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谈伟宪:国际金融人士对上海生活环境打分较低

2011年05月21日 17:46 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5月21日消息,在今日举行的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谈伟宪在与新浪财经对话时透露,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2010年调查显示,上海银行业界中高端国际性人才在各项指标当中,对上海社会生活环境的满意度是最低的,百分制调查只打出32分。

  谈伟宪举例说, 伦敦金融城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唯一的劣势就是其自然环境问题,很多高端人才为此将办公场所由香港迁到了新加坡,而当前上海的金融环境差别也非常的明显。他希望上海可以避免香港覆辙,“5月2日上海成为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让人惴惴不安”。

  就金融发展环境而言,谈伟宪认为,可以从小环境和大环境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上海的金融发展定位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则其金融发展环境的建设也应着眼于大环境这个概念。

  谈伟宪表示,所谓小环境可以理解为与金融发展直接相关的要素,比如金融行政审批、金融税收制度、金融监管政策等一系列微观、具体、并且对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直接产生影响的要素的总和。而所谓大环境是以金融发展直接和间接相关的一系列的情况、条件以及制度安排的总和。在大环境中包括了以金融发展相关的国家体制、法律制度、政策措施、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的因素。

  谈伟宪指出,就当前金融发展环境的讨论来看,小环境因为与金融发展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因而受到相对多的重视。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了金融法制环境建设,金融税收制度、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监管制度、专业服务体系、金融区规划、金融人才建设以及金融稳定工作机制等八项金融发展环境研究的重点工作,无疑这些内容都是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所需要着力营造的金融发展环境。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环境因素其大多数仍然属于小环境这么一个概念。而自然环境、城市服务等大环境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涉及。我们认为既然上海的金融发展定位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则其金融发展环境的建设也应着眼于大环境这么一个概念。虽然大环境的建设会面临诸如投入巨大、协调不容易、见效比较慢的问题,但是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际实践来看,一个国际一流的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一个一流的金融发展的大环境。在各种大环境要素当中,自然环境是一个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一直很少受到关注,而却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谈伟宪说。(曹磊 发自上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