡,并获得心理平衡,获得幸福和幸福感。
病态的心理失衡就不是心理动力了,而是心理反动力,不促进人,倒是会促退人。所以心理失衡发展到病态的人,首先需要科学的心理干预,帮助他心理活动正常起来。当然,这是治标,不是治本,治本的办法仍然是帮助他尽快改变现实生活中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将付出与收获的不平衡状态,转变为付出与收获的平衡状态,这样才能根本上改变他的心理活动状态,实现心理平衡,使现实的幸福变成活生生的幸福感。
因为把幸福归结为幸福感的说法流传甚广,许多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患者,也就自觉不自觉地给心理咨询服务压上了它承担不起的重量:心理咨询要保证患者获得幸福感。这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了。
心理咨询只能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仅是感受幸福的心理机能,健康的心理机能只有在感受现实的幸福,即感受现实的付出与收获相平衡的关系时,心理平衡感才能出现,由此幸福感才能出现。单单一个心理咨询的医学服务,怎么能创造心理幸福感呢?
7-3-4 幸福感调查为什么难以自圆其说
各种各样的幸福感调查,难以自圆其说,根本的原因,也在没有搞清幸福感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有所谓“心理幸福感”调查,这种调查把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当成指标,通过给这些指标确定分数,然后让人们给自己打分,以此判定人们幸福感的高低。这样的调查马上就困惑不解了,分数很高的人群,为什么在实地访查中却存在大量不幸福的“例外”呢?而分数很低的群体,在实际走访中又为什么有很多幸福感洋溢的个例呢?如何解释?无言以对。
还有所谓“主观幸福感”调查,这种调查排除了人生的现实生活内容,只着力探寻人们的主观感受,问你大量“你经常处在愉悦当中吗”、“你感到无力的频率怎样”等等,列出经常、时常、偶尔、没有等等的选项,再给你打分。这样的调查一样漏洞百出,也许你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很高,但你还是不幸福,调查说你幸福也白搭;或者你很有幸福感,但调查数据却显示你幸福感很差;或者主观幸福感得分一样,实际上两个人一个幸福,一个却一点儿也幸福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这样的调查,在理论上还没有弄明白,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感,就学着什么量化研究的样子,对幸福、幸福感乱量一气,结果当然是这样:你不量我还清楚,你越量我越糊涂。
7-3-5 测量幸福感就是测量付出与收获的平衡
幸福感当然可以测量,但测量的对象不是心理感受,也不是生活中所谓重要项目,而是测量付出与收获是否平衡。如果我们列举20项付出与收获的关系,并按其对生活的重要程度给出分值,我们马上就会看到我们人生付出与收获在总量上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平衡则幸福,不平衡则不幸福。但这只是总量比较,也就是说,总量幸福,也包含部分不幸福;总量不幸福,也包含部分幸福。现实生活就是这样。
因为幸福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关系,所以测量幸福,必须测量付出的量与收获的量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下,就是平衡的。这个数量关系,不是个人制定的,而是社会制定的,因此平衡的杠杆,一定是普遍接受的社会一般尺度。比如,本科毕业大学生,第一年工资的社会尺度是多少,这个尺度就是平衡点,不是哪个大学生自己规定的。
再比如一个教授,他的工资应该多少,这也是社会规定的,有大致的标准。这个教授是否达到了这个标准?达到了也就平衡了,没达到他就不可能平衡。
情感上付出与收获似乎很难测量,但也可以测量。比如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在夫妻情感上,你是平衡的呢,还是不怎么平衡,或者很不平衡?这个判断,尽管看不到分析,但你自己心中有数,判断一定有现实的依据。很平衡,好,100分;不大平衡,好,65分;不平衡,50分;很不平衡,20分。婚姻情感幸福不幸福,非常明确了。
