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深圳2011年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3%

2011年05月08日 11:36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主任 乔家华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深圳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抓创新、推改革、优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2010年来源于深圳的全口径财政收入为35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6.8%,全口径收入中:属中央级收入2400亿元(其中关税和海关代征收入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06.8亿元,增长25.7%。

  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转结余收入等,当年财政总收入为1519.4亿元。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支出12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等,当年全市财政总支出为1485亿元。总收支相抵后,结转结余34.4亿元,其中净结余12.9亿元。

  2010年,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收入730亿元,增长25.7%。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体制结算收入和上年结转结余收入等,当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为1003.8亿元。市本级完成一般预算支出786.3亿元,比上年增长28%,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加上体制结算支出等,当年财政总支出为977.2亿元。总收支相抵后,结转结余26.6亿元,其中净结余8.6亿元。

  2010年,我市预算执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各级次收入平稳增长,我市呈现出中央级收入与地方级收入、市级收入与区级收入协调增长的良好格局。2010年,我市经济持续企稳向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为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发展带动的同时,我市各级财税部门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努力挖掘税收增收潜力,形成合力巩固主体财源,优化财源结构,确保财政收入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06.8亿元,在全国城市中继续保持排名第三位。各区税源优势格局初步形成,市、区两级分别完成一般预算收入730亿元和376.8亿元,分别增长25.7%和25.6%,市区两级收入呈现水涨船高、同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同时,2010年我市完成中央级收入2400亿元,增长27.3%,中央级收入与地方级收入继续保持协调增长。

  (二)财政收入结构保持良好,主体税种支撑作用明显,凸显深圳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我市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约为90%,税收收入仍处于地方财政收入的绝对主导地位,税收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74.7%,说明我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性较强,收入结构保持良好。从主要税种情况看,直接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增值税现税(增长14.3%)和一般营业税(增长15.7%)均保持两位数增幅;体现经济发展效益情况的企业所得税呈现行业普涨格局,全年增收56亿元,增长35.4%,是对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最大的税种。从税收行业看,制造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的税收占税收总量的比重居各行业前三位,对整体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三)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税收增长的重要来源,税源结构更趋合理,反映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果。2010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和互联网、生物、新能源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增势迅猛,成为我市税收的重要增长点。全年仅市地税部门统计(下同),自主创新100强企业税收共完成103.2亿元,增长39.8%;总部企业税收共完成287.2亿元,增长30.9%;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超高速增长,其中互联网领域276家重点企业税收增长65.8%;生物领域745家重点企业税收增长31.7%;新能源领域50家重点企业税收增长53.6%。这充分说明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低碳发展,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四)产业发展类和民生类支出大幅增加,压缩一般性支出取得实效,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265.3亿元,增长26.4%,其中产业发展类和民生类支出得到重点保障,压缩一般性支出取得明显效果,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支持经济和产业发展方面,2010年本级预算安排支持经济和产业发展资金148.7亿元,比上年增加57.8亿元,增长63.6%;在年度超收收入中,本级财政又安排产业政策类支出9.3亿元,重点加大了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大项目方面的投入。在加大民生投入方面,市本级政府一般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发展方面的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约为80.3%。在压缩一般性支出方面,我市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大力压缩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使用、因公出国等严控类经费,全市和市本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和1.5个百分点。

  2010年,在国内外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成绩来之不易。根据审计部门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增强预算约束刚性、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等意见,财政部门积极采纳,认真整改。但预算执行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短期看,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宏观调控,对我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开始显现,收入增长的持续性不容乐观;从中长期平衡看,我市财政收入持续高增长难度加大,特区一体化发展、民生等领域支出压力增大,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将延续;国家清理整顿地方投融资平台,以及财政债务风险的扩大,对我市进一步科学配置财政资源,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定信心,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财政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回顾“十一五”期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五年是努力化解收支矛盾、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的五年;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民生和产业投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履行公共财政职能的五年;也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五年。

  一是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对中央和省的贡献进一步加大。五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基数不断抬高的情况下,一年跨过一大台阶,陆续突破500亿元、600亿元、800亿元和1000亿元大关,从2006年500.9亿元增长到2010年1106.8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54.6%,五年累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947亿元,年均增幅高达21.8%,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与此同时,我市累计实现中央级收入9606.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4倍;通过体制上解向中央贡献179.4亿元,向广东省贡献144.6亿元,落实灾后对口援建以及省内外对口支援资金近40亿元,深圳服务全国和全省的能力不断提高。

  二是财政支出结构更趋优化,民生净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约4455.2亿元,年均增长16%。在增加支出总量的基础上,全市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的管理要求,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重点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着力推进民生幸福城市建设。五年来,全市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幅分别为24%、27%和32%,比一般预算支出年均增幅分别高8、11和16个百分点。

