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题会场四: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实录)

2011年05月21日 09:16 来源:新浪财经

  [李剑阁]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们这个分会场的主题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是我们最近出现的一个话题,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从引进来开始,当时引进资本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当务之急。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现在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资本现在相对比较充裕,而劳动力开始出现结构性的短缺。因此双向开放的问题就提到了日程上来。 [09:10:02]

  [李剑阁] 今天我们到会的嘉宾是:陈文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童道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合作部主任;斉藤惇,株式会社东京证券交易所集团董事兼代表执行董事社长; 金思。亨瑞克森,纳斯达克集团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总裁;黄瑞娟,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田仁灿,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总裁。 [09:12:47]

  [李剑阁] 首先我想请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先生谈一谈,现在保险业务向海外拓展有什么新的考虑?谢谢。 [09:13:50]

  [陈文辉] 尊敬的李剑阁董事长,各位女士先生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我也很高兴参加这样的一个讨论,在这里我想谈一下保险市场的情况。刚才主持人已经说了,加入WTO以后应该说中国的金融业开放力度最大的是保险业。经过十年,整个保险业的开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先讲走进来的情况,到2010年为止,在中国大陆外资保险公司有52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一共164家保险公司,进来52家有相当大的比例。财险19家,寿险7家,还有保险中介机构10家,其中已经设立的6家保险经纪公司里面有四家已经进入了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的前十名。 [09:16:26]

  [陈文辉] 从业务来看,去年年底为止,整个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34亿,总资产2621亿,分别是入市以前的19倍、29.3倍,整个市场份额是4.4%,这个看起来不高,但是它不平衡,比如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开放的比较早,外资也比较集中的地区,外资市场份额已经分别占到了17.9%、16.3%,8.2%、7.9%,应该说占的比例有不小。从开放的市场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不光有独资、合资的,还有不少是以参股的形式进来的。现在看来这些参股最后的效果非常好。截至去年年底外资参股占52%以下的中资保险公司25家,外资占比17.7%,我刚才讲的4.4%是指外资占到50%以上的独资或是合资进来的。如果算上参股的外资在中国保险市场的比例份额是25%,占到了1/4。这是走进来的情况。 [09:18:45]

  [陈文辉] 从走出去的情况我们也有几类,一类是机构走出去。这个主要是现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从历史上来说它一直在英国、欧洲、东南亚包括香港、澳门都有机构,这是一类。第二块业务走出去,2000年成立的出口保险公司占了很大的作用。2009年出口保险担保业务是13.3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2.8%。第三块走出去也是意义很大的一块,陆续从03年开始中国人寿、太保、平安这些公司在境外上市,也取得了很积极的成果。特别是对这些公司整个经营管理理念的变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等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简单的把对外开放双向开放的情况给大家报告一下。 [09:20:30]

  [陈文辉] 应该说对外开放对中国的保险业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为保险业是舶来品,我们在这方面确实没有经验。比如说对于我们整个现在保险监管体系的建立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9:20:55]

  [陈文辉] 由于这种开放对于中国保险业树立一个稳健经营的理念、创新销售的模式,包括创新产品类型,引进先进技术等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产品上,这些产品其实都是从国外逐步引进的,我们准备在上海试点的变额年金,这在美国是一款主流的保险产品。比如技术人才的引进,我们保险业经营、精算人才都是通过引进的方式带入的。包括整个管理水平,比如说像内控,中国人寿在美国上市,对中国保险公司的内控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09:24:50]

  [陈文辉] 这里面也有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说这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中国怎么落地,有的东西看起来是非常好,当时也引进来了,但是引进以后发现取得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也发现,可能外资进入的风险传递也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最初引进的时候我们觉得进来的都是世界500强,都是一些巨无霸,应该是非常安全的。后来我们发现好像不是这样,比如说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08年上来就是AIG,这在我们想来是不可能出事的机构,但是它首当其冲。这也给我们很深刻的教训。再优秀再大的企业都有可能出现风险,而且出现的可能是大的风险。另外也有一些公司水土不服。这是我们现在讲的第二个问题,外资进入既取得成效,也面临一些挑战。 [09:28:38]