精神生活也一样,学习属于精神生活,付出智力,取得知识技能,平衡了就实现了。现在测量学习的幸福,在知识学习方面,你付出与收获平衡吗?给出四种答案;在技能学习方面,你付出与收获平衡吗?也是四种答案;在业余学习方面,付出与收获平衡吗?还是四种答案。答案分值加起来,100分完全平衡完全幸福,80分比较平衡比较幸福,60分基本平衡基本幸福,不及格那就是不平衡不幸福了。很简单,很真实,很方便。
一个人经常问问自己,任何方面都可以,我的付出与收获平衡吗?不平衡,那就争取平衡,不要等到不平衡的事情、领域太多,压垮自己。
第四节 修行的价值
7-4-1 强调反映不是忽视修行
强调心理平衡感是现实平衡关系的反映,强调幸福感是现实幸福的反映,目的是澄清笼罩在幸福问题上的心理学迷雾,摆清幸福与幸福感、付出-收获平衡与心理平衡感的关系。这个问题弄清了,我们就可能踏踏实实讨论心理修行问题了,不至于在大概念上出现混乱。
人的一生就是人的修行,自觉也好,不自觉也好,一生所遇嘈嘈切切的大事小情,都是对人的锻炼,都是人必须面对的修行考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修行;处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也是修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还是修行;如如不动,六根清净,更是修行。
人的高度,实际上是人修行的境界高度,不是他地位的高度、物质财富的高度、享受荣华富贵的高度。人留在人世间的高度,都是精神的高度,是他修行的精神成果。
修行属于精神幸福,渺渺荡荡,幽幽微微,精精妙妙,孤寂清影,超凡脱俗,付出精神,得到幻化的自由,不管尘世怎么不平,精神都永远平衡了。
这就是修行,一般人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不是说修行是谁的专利,我们大家都在修行,希望我们的精神平衡,能更加独立于现实的平衡,不为所动,更不会乱动。“一触即跳”,一般都是指没有什么修行的人。
7-4-2 修行就是精神长征
为什么要修行?看起来很神秘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人生活在自然、社会中,整天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感觉器官收到刺激的信号,立即发生生理、心理反应,而这样的生理、心理反应,都耗费人的体力、精力,使人什么也干不了,筋疲力尽,成了感觉反应的奴隶。
这样的状况长期持续,慢慢地人就积累了经验,对一些刺激不再反应,继续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这就是修行的开始。后来发现通过精神的抑制作用,人可以大大提高专注的能力,也就是意志力,修行于是演化为一种精神体操,这样的精神体操,让人不断提高精神对肉体的控制,所谓完全活在精神世界,对肉体的物质世界,只需“一瓢羹、一杯饮”了。
我们说“这个人很生猛”,这有点像鲁迅所比喻的醉虾,虾越新鲜,越生猛,放进酒里,折腾得就越厉害。人越生猛,高兴时也就越手舞足蹈,悲伤时也就越大呼小叫,痛苦得不行。现在这样的人很多,一点小便宜,能兴奋得早晨六点就挤着排队,甚至还打起来。汽车刮蹭了一点,下车先打人;踩了鞋,马上回一句“眼瞎啦”;在公车上不小心碰了胳膊,马上“耍什么流氓”,生猛得很。
有一次在图书馆公共食堂,半自助午餐,一个女孩用手摸米饭,看看热不热。一个中年人嘟囔:“人家还怎么吃!”这个女孩吃完饭,走到中年人饭桌旁,兜头就是一扣,剩饭菜一身一脸,“让你说!”大家都惊呆了。
生猛!修行在哪里?
7-4-3 假修行
修行给人带来精神的超越,心理的稳定,带来幸福感相对独立的停留,或者说延长幸福感停留的时间。修行的好处大家都能理解,没有人说不要修行的,甚至骂海大街的人,也会在不骂的时候,说人修行多么多么重要。
街上带着手串的人很多了,那是修行的标志,至少很喜欢佛的境界,应该是这样吧。但我看到太多的假修行,还不如不戴手串的干净。
如果手串代表佛的信念,戴在手腕上,那是告诉手,要干普度众生的事情,要干忘我的事情。我就看到太多戴着手串的手,挤着伸向一个窗口,或者把垃圾甩向车外,或者不关水龙头,或者把小广告贴得到处都是,或者把烟头随手丢在地上……手串管什么用呢?佛的关照一点也没有显现啊。
有许多人喜欢坐在一起侃佛,大谈修为,神乎其神,打错电话却不会说对不起,错电话打进来却会说神经病,这样谈修为有什么用处呢?修为首先是实践,实践上生猛海鲜,一触即跳,云里雾里就能修行大为精进吗?
7-4-4 道德品质是修行根本
修行根本上修的是道德,没有道德,修行就空洞无物了。微薄世界曾发生这样的事件:一个官员和情妇在微博(http://weibo.com)上聊私密话,他们还以为微薄是私密空间,说了很多体己话。当时5万多网民静悄悄趴在他们的微薄空间上,看他们每一句惊心动魄的语言,没有一个人善意提醒一句。这个官员自然下台了,大家轰然传开了,眉飞色舞,也都觉得毛骨悚然:“这是人间吗?”
