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内6月资金面较宽裕 美元流动性未来或现收缩

2011年05月30日 07:39 来源:证券时报

  未来“钱景”不确定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年内第五次提准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已告一段落。最能反映短期流动性状况的隔夜回购利率,5月18日起的最大涨幅一度达到290个基点。而在上周四、五两日,则连续回落超过200个基点,并回到2.85%的较正常区间。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对国内经济“硬着陆”风险及紧缩政策难以迅速转向的忧虑外,陡然收紧的资金面是触发深沪股市近期持续大幅调整的导火索之一。对此,业内分析认为,6月份可能是未来半年内唯一一个资金面有望偏于宽松的月份。

  从央行统计数据来看,6月份央票与正回购到期量合计6010亿元,截至目前仅次于4月和3月,同时也高于暂不考虑滚动因素的下半年到期量总和。

  此外,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与高通胀“倒逼”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政策博弈中,近期市场的预期也开始偏重于前者,但不确定性依旧较大。

  在即将进入6月之际,有必要梳理一下未来资金面的影响因素。首先,前两周公开市场3年期央票意外停发,3个月、1年期央票重返历史地量,货币政策在资金面趋紧导致利率倒挂重现背景下出现的放宽迹象,或许只是短期和临时性的。

  据记者了解,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四家国有大行仍有千亿元规模的财政存款需要上缴,如果市场对未来紧缩预期仍较强,大行乃至整个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宽裕,尚需时间。

  其次,从6月开始银监会将对商业银行正式实施“日均”存贷比考核,这对资金面仍将形成一定制约,具体将体现为“月初宽月末紧”态势的日渐式微,对整体流动性的改善较为有限。

  另外,美元流动性未来可能出现收缩,也将成为影响我国流动性总量的因素之一。6月下旬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决定其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如何退出以及是否加息。再考虑到美国日前宣称10年反恐暂告段落,也将减少其未来的海外军事支出等现金流需求。此外,美国迫在眉睫的财政赤字问题的解决,从逻辑上看也需要借助美元反弹等手段,提高其对于市场投资者的吸引力,进而可能导致流入我国热钱数量的减少。从这一点看,国内市场流动性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