  三是产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为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财政支持,贯彻实施“家电以旧换新”和“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促使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形成有效联动,积极有效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我市继续加大对产业资金的投入力度,并进一步创新财政对产业的投入体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06年以来,我市加大了对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使纳入市财政管理的专项资金由87项减少到37项,合计减少50项,并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优化扶持结构,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积极运用财政杠杆搭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多层次融资渠道,探索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中心、重点民营企业互保增信平台,设立了总规模为3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产业升级改造,进一步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四是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快原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实施了第三轮市区财政体制,在巩固市区收入“水涨船高”稳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加强了市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有效推进原特区内外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基本实现了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标。2006-2010年,市本级政府投资总额达到2038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总额的2.38倍,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和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得以上马,覆盖了轨道交通、快速路网、海空港、文教卫体民生事业、生态环保以及自主创新、高科技产业项目等各个重要领域,绝大部分都投向了原特区外地区,事实上提前展开了特区一体化建设。此外,五年来市本级对区级转移支付超过260亿元,重点加大对原特区外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有效均衡各区财力,促进了全市协调发展。

  五是财政改革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来,我市财政改革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和预算公开等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效和新进展,预算执行管理和预算约束刚性进一步强化。同时,我市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改革,建立了公开、公正、透明的财政存款分配评价激励机制,有效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透明度,规范了财政自身和部门单位的理财行为;创新资金运作模式,引导商业性银行加大对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促进我市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稳步开展,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来,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我市财政收入仍实现了持续稳步增长,促进了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民生净福利水平;同时,各项财政改革也取得了实效,财政分配和管理更加规范、透明。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大力支持、监督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理解和配合的结果。这些支持和理解,是我们做好今后财政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关于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总体情况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和财政部关于编制2011年财政预算的有关要求,并综合考虑2011年我市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市2011年预算编制执行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等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发挥财政预算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推动特区发展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跨越;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突出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依法加强收入征管,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保重点、压一般、促公开的原则编制支出预算;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第四轮市区财政体制,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努力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1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收支计划安排如下:

  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计划为1221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增加114.2亿元,增长10.3%。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以及上年结转结余收入和调入资金,总收入计划为1492.4亿元。按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全市总支出1492.4亿元。

  2011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为763亿元,比2010年完成数增长4.5%。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以及上年结转结余收入和调入资金,总收入计划为1039.4亿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相应安排市本级总支出1039.4亿元,其中,按体制关系上解上级和补助区支出233亿元,市本级实际可供安排的财力为806.4亿元。

  2011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总收入计划安排185.02亿元,相应安排总支出185.02亿元。

  2007年、2009年我市先后成立了光明和坪山两个新区,并赋予新区管委会准一级财政管理权限,与市财政按第三轮财政体制单独分税分成。考虑到管委会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按《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其2011年度财政预算收支单列,与本级财政预算一并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2011年,光明新区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15.6亿元,相应安排总支出15.6亿元。

  2011年,坪山新区财政总收入计划安排13亿元,相应安排总支出13亿元。

  三、关于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安排的主要情况

  (一)关于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预算的主要考虑。

  一是2011年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经济有望继续企稳向好,将带动财政增收。目前,我市经济持续企稳回暖,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将拉动我市增值税、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收。另外,“两法合并”后我市2011年企业所得税税率将再调高2个百分点,也将带来一定的政策性增收。

  二是世界经济总体有望保持复苏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复苏进程将艰难曲折。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加大,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艰巨,对财政持续增收将带来影响。

  三是国务院在编制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11年各地收入预算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与年度本地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增长指标相适应。鉴于2011年我市生产总值拟按增长10%来安排,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按增长10.3%来安排,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安排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稳妥的。

  (二)关于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预算具体情况。

  1.税收收入。全市税收收入计划安排1125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3.4%。其中:增值税计划安排172亿元,营业税计划安排388亿元,企业所得税计划安排251亿元,个人所得税计划安排123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计划安排70亿元,证券交易印花税计划安排8亿元。税收收入安排主要考虑一是经济层面因素。我市经济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得到巩固,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企业利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经济指标有望继续上扬,企业盈利状况好转,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将带动相关税收增长。二是考虑国家政策调整因素。2011年我市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再提高2个百分点,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税率提高6个百分点,将带动税收增长。三是不确定因素增强。增值税免抵调库受国家指标控制存在不确定性;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对我市外贸出口形势的不确定性;国家继续加大对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调控力度,我市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税收形势存在不确定性。

  2.非税收入。全市各项非税收入计划安排96亿元,剔除一次性征收因素后,比上年完成数增加19.1亿元。主要原因一是2010年收入中存在一次性征收因素近38亿元,包括:历年结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0亿元、历年结余的罚没收入4亿元、历年结余的区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4亿元;二是根据财政部有关要求,2011年我市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不含教育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将增加非税收入约19亿元;三是按照国务院规定,2011年教育费附加征收范围扩大到外资企业,将带动非税收入增收约9亿元;四是2011年市国资部门将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15亿元,纳入本级预算列收列支管理。

  3.上年结转结余收入建议安排18亿元,其中含2010年中央和省专项补助收入13.2亿元,结转至2011年使用。

  4.中央补助收入建议安排120.4亿元。按财政部规定,我市属区分成部分先全部列入市本级收入反映。其中:税收基数返还110.7亿元;财政部提前告知的2011年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收入9.7亿元。