没有道德感!官员和情妇说私密话,不管他们的关系多么不道德,5万多人静悄悄的偷窥,如此一律的行为,道德上的龌龊,恐怕不逊于偷情。5万人中没有修行之人吗?大有人在,骂不要脸的更是多,却没有人骂自己不要脸。
善意总会自然地提醒一句,请注意,你们在公共空间。这样的善意没有,而善意是道德的最高动力,是精神的最高自由,按康德的话说,应该是“绝对命令”,可惜我们没有这个绝对命令,或者我们绝对命令了自己:千万不要打断,看他们还有什么雷人的语言。喜欢隐私的人,实际上就是凶残的精神动物。
7-4-5 修行与幸福感
排球、篮球运动员,跳起来,在空间中停留的时间,叫“滞空时间”。滞空时间长,战斗力就强,对方不容易防守。
修行带来的精神境界的空灵,也可以称为精神相对独立于客观事物之外的“滞空时间”,修行越深,精神滞空时间越长,越不受外界干扰,越能集中精神,专注一念,或者专注虚无。
修行本身就创造幸福,付出修行的努力,达到超拔的精神境界,这样的平衡,本身就是精神幸福。不仅如此,这种精神幸福还因为拥有延长精神滞空时间的功能,所以也就延长了幸福感的存续时间,让我们总沉浸在幸福感的包围之中。
付出与收获相平衡的价值含量都一样,为什么有人感到很幸福,有人感到还算幸福;有人幸福感长期存续,有人幸福感随风飘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修行的程度,也就是精神滞空时间的长度。修行高,精神滞空时间长,幸福感就存续时间长;修行低,精神滞空时间短,幸福感存续时间就短。这就是修行的价值。
修行达到参化天地的程度,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了,精神平衡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精神状态,基本不受外物影响。生老病死、天塌地陷、七灾八祸、荣辱穷富、男欢女爱、蝇营狗苟、儿女情长等等,都已经不能左右精神上的平衡了,笑傲江湖,含笑九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这样的人,实乃高人。
生活中有几个这样的高人?我们能不能成为这样的高人?我们能行,只要我们修行。
第五节 回到自然
7-5-1 文明的逆向运动
大自然是人类文明的物质材料,开始人作用于自然的力量很有限,人类文明也就带有更多自然的本色,中国古老文明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后来人类发明了技术、工具、科学,作用于自然的力量一步步增强了,到现在,我们几乎可以说生活在人造环境之中,地球上几乎没有人未曾施加影响的纯粹自然了。我们离开自然越来越远了,自然就通过一系列刚性规律,告诉人类:你还是自然的孩子,不要走得太远,要尊重自然母亲。
于是文明发生了逆向运动,一方面科学和技术带领我们创造人的世界,一方面精神、文化告诉我们要回归自然。不管我们掌握了多么高级的工具,我们都必须顾及自然的规律,否则自然就会报复整个人类。
冰山在融化,冰川在消失,臭氧侵蚀大气层,太阳的光芒可能失去屏障,变成烤焦我们的烈焰;淡水在消失,地面在塌陷,空气变成诱发疾病的有毒气体;水土在流失,植被在荒芜,河流在干涸,海水在倒灌;热浪席卷全球,气候变化无常,要不没雨,要不淹没大地;山体在滑坡,泥石流到处奔腾,火山在喷发,地动山摇,处处不宁;文明进步,二氧化碳增多,热岛增多,人口爆炸,动物灭绝;赤潮泛滥,污水横流,高楼大厦的背后,掩盖着自然的灾难。
回到自然!这已经不是谁喜欢老子、庄子的问题,不是谁崇尚古人的问题,不是谁有中国情结的问题,而是人类面临的一般问题,以及对这个一般问题的共有回答:回到自然。
7-5-2 自然辩证法就是自然平衡
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自然毁灭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就随之毁灭,没有其他的命运。
自然是如何存在的呢?自然的存在,相生相长,生生不息,靠的是内在的运行规律,这个规律,恩格斯总结为自然辩证法,自然辨证法推动自然变化发展,并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自然不平衡,人和一切生物都会遭殃。恐龙的灭绝,就是自然不平衡的结果,巨大而广泛的气候变化,足以改变一切生物的命运。
要在自然母亲的怀抱中生存、发展,当然要了解母亲的行为规律。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化,纷纷表明了当时人类对自然母亲行为规律的最初了解,古代朴素辩证法正是自然辩证法的童真反映。古希腊罗马、中国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都讲述了变化、发展、相辅相成的思想。而中国古老先民通过《周易》所表达的阴阳平衡法则,根本上是对自然平衡的心理记忆。
马克思说过,人类总是走了很远,反过头来从历史中找到选择哪个岔路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就是这样,走了很远,差不多都忘记了我们是谁的儿子,谁是我们的母亲。这时,我们面临了岔路,一条路是不归路,没有母亲,儿子变老子,最后灭绝;一条路是回家路,能回到母亲怀抱,当个孝顺儿子,繁衍生息。走哪一条路呢?