  [陈文辉] 下面我也简单讲一下监管。首先监管要考虑到中国保险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要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另外一方面因为全球化,而且公司的业务在各地都有,所以怎么样跟国际接轨,这一块也是我们要做的,而且是比较大的事情。保险业的监管跟银行业可能差距还比较大,银行监管都比较统一,但是保险业不是很一致。比如欧洲和美国两大区域市场就不是很统一。但是我们也在积极跟进国际上先进监管的标准和手段、理念,尽量跟国际接轨。 [09:31:35]

  [陈文辉] 另外我们开放过程中还是希望引进一些对于中国保险市场能够起到非常积极作用的机构。比如说现在老龄化问题、医疗问题都是我们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对于这样的机构我们非常关注,这些都是现在中国市场上面临的一些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希望在这些方面能够有更多的机构进来,带来更多更好的经验。当然我们也希望这些机构能够更多的到西部开拓业务。还有我们也希望更多的这些中资保险公司有更多的外资进行参股,他们带来更好的经验,促进我们行业发展,促进机构技术水平、管理理念的提高。另外从监管部门,我们也在开放过程中更多的关注风险的问题。 [09:34:09]

  [陈文辉] 最后,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的就是国际合作的问题。怎么样加强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合作,这样对于风险监控能够更加切实有效。谢谢大家。 [09:35:15]

  [李剑阁] 谢谢陈文辉先生的发言。在WTO谈判过程中,保险开放的非常快,但也有各种各样的担心,现在我们觉得中国的保险市场形势还是一片大好。下面我们请童道驰主任给我们谈谈中国证券市场双向开放的问题。大部分的外资投行在中国设立了很多的机构,中国同行也进行了海外布局,中国证监会针对这样的形式在监管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09:36:14]

  [童道驰]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这个题目也是非常重要非常好的题目。我先简单谈谈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问题。 [09:36:42]

  [童道驰] 资本市场的开放是先请进来再走出去。实际上,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是怀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做的。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91、92年的时候有B股市场,就是允许外资投资我们境内的市场。我们94年又开启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到后来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出台了QFII的政策,允许外资投资者进入中国的投资市场。后来又出台了QDII的市场。我想说的是在WTO金融市场开放方面,证券市场我们是早已完全履行了WTO所有的承诺,包括合资公司,我们证券的合资公司现在大概有上十家的投资银行的合资公司。这些合资公司在我们整个银行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境内上市还是境外上市。在境外上市时,这些投资银行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取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些都是在开放里面的一些重要的步骤。 [09:39:59]

  [童道驰] 基金业方面我们开放也是很快的,现在有70多家基金公司,一半是合资的基金公司。基金业的开放也是很快的,开放也带动了基金业的发展,机构投资者从市值来看已经占了流动市值的50%以上,所以基金投资者的发展也是很快的。外资、QFII、合资公司在这里面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 [09:40:41]

  [童道驰] 从期货市场开放来看,期货市场经过一个曲折的发展。我们先把内部的治理做好。期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应该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从交易量来讲我们联续两年全球第一位,这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所以我们期货市场相对来讲是跟以往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市场,我们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大宗商品有大量的需求。交易方面,现货市场、期货市场都在比翼齐飞、共同发展。期货市场也在不断的开放,吸引更多的投入。金融期货方面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比如我们启动了金融期货交易所,我们现在允许QFII投资我们的股指期货,这些都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开放的步骤,这些开放带动了我们资本市场的往前发展,这个结论应该是可以得出的。 [09:43:18]

  [童道驰] 从引进来这个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带动了我们的发展。现在我们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去年是资本市场的20周年,明年是证监会的20周年。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市场,但是现在市场规模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现在市值是4万亿美元左右,当然比起美国来讲差一些,但是跟日本水平差不多。从投资者开户来讲,是1.7亿开放数,听起来很吓人,因为有的国家的人口就这么多,所以我们投资者的参与度也是非常高的。我们从业人员有差不多几十万人。市场的规模、深度、广度不断的扩展,市场的层次也在拓展,我们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我们有股本市场,有中小板、创业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在发展。 [09:48:15]

  [童道驰] 资本市场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加、中国经济不断的强大,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服务。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到了一个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实体经济需要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这时候金融应该跟说去,包括我们的银行、证券、保险都是为我们的实体经济服务的。这种情况下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投资银行都为企业出去收购兼并提供金融服务。我们鼓励金融机构走出去,现在我们有14、15家证券公司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这很好。总体来讲这是走出去的第一步,我们以香港作为一个试验田或者第一步,然后再延伸到国际市场,我们有很多的基金公司在香港也在设立机构。这些都是我们走出去的非常重要的步骤。我们希望我们的金融机构能够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 [09:50:41]

