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6日 14:01 来源:三农直通车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水利工程与经济运行一样,会改变人们的预期行为,但接下来的生态后果却难以预计。
湖北东荆河南岸的“隔北灌区”,素来是江汉平原重要的农业灌区,属于该省唯一的“仙洪”新农村示范基地。
但在5月25日,记者眼下的这个鱼米之乡,却是一片荒枯之景象。经历数月干旱之后,昔日奔流的沟渠已干涸见底,现在当地能抽的水源,要么是前几日一场雨后的洼地积水,要么是新打下的机井。
这里祖祖辈辈都靠东荆河吃水。而目前大旱之下,东荆河来水流量仅2.66立方米/秒,几近断流。
由于无法从河里取水,当地政府遂调配大量人力物力,不得不跑到60多里远的长江沿岸取水,提水注入主干渠之后,再用提灌设备一级一级地分到各个乡镇和村落,最终完成浇灌。
当地水利干部告诉记者,仅从长江提水一项的成本,就高达每立方米1毛多钱。这对于农业灌溉来说,实在是太“奢侈”。
东荆河历史上极少断流。作为“千湖之省”的“洼地河道”,东荆河是汉江分注入长江的唯一支流。也就是说,这个灌区的所用水源实际上全部来自汉江。
但这两年以来,汉江上游来水一年比一年少。
记者了解到,汉江下游水量的减少及东荆河的干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上游水库蓄水、以及沿江地区层层截留用水的影响。
目前,在东荆河源头之上,一座特大型水库——汉江兴隆水利枢纽,正在试图再一次截断汉江之水。
这只是汉江干流水库规划的最下一个梯级。溯江而上,汉江新集、碾盘山和雅口枢纽也将开工建设;加上已建成的丹江枢纽、王甫洲枢纽以及在建的崔家营航电枢纽等,汉江中下游未来会形成9级梯级水库。在Google Earth上,这条长江最大的支流将变成一串“冰糖葫芦”。
而这些水库的真正作用,是为了减轻南水北调对汉江沿岸地区用水的影响。
根据中线调水初期规划,汉江上游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年北调水量将达90多亿立方米,而后期调水估计达130亿-140亿立方米,这将使汉江中下游水量、水位及水质均将面临大幅下降,仅在中游襄阳段,初期调水后的来水量即将减少26%以上。
而事实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尚未开始正式从汉江上游取水。此前,根据国务院2002年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线一期工程拟定于2010年通水;但现在最新确定的通水日期则推迟至2014年汛后。
为何南水北调还未开始正式调水,湖北汉江流域就没水了?
此前,在湖北方面多年争取之后,国家提出对调水地区实施补偿计划,但最终仅仅4亿多元的补偿难解地方之渴。眼见调水在即,沿岸各市均紧急出台拦水建坝的“自救”方案,汉江上一时大兴土木。
不仅如此,附近其他地区也加入了抢水大战,并采用区域调水的方式分食这条已经不堪重负的河流。
比如,襄樊准备从丹江口水库直接挖一条渠道至老河口和樊城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是为“引丹入樊”;而来自汉江源头陕西省的计划则是,为了缓解渭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陕西启动“引汉济渭”工程,每年将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亿立方米。
水利工程与经济运行一样,会改变人们的预期行为。在经济运行中,一种市场预期往往会改变人们的行为,最后的经济运行状态,往往与其说是自行运行的结果,不如说是这种结果的预期加速了这一时刻的到来。正如通胀预期往往酿成真实通胀一样,是为“预期的自我实现”。
一项影响面巨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如此。
放大到整个长江流域来看,为何湘江筑坝、鄱阳湖筑坝之争如此激烈?地方不顾一切地上马水利枢纽,发电只是一个次要考虑,关键问题是:三峡要蓄水的时候,沿岸地区用水怎么办?
正如记者曾听江西省水利厅官员私下里抱怨——不修坝吧,鄱阳湖每年肯定会干涸一次,江西人没水浇田;修了吧,长江下游地区和生态学家们又有意见,难办啊!
看来,即使冠以国家或世纪名义的大工程,哪怕放到举国动员的一盘棋之下,也无法平息攸关方对于缺水预期的惶恐。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