7-5-3 自然平衡的精神感悟
看得出来,我们决定走回家路,当自然母亲的孝顺儿子。当然还有争论,有些儿子还紧抓着已有利益不放,在国际论坛上大吵大闹,让你少放二氧化碳,他却继续多放。面临共同灭绝的危险,争论总会结束,我相信人类还有这点理智。
回家路就是母亲怀抱,自然母亲的心跳是平衡的,山川大地、河流湖泊、树木草原、飞禽走兽、地上地下、春夏秋冬等等一切,都是平衡的。回到母亲的怀抱,就是要把母亲的平衡,化为我们精神上的平衡,化为我们对平衡的追求。创造和谐社会,不就是追求全体社会的总平衡吗?
理解了自然的平衡,理解了自然是母亲,人类是儿子,追求平衡并达到精神对平衡的深刻把握,就应该成为思想劳动的最高价值。平衡理念深入人心,反作用于社会,平衡行为自会大大增加,你争我抢、强取豪夺、自私自利、贪得无厌、贫富交恶等等极端行为,自会大大减少。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对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批判,越两千多年,仍然入木三分。自然母亲总是从有余的地方拿出些什么,给不足的地方;人类正相反,总会掠夺不足的人们,把财富送给有余的富豪。这能平衡吗?
感悟自然平衡,将自然平衡上升为精神追求,方可以有所作为。
7-5-4 人与自然的平衡和幸福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儿子和母亲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平衡,也就是儿子和母亲之间付出与收获之关系的平衡,就是母子共同的幸福。
儿子因车祸丧生,母亲无论如何也走不出悲伤的阴影,她甚至不想活下去了。在一遍遍整理孩子的遗物时,母亲发现了孩子的一篇短文,说要造一片大大的树林,遮蔽风沙,为人民造福。母亲和父亲商量,他们卖掉了房产,带上全部积蓄,到沙漠地区,开始了完成儿子遗愿的伟业。经过无数次失败,他们在沙漠边缘,种植了十几万棵树苗,培育成活,林子里出现了小鹿,候鸟栖息,沙漠成了绿洲。
电视报道了这条新闻,无数人为这样伟大的父母流泪,自愿者越来越多,那片树林就像他们的孩子,茂盛成长。这是人与自然的平衡,在付出与收获的天平上,母爱平衡了。电视上,母亲还在流泪,但已经不是悲伤的眼泪,她在感谢儿子,感谢儿子的遗愿,感谢自然的回报,她流的是幸福之泪,所有人流的都是感念她的幸福而涌出的幸福之泪。
自然是平衡的,人要学会平衡,人要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实现保护自然、改造自然、回归自然的平衡,这是整个人类的幸福,是人类最根本、最深切、最恒久的幸福。
7-5-5 崇拜自然是迷信
崇拜就是放弃思考,放弃科学,放弃独立,一切崇拜都是迷信。自然虽好,是人类母亲,但崇拜自然,仍然是迷信。
科学昌明,公开的迷信很少了。不像古人,科学很不发达,揭示不了自然现象,打个雷,就崇拜雷,吓得浑身哆嗦,担心雷公下凡劈死自己;干旱了,就崇拜天,叩头跪拜,山呼万岁,乞求降雨,等等。这样的自然崇拜现在几乎没有了。
我们说尊重自然,按自然平衡原则办事,精神上要达到平衡的修养,这不是自然崇拜,而正是发现了自然规律的科学行为。
但也要注意,街边看相算命的先生,真真假假,骗钱偏财甚至骗色,他们利用的心理,就是你的迷信,也许迷信生辰八字,迷信风水,迷信属相,迷信星座,迷信血型,迷信面相,迷信某个痦子被附加的神秘信息。这些都属于自然崇拜,自然迷信。什么都不信的我们,很迷信,确实有点怪。
算命网站很火,输入信息,你的命运就出来了。都说不信,不信还算什么呢?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就在这样犹犹豫豫中,那些信息开始发挥暗示作用:有病了,算命说我有一劫;打架了,算命说今天犯小人;失败了,算命说今年不顺……都应验了,真灵!