  [童道驰] 其实我们国际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鼓励企业走出去,但是我们现在处于初级阶段,还远远不够。国际化,我们中国人愿意用“化”这个字,什么都“化”,这个“化”翻译成英文不太好翻,实际上就是一个开放的意思。现在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因为资本市场的开放还受制于很多其他的条件,比如人民币资本可兑换的问题,它要一步一步互相的推进。 [09:52:11]

  [童道驰] 另外走出去面临一个风险的问题,要控制风险,以金融安全为首要考虑。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基本上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这就是因为有物理的隔离,所以某种程度上讲保护了企业。我们金融市场的承受度和产品的创新、开放、风险控制能力、内控机制是不是完善,是不是可以控制这个风险,这个也是第一个前提,开放要以控制风险为前提。 [09:54:50]

  [童道驰] 第二个我觉得我们开放的步子可以迈的更大一些。大家关心的都是国际板的问题,作为一个真正的整体金融市场,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外国企业在这边上市。这不是说一定要有外国企业来,而是某种程度上来讲,外国企业来是完整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一种体现,对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我们的居民配置自己的资产,分享全球经济的成果也是非常重要的机制。我们还有一些金融市场需要完善。比如金融衍生品市场,要对实体经济服务的,这个现在还没有。 [09:58:02]

  [李剑阁] 谢谢童道驰先生的发言。下面请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斉藤惇先生。 [09:59:20]

  [斉藤惇] 非常感谢,首先我想借此机会来表示感谢,感谢各位的支持,感谢大家对于我们赈灾的支持,我们获得了全球很多地震方面的支持,所以我想表示感谢。大家对于日本的问题有一些担心,但是我们制造业的情况也在不断的改善。我们在地震当中有很多基础设施受到了破坏 ,但是它也会促进我们日本的经济。实际上我们东京交易市场很好的应对了这个波动,我们的交易量也在大幅度的上升,在此期间我们继续给投资者提供流动性,我们也减少了地震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10:01:26]

  [斉藤惇] 关于今天的讨论,我想就中国金融市场走向全球提一些建议。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已经获得了很多的进步,已经进入了QDII和QFII的项目,这些都带来了成功。要进一步的国际化,人民币一定要更加放松,完全可兑换的人民币成为一个全球结算的货币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人民币的放宽会带来资本的不稳定,人们会觉得有一些不安全感。当时面对这样的担心,日本就是不断的放松贸易交易和不断的开放金融市场。1973年,除了一些特别的行业,比如电信、广播行业,日本完全放开了各个行业。我们交易所也在1973年让日本的公民交易外国的股票,交易了以日元计价的外债。美国是推动这个市场的。《广场协议》是85年签订的,为了就是让美元贬值、日元快速的升值。日本担心日元的问题,所以就采取了低利率政策,这使得地产市场和股价快速上升,带来了泡沫经济。1990年泡沫破裂之后,日本进入了长时期的滞胀。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防止资本剧烈的流进流出,日本可能限制的时间太长了,当时日本资本市场增长非常快,也获得了全球投资者的兴趣。 [10:06:39]

  [斉藤惇] 国际板也是上海正在考虑的,可以说和日本当初的国际板非常类似,我们一定要保持市场流动性,但这并不是很容易。所以我们要让大家自由的投资,要放松管制而不是限制投资。谢谢。 [10:07:09]

  [李剑阁] 谢谢斉藤惇先生的发言,下面我们请金思。亨瑞克森先生发言,谢谢。 [10:08:07]

  [金思。亨瑞克森] 谢谢各位邀请我来到这里参加这个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之前是瑞典的副财长,所以我想先回顾一下瑞典的经济。 [10:08:56]

  [金思。亨瑞克森] 我会思考三个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是竞争力很强的,没有政府补贴,而且是非常自由的可以进行交易的。金融市场也是一样,瑞典的金融市场资本可以自由全面的流动,货币可兑换。我们也有灵活的劳动力市场。这些都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活跃的市场经济。 [10:11:42]

