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3日 15:05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投保意识不强使中企在利比亚遭遇财产保全难题
据新华社电 今年年初利比亚局势发生动荡,迫使中国央企实施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员撤离行动。虽然员工安全撤回来了,但滞留在境外的大量财产和资金如何保全,至今仍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这个事件给我们的教训就在于,企业在走出去时,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然后才是克敌制胜。”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副总经理周纪安20日在“2011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上表示。
遗憾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时的投保意识并不强,对这一工具的运用也不够熟练。有统计显示,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包的工程项目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但后来获得的保险赔付不足4亿元人民币。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进程明显加快,按照国资委的统计,截至2009年底,仅中央企业就投资设立境外单位近6000户,境外资产总额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这么大一笔资产的安全性隐患,在利比亚动荡中得到了充分的暴露。
按照中国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熊志国的分析,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市场化的风险,如资产价格波动,可以通过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加以对冲。二是非市场化的风险,如市场准入、法律法规和恐怖袭击等,这需要通过国际通行的办法———保险加以化解。
“动荡发生后,我们听到很多抱怨,说保险公司赔得不够多、不够及时。”周纪安说。但这很大程度上与企业不熟悉保险工具有关。比如,部分企业投了工程险,但战争是工程险的除外责任。其实大部分企业都没想到,除了商业保险外,还有政策性的保险可以承担战争导致的经济损失。
除了保险意识亟须跟上外,国内最大食品企业之一的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庄国蔚称,“走出去”的一大要诀是“胆大心细”。
金融危机爆发后,光明食品集团接连实施了六项大手笔的并购案,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其中,两项成功,两项失败,还有两项则是主动退出。比如,和英国联合饼干的交易,因后来发现英国的养老金问题很难解决,于是主动放弃。
今年4月底,五矿集团也宣布撤回对跨国铜矿公司———伊奎诺克斯矿业的收购提议,原因是全球最大金矿商巴里克发起了竞价。五矿资源总裁安德鲁·米歇尔莫尔表示,巴里克的出价超过公司认为最可观的价值,如果与其展开价格竞争,不会对股东有任何增值。
更加注重收购后的效益而不是收购本身,被业内人士视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风险管控上的一项进步。“从这个意义上看,没买成不一定是失败。”高盛高华证券首席执行官蔡金勇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