错了,这是暗示效应。你越算命,你越像你算出来的那个命,因为它在暗示你,把出现的一切,都归结那个方向。信息有暗示作用,心理有接受暗示的功能,两相结合,迷信就生成了。
回到自然,不是回到自然崇拜,迷信自然,不,回到自然,只是回到母亲怀抱,而不是把母亲变为神话,把迷信当成爱。
第六节 破译“生在福中不知福”
7-6-1 为什么会“生在福中不知福”?
大家经常会听到这句话,也经常说这句话:“生在福中不知福,还闹腾什么!”为什么人会“生在福中不知福”呢?这确实需要合理的解答。
幸福是人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这个平衡首先取决于他的付出,他不付出,不首先付出,哪里能够得到回报呢?他付出努力,获得回报,达到平衡,实现幸福,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始至末,他参与其中,怎么会不知道呢?人不可能不知道他的幸福,人永远知道他的幸福,因为幸福里面有他的汗水、艰辛、奉献、努力。
“生在福中不知福”,如果生在自己创造的幸福之中,不可能不知道幸福,那么只有一个解释,“生在福中”的这个“福”,不是他的幸福,不是他的创造,而是他不用创造就得到的福祉、福利或者福气。比如一个孩子生活在富裕的家庭,花钱如流水,这个富裕就不是他创造的,是老爸老妈创造的,他自然不把富裕当做幸福,而仅仅当做自己的福气。再比如社会福利,普遍惠及民众,不需要自己单独创造,所以福利再高,一样不会幸福,反倒把福利当成理所应当的获得,当做法律权利。没有人把幸福当做法律权利,因为幸福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生在福中”的,生在福利中,生在福祉中,生在福气中,所以就“不知福”了。这里的“福”,又是指幸福了。完整表述,应该这样:生在福利中不知幸福。是呀,生活在不用努力就获得的福利中,怎么能感受到只有付出才能获得回报的幸福呢?
7-6-2 两种反证均不成立
“生在福中不知福”,第一个福指福利,第二个福指幸福。可能有朋友不同意,提出反证,我们来看看反证是否成立。
一种反证认为,两个福都是指福利,包括福气、福祉等等,总之是不用创造就存在的利益、好处。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这样:“生在福利中不知道福利。”这能成立吗?医保是你的福利,你看病用医保报销,你不知道这是医保吗?父母给买了房子结婚,住进去就不知道这房子是父母给买的吗?咵刹继承一笔遗产,用这笔遗产消费,就不知道这是遗产了吗?只要精神正常,不会不知道的。所以这个反证不能成立。
另一种反证认为,两个福都是指幸福,即都是指付出与收获相平衡的幸福。那么这句话就变成了这样:“生活在幸福中却不知道幸福。”有这种可能吗?幸福首先靠自己努力付出,付出千辛万苦,才获得了回报,付出与回报平衡了,终于实现了幸福,自己反倒不知道这个幸福了吗?只要他理智健全,他一定会知道,他正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幸福之中,不可能“生在福中不知福”。看来这个反证也不能成立。
可能还会有朋友提出,第一个福会不会指幸福,第二个福指福利?这就更不可能了。没有人会把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幸福,当做公共福利、父母给予或祖上阴德,如果那样,“生在福中不知福”反倒正确了,生活在自己的幸福中,当然不会把这幸福看成一般的福祉、福利或福气。显然,原话不是这个意思。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生在福利中不知道幸福”。当然,也有人生在福利中知道幸福,电视上经常会有这样的人出现,说福利好,生活很幸福。他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把福利当成了自己劳动一辈子的社会回报,也就是把福利看作了幸福,生在幸福中,当然知道幸福。
7-6-3 为什么会“知足者常乐”?
“知足者常乐”,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这种观念现在依然指导着我们的现实生活。为什么“知足者常乐”青春不老呢?