  [金思。亨瑞克森] 08年到10年我在美国工作,那时候我看到了华尔街的问题,也看到了华盛顿的问题。这就让我对金融市场产生了一些怀疑,什么是最危险的金融工具呢?有人可能会认为是那些衍生品,那么哪个是最安全的呢,比如债券,这些债券可能是和房产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以资产为支持的证券。最后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呢,我们发现最终问题出现在人们认为最稳定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首先一个开放的和透明的市场很多时候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意外。如果不知道哪些银行持有这些以资产为主的债券,最后导致人们的恐慌。所以重要的一点是给人们对产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10:14:06]

  [金思。亨瑞克森] 在过去的五年中,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以及上海的期货交易所和大连的商品交易所都有了很多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不断的变革,更多的是以投资者为驱动。我相信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就是要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来发展这个市场,允许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自由的交易市场能够充分的发展起来,我们是需要透明度,同时也需要有一个非常协调的监管机制。当然这需要有很多的步骤,而每一个步骤过程中我们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10:15:16]

  [金思。亨瑞克森] 我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对其他地区的市场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澳门等等,甚至是日本。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的是,标准的统一和协调是非常关键的,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国际投资者积极的参与,并且让中国的投资者参与全球的竞争。同时我认为对于中国能够成功我是非常有信心的。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谈金砖四国,金砖四国很好应对了金融的危机,中国的经济可以很好的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实现了迅速的起飞。中国进一步承担在全球金融体系当中的职责,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或是其他的国家邀请你们做到这一点,而是因为中国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符合你们自身本身的利益。我觉得这其中进一步改进清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谢谢。 [10:17:42]

  [李剑阁] 下面我们有请汇丰银行介绍一下在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过程中有什么新的对策。 [10:18:12]

  [黄碧娟]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很高兴能代表汇丰银行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观点。汇丰银行就是在中国成立的,1865年,香港和上海同年设立了银行。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其实也算是很快,虽然份额很少,但是外资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方面还是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我想金融开放就市场开放主要有几个方面。 [10:21:38]

  [黄碧娟] 第一就是说提供一个贸易的方便,就是对外贸易的方便。第二就是资金的双向流动的方便。第三是在企业发展上面,不管是外面的企业走进来还是本土的企业走出去,双方也是提供一个不管在资本市场或是本地市场还是融资方面都提供一些方便。 [10:22:13]

  [黄碧娟] 特别是双向流动方面,外资银行扮演比较大的角色。首先说一下贸易方面,我想这两天人民币国际化说了很多,但是我在这里补充一下关于人民币贸易结算的一些事情。从09年开始国家允许企业用人民币贸易结算以来,这个份额已经增长的很快。到了去年年底利用人民币结算贸易已经超过了5000多亿。汇丰在最近发布的调查当中,在未来的6月当中会有1/3的外向型的内地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我们也调查了一些在中东和东南亚的客户,他们也表达希望在未来6个月当中都用人民币做贸易结算,我们觉得他们这个需求在6个月当中会超过英镑,人民币会变成世界上三大贸易结算的货币之一。这是汇丰的看法。 [10:23:55]

  [黄碧娟] 在这当中我觉得外资银行可以担当桥梁。说到QFII和QDII的发展,国家这是很鼓励,比如去年也是允许国外三种金融机构可以投资在中国的债券市场,当中很多银行对这些投资机构提供托管服务。我想在这方面一定会有更多的发展。 [10:25:16]

  [黄碧娟] 另外资金流向方面也说到外汇和利率市场的一些避险和对冲的服务。在这方面国家也做了很大的鼓励,比如说去年就有金融风险凭证的开展。另外上个月也让银行可以开始做人民币和外汇期权交易,汇丰也很有幸参与当中。我觉得金融市场的开展在利率和外汇方面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10:27:22]

  [黄碧娟] 最后一点,说到企业进来或是企业走出去在金融上的一些服务,我觉得也是外资银行可以担当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企业走出去怎么把他们联系到海外的市场,替他们寻找投资的对象,或是他们在海外发展的时候怎么支持他们充裕的投资。中国的银行现在也是很积极的走出去,我们也希望外资银行可以在海外对他们做出一定的支持。最后一点可能是做一个补充,因为这几天都在讲国际板,汇丰银行可以在国际板开展的时候成为其中的一家进入A股市场上市的银行。所以我们也是热切企盼我们国家的市场进一步的开放,我们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在这里上市,谢谢。 [10:28:56]

  [李剑阁] 下面我们请田仁灿先生。 [10:30:00]