  5.省补助收入建议安排13亿元。其中燃油税费改革后省对我市原养路费等“六费”基数返还6.2亿元、定额补助0.5亿元和大运会专项补助5亿元。

  6.调入资金建议安排120亿元。其中调入国土基金25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金95亿元,专项用于我市有关重大项目建设、补充偿还政府统贷本金以及平衡预算。

  四、关于2011年市本级财政支出安排的主要情况

  按照《预算法》有关规定,市政府编制本级支出预算提交市人代会审议批准,各区政府支出预算由同级人代会审议批准。2011年,市本级支出预算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一)优先保障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以更大力度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2011年,我市在建立完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民生投入保障机制的基础上,确保财政资金向重点民生领域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推进民生幸福城市建设。安排教育支出90.6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23.7亿元,增长35.4%,确保教育投入法定增长,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加大对学前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化等方面的投入,重点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安排医疗卫生支出40.1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4.6%,加快滨海医院、新安医院和宝荷医院等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步伐,加大对预防重大疾病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投入,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3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36.3%,继续支持扩大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对低收入家庭和大中专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发放临时物价补贴;安排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3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1亿元,全面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安排公交、燃油等公用事业补贴经费本级负担部分18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加3亿元,努力缓解市民出行难、出行贵问题。

  (二)大力支持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引进人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我市将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产业扶持资金,着力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外需求,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协调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深入实施自主创新主导战略,安排科技三项费用6.97亿元、软件发展资金1.5亿元和高新技术企业及新产品资助7亿元。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安排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文化创意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资金共10亿元。吸引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深圳,培育后续优质财源,安排重点项目资助16.6亿元、高新技术重大项目专项资金8.5亿元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地方配套资金5亿元。大力支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团队,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新增“孔雀计划”专项资助5亿元,安排创新人才奖励资金3亿元、人才安居工程专项支出4.5亿元和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2亿元。着力扩大内外需求、充分挖掘出口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安排外贸发展专项资金3.8亿元和商贸会展服务业专项资金0.7亿元。继续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安排支持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资金7亿元,安排新能源汽车推广配套资金6.3亿元。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项目的建设步伐,支持各区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2011年,市本级预算安排基建支出185亿元,在区域上重点投向关外的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加快实施轨道交通、市政道路、区域医疗中心、都市绿道网和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生改善项目,在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创新政府投融资体制,支持宝安、龙岗、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深化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新增补助各区投融资平台公司注册资金30亿元,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特区一体化建设。全面实施第四轮市区财政体制,财力向基层倾斜,向关外各区倾斜,并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新增对区补助支出20亿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坪山、光明、前海等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率先建成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

  (四)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一般性经费支出,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建设节约型政府的要求,继续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对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使用、出国经费、办公经费和会议经费实行严格管理,切实压缩相关经费。进一步增强部门预算约束刚性,规范部门单位开支标准。2011年本级行政部门运行经费安排切实体现市委市政府厉行节约的要求,除人员经费等刚性增支外,对中央要求压缩和严控类经费实行指标单列,专项管理,严控类经费支出不得超过2009年按规定比例压缩后的经费预算规模,并继续严格控制和规范庆典、节会、论坛等方面的经费支出。同时,大力推行零基预算,各行政部门确需增加的项目经费需求,原则上均在上年经费规模中平衡解决,从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行政部门的经费支出结构。

  市本级以上各项预算收支情况,已在上报市人代会审议的预算草案中具体反映。

  五、关于2011年的财政工作

  2011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再创辉煌的起步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政策方针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做好2011年各项财政工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此,2011年财政部门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分析形势,积极稳妥地安排预算,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加强对我市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合理测算年度收入预算增幅,2011年我市财政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与我市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适应。加强对主体税种及重点税源的分析和监控,做到依法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规范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继续实施预算稳定调节机制,确保预算平衡。

  (二)推动科学发展,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和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跟踪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注重运用财政资金和政策引导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着力扩大内需。在整合优化现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措施,改进扶持方式,不断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力培育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和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三)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全面推动财政资金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环保等民生领域倾斜,建立并完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民生投入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厉行节约,继续严控一般性经费支出,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对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使用、因公出国等严控类经费实行量化指标控制。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第四轮市区财政体制,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第四轮市区财政体制的作用,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与调动区级积极性相结合,保持市级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通过财税激励机制引导各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大投入,在重点民生领域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创新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支持各区深化政府融资平台改革,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拓宽融资渠道。

  (五)稳步推进预算公开,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逐步增强预算透明度,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公开工作,明确部门预算公开的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预算公开的内容。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管理的运行机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全面提升预算支出的均衡性和时效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着力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快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主动为企业和基层服务,提高财政部门的行政执行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有关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廉政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面优化财政服务职能,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调研,主动为基层和企业服务,努力为基层和企业排忧解难,进一步探索提高产业政策、政府服务的创新性和针对性,为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营造更加优质的环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增强财政干部大局观念、创新观念和服务观念,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各位代表,2011年我市财政预算收支和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对财政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认真听取人民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狠抓落实,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深圳特区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