幸福是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足”就是平衡,知足就是知道这个平衡,知道这个幸福;知足还有更深的意思,付出与收获的平衡,是相对平衡,是动态平衡,是社会平衡,不是斤斤两两的平衡,因此也就不可能斤斤计较。“知”包含主观认可的意思,也就是说,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可能就是大致平衡,半斤八两,大致如此,不必计较,主观认可、主观接受也就可以了,“知足”就有这样深刻的含义。
知道幸福的人,当然就有幸福感,幸福感当然常常表现为愉悦、快乐的感受;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多点少点,哪有这么正好的事情,主观接受也就过去了,不必小心眼,这样人也就早早沉浸在幸福之中,享受长久的幸福感带来的欢乐。
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平衡点是社会定的,个人的愿望可能高于社会定的平衡点,比如你希望工资8000元,社会给定的数字是7500元,知足不知足?知足你就平衡了,不知足你就不平衡。当然不知足也包含积极的可能性,那就是跳槽,人挪活树挪死,可能就出息了。
“知足者常乐”可不是劝告人们,面对付出与收获明显不平衡,还摇头晃脑地知足,这可就毁了。别忘了还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6-4 “惜福”为什么成立?
古人告诉我们要惜福,老人也告诉我们要惜福,为什么?惜福就是珍惜幸福,幸福为什么要珍惜呢?不珍惜幸福行不行?
幸福是人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在人的一生中,付出与收获相平衡的事情,不是到处存在的,有时甚至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大量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是付出与收获不平衡的现实。也就是说,幸福更像雨后的彩虹,很美丽,也很短暂;不幸福倒像漫长的雨季,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学呀学,考啊考,找哇找,哭哦哭,挣啊挣……云南人说生活,有一句话真典型:“巴巴那点钱,都是苦出来的。”生活是苦出来的,足见幸福不是天天有,不幸福倒是像“全陪”。
好不容易获得了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获得了幸福,哪能不珍惜呢?“惜福”就是这样成为了一代代人传承的文化观念。不仅如此,“惜福”还是加油站,人在不幸福的汪洋大海中,好不容易获得了幸福,需要赶紧爬上岸,休息一下,充电学习,已有的幸福成了进一步前进的物质、精神、情感加油站。要保护这个加油站,惜福就包含了对幸福的保护。谁要破坏你的幸福,你会怎样反抗!
这是我们的幸福生活,不容任何人破坏!对恐怖主义,我们就这样说,因为我们惜福。恐怖主义没有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因为他们低于道德和法律。幸福只是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背离道德和法律,谈不上幸福。
7-6-5 命薄还是功夫薄?
“命”是什么?“这人没命了”,就是这个人生物性质的生命结束了,死亡了,命就是生命。“这人命不好,命薄!”这里的命,就不是生命了,而是说他生命的定数,或者说生命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事情、结果、结局等等,常称为“宿命”。
这种意义上的命,到底有没有?人到底有没有“宿命”?袁世凯说他们袁家男人活不过60,这是定数,他也死于58岁。生命真有定数吗?
目前科学还无法给出解释,因此也就不能肯定,说一个人“命薄”,必然性在哪里。按照神经语法程式学的临床分析,发现家族亲情序列发生扭曲,在后三代身上都还能显现出亲情错位带来的情感影响,如果把这种影响称为后代的命定,可能勉强能够接受,不过NLP已经是临床心理学了,不需要用“命定”来解释。
在生活中,说一个人“命薄”,我看还不如说他工夫薄,就是不下功夫,和命不命的有什么关系!祥林嫂死了儿子阿毛,是命薄吗?“我只单单知道冬天有狼”,她就不知道夏天也有狼,这就是工夫薄,没学习。不管怎么苦,她要学习,一定能知道夏天也可能有狼的。
有个女人,离婚了,小二十年了,双方都没成家。孩子长大了,希望妈妈能复婚,前夫也提出复婚,说她一个人怪不容易的,还不如恢复一个完整的家。一个人确实不容易,有人说她命薄,命该受苦,真如此吗?我倒认为她下的功夫不够,主要是认识家庭价值的功夫没有下,认识母亲作用的功夫没有下——她经常催孩子结婚,但孩子就是和妈妈一样飘荡,因为妈妈的行为,深切地让孩子觉得结婚不可靠,不如一个人飘荡。命薄吗?学习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