  [田仁灿] 谢谢。今天之所以能够参与这样一个非常高规格的讨论,我相信主要是主办方考虑到海富通基金是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我们是最早受益于基金的开放,成立了首批中外合资基金公司。 [10:30:43]

  [田仁灿] 第二,海富通基金应该算是国内基金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某种意义上,海富通基金是目前管理全球最大的投资中国A股市场的海外QFII基金。 [10:32:17]

  [田仁灿] QDII方面我们也是得益于监管部门的支持,最早获得QDII的资格,也是最早推出投资海外QDII产品的一个公司。今天我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市场的参与者、实践者谈一些体会。 [10:33:25]

  [田仁灿] 第一个体会就是,我们国内投资A股感觉市场的短线压力很大的,80%以上是散户,这几年我们不断的力推机构投资者,但是看到的结果是媒体所说的,机构投资者也散户化了。这里面是有道理的,第一散户肯定是短线的,第二我们机构投资者本身由于是体制所限,每年年底必须是正回报的。所以机构投资者散户化的倾向不能完全怪罪他们。 [10:36:53]

  [田仁灿] 如果我们只注重配置,我们会越来越趋于短线。在这个意义上我的体会是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引入真正意义上的长线机构投资者。只有这样我们的市场才可以趋于更加理性,注重上市公司本身的质量。现在的上市公司还有一个表象是它可以不分红,再赚钱也不分红,因为投资者本身和它的关系只是存在交易上的关系,并没有投资的关系。我是极力赞同金融市场的开放,要改善我们市场本身的素质,这种素质会导致我们市场扩容更加容易。现在我们资本市场为什么直接融资比重太低,间接融资比重太高,原因之一就是直接融资的载体扩容太困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无法沉淀到对上市公司本质的认识。 [10:39:49]

  [田仁灿]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金融市场的开放是远远滞后于实体经济。这种滞后表现为中国的GDP在全球GDP的比重已经越来越高,但是全球大的机构投资者对中国的配置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这对我们实体经济的全球化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10:41:19]

  [田仁灿] 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如果不走出去永远不可能在人才、产品、创新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我们在国内尝试着产品创新,但是你招来的人虽然有经验但是只是海外的经验,在国内做产品创新无从做起,这个方面很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整体的发展,我们迫切的希望从监管到市场配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开放,让我们自身在市场上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10:42:45]

  [田仁灿] 我想回应刚才金思。亨瑞克森先生说的一个观点,我一直在考虑双向开放,相信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一个是系统性风险,这种系统性风险可能需要我们非常关注,要加以规避,尤其是监管方面。但是微观方面的风险大可不必太多的关心。如果我们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就没有办法了解风险,更谈不上有前瞻性的考虑风险的规避。人都是在实践当中成长,像婴儿从走路、摔跤、然后起来跑步。从这个意义上我希望我们能在这方面进行很好的思考,整个行业哪些是系统性方面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不一定存在于表面波动性的表现。我非常认同的是,如果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比较,我认为股票市场是最安全的,它风险的释放是及时的,房地产我们就看不懂了。我并不是说房地产市场怎么样,因为我不了解。表象衡量并不一定确切,所以我们进一步参与市场的开放、尝试,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培养自己。我相信大多数的金融公司具备这种能力。 [10:44:38]

  [田仁灿]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是金融开放最后的成败在于人才。人才必须聚集在有战略眼光、好的体制,我们在国内市场锻炼自己,我个人的感觉我们必须从我们体制着手。如果我们金融体制不行,完全通过引入外部竞争推动内部体制改革是被动而不是主动,我希望在这方面我们更主动一些。谢谢。 [10:45:20]

  [李剑阁] 谢谢田仁灿先生的发言,下面请听众提问题。 [10:45:47]

  [提问嘉宾] 各位好,我想问一下证监会的童道驰主任,大家都说国际板的推出越来越近了,国际板推出以后,A股和B股是不是合并,如果不合并的话B股的未来在哪里,谢谢。 [10:46:33]

  [童道驰] 关于国际板的表态尚主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们在国际板的建设方面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法律、会计、等级结算等等方面做了很多技术上的工作,这些工作还有一些工作需要继续完善,完善的工作是没有尽头的,肯定是每走一步就推进一步,我们朝这个方向努力。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我们国家的战略,我们证监会按照国家的战略全力支持。至于A股和B股的问题前一段市场上也说的比较多,我对B股没有研究,我从国际板角度来看,我们国际板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这一点我想重申一下,它不是以外币计价的股票。所以我想这一点的区别,其他没有什么关系。谢谢。 [10:48:55]

  [提问嘉宾] 我想问一下保监会的陈助理,您刚刚提到说现在外资参股国内的保险业已经有新设的公司慢慢变成了参股公司发展,我想为了留住外资或是引进外资,咱们保险业会不会进一步开放? [10:49:35]

  [陈文辉] 我们对外开放的政策是绝对不会变的,而且是会力度越来越大,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东西。至于说到刚才参股的事情,不同的公司可能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公司通过合资的方式经营的很好很成功,但是有的可能还是参股更适合。至于说寿险合资的方式,起码现在还没有考虑其他的变化。谢谢。 [10:51:15]

  [提问嘉宾] 我想问有关证交所的问题。你们对于电子交易系统有什么看法,我们都知道电子交易会促进资本的流动,但是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比如说去年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崩盘,而且迅速波及到其他的市场,你们对此有什么评论?证交所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这种风险和崩盘的转移? [10:51:58]

  [陈文辉] 我们对外开放的政策是绝对不会变的,而且是会力度越来越大,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东西。至于说到刚才参股的事情,不同的公司可能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公司通过合资的方式经营的很好很成功,但是有的可能还是参股更适合。至于说寿险合资的方式,起码现在还没有考虑其他的变化。谢谢。 [10:51:15]

  [提问嘉宾] 问陈助理,最近听说保交所有很多的传闻,我们问一下保交所是什么样的机构,它会不会在上海建立?谢谢。 [10:54:18]

  [陈文辉] 因为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这个事情,昨天我们开会的时候跟上海有关方面在研究这个。这个因为在国际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它没有一个非常标准的模式,所以现在只能说正在进行研究。谢谢。 [10:54:53]

  [提问嘉宾] 我有一个问题同时给陈主任和童主任,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可以预见的在哪些重大的领域到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实质性的进展?比如国际板什么的,请两位主任回答一下。谢谢。 [10:55:28]

  [童道驰] “十二五”规划里面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明确的表述,比如说大力推进多种资本市场建设,提高融资比重,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等等。金融市场无法做一个很详细的规划,如果都规划了就没有人做期货了,因为期货是跟着你的规划来的。即使你做了也不能说,所以我想即使每一步开放,什么时候开放,开放哪些都不能在规划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时间表。但是我想在今后五年当中肯定在金融市场方面随着我们人民币资本自由兑换进程的加快我们会进一步的开放。前面我们说了很多的措施,比如国际板,我想应该说各种准备工作相对比较充分了,希望能够在下一个五年推出来,我是这么希望的。 [10:57:01]

  [陈文辉] “十二五”我想整个中国的保险业应该发展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昨天保监会的吴主席已经给了一个很好的描述,包括在整个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包括社会管理、风险管理方面应该说都能够起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是希望有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市场,有更多的先进管理经验、风险管控经验进入到中国的市场,为中国整个社会经济服务。所以从这点说我刚才也说了,我们这种对外开放肯定是还会进一步的加大。 [11:00:41]

  [陈文辉]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为了使中国的保险业得到更健康的发展,也为了支持国家整个走出去的战略,我们走出去也会有一个长足的进展。这里面有几个因素要考虑,比如我们的服务、我们的能力,我们在做本土化方面做什么事情。比如服务,因为金融实际上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保险业也是如此,我相信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走出去,保险业会跟着逐渐的走出去。我刚才谈到的出口信用保险这几年发展的比较快,对中国整个经济的走出去实际上起着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还会继续走出去。走出去还有一个能力的问题。很多年前有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尝试在走出去,但是有一些就不行,最后还是回来了。有的公诸于媒体,有的没有公开,这希望我们能力上有所提高。为了提高这个能力,逐渐的走出去。香港是一个比较好的市场,比如资金运用方面提高我们运用的水平,把风险分散,其实我们有不少的保险机构都在香港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这个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在香港当地资产管理的水平表现也是不错的。当然下一步还会进一步的再往外走,这是一个能力的问题。 [11:02:41]

[李剑阁] 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只好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讲演嘉宾,谢谢各位的参与。谢谢。 [11:04:11]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