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社科院预计2015年中国将成全球最奢侈市场

2011年06月01日 16:00 来源:法制晚报

  2010年中国奢侈品销售达684亿元 年轻男企业家是消费主力 社科院预计2015年——

  中国将成全球最“奢侈”市场

  7万多元的一款爱马仕铂金包,订了一年还买不到;国外的奢侈品店都标注中文标识以方便中国人购物 ……2010年, 中国奢侈品销售强劲增长23%至684亿元,速度可谓惊人。涨幅已经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据预计,到2015年,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今天上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英文版《商业蓝皮书》中指出上述信息。专家指出,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持续提升,奢侈品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可期,但中国奢侈品市场仍面临挑战,存在着盲目迷信国外品牌的现象。

  惊人的消费现象

  “不差钱儿”  

  不打折照样买得欢

  《商业蓝皮书》指出,2010年, 中国奢侈品销售强劲增长23%至684亿元。这一涨幅已经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足以见得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实力。

  此前本报曾报道,在朝阳区新光天地香奈儿店里,售货员在帮顾客把一款价格上万元的皮包放入包装袋中。一脸微笑的导购抑制不住喜悦之情:“虽然没有打折,但是来买的人却越来越多。”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一场展出了宾利欧陆跑车、奔驰中欧房车、伯爵手表及摩托艇、别墅整体泳池等高端消费品的博览会在东北的长春市开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选购。

  在博览会上,中欧汽车销售公司带来三款奔驰房车,售价在135万到150万元人民币之间。中欧汽车销售公司销售顾问介绍说,目前中欧汽车公司接到的奔驰房车订单已经排到今年8月份。也就是说,现在购买,提车也要等到3个月以后,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还有今年的上海车展,2011上海车展和纽约车展的举办时间出现了重叠,从车企CEO们的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上海车展和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在2010年突破了1800万辆,该数据比全球销量排名第二的美国市场多出了近50%。此次车展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名车企业的“大佬”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大部分CEO都去了上海车展。

  惊人的增长速度

  2015年  中国将成全球最大奢侈品市场

  蓝皮书援引 “2010胡润中国富豪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数据,与高品质生活方式相关的房产、汽车、手表、珠宝等8大类商品,在2010年的平均价格涨幅为11.3%。强劲的市场需求推动中国奢侈品价格涨幅持续扩大。

  一组组惊人的数字使得不少奢侈品品牌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了。

  目前世界知名的大部分奢侈品品牌已经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已经替代美国成为万宝龙(Montblanc)最大的销售市场。而路易·威登和爱马仕在2010年分别有25%和38%的销售收入来自亚洲(除日本外),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正不断提升。

  Gucci集团行政总裁罗伯特(RobertPolet)曾说,“去年仅中国内地富豪,就买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奢侈品。”

  据蓝皮书预测,未来数年,中国奢侈品销售增长的强劲势头将持续, 2015年前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惊人的购买特点

  国人愿意“浑身上下都是名牌”

  演员宋丹丹曾在小品中说,“你看我,浑身上下都名牌。”这句话其实道出了中国人热衷于名牌的心理。

  蓝皮书特别指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非常关注品牌知名度。根据《2010中国奢华品报告》,传统奢侈品品牌在中国依然强势。2010年中国消费者考虑购买的奢侈品品牌中,最受青睐的时尚类奢侈品品牌前三名依次为:路易·威登、香奈儿和古奇。

  蓝皮书还指出,中国人以青睐海外的名牌为主。中国本土奢侈品品牌屈指可数,只有少数品牌如茅台、东北虎、创世等。

  此外,中国游客还热衷于在境外购买奢侈品,这主要是为了省一个差价。如今,中国游客在国外“狂扫”奢侈品是出了名的,国外的商家越来越重视中国游客了。

  如英国高端百货公司促使英国政府对中国游客放宽签证的政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中国游客的到来可以促进一蹶不振的英国零售业的发展。

  惊人的购买人群

  买得起的  多是年轻男企业家

  年轻的男性居多,并且关注品牌的知名度等,这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特点。蓝皮书指出,中国的富裕消费群普遍较国外的富裕消费群年轻。

  记者注意到,这一现象正与我国富豪年轻化相吻合。正如《2010年胡润财富报告》所指出的,中国拥有1亿元资产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龄和拥有千万元资产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龄分别为43岁和39岁,比国外富豪平均年轻15岁。

  而消费者多为男性也不难解释,人们都能注意到一种现象,男企业家居多,女企业家偏少。

  根据福布斯和中国建设银行的报告,2010年,中国高净值人士私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人士中,男性占76.9%,女性占23.1%

  不过,蓝皮书也指出,随着女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正不断提高,其庞大的消费潜力不容忽视。

  专家分析

  腰包鼓了  更注重生活质量

  专家分析说,近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收入增加,使奢侈品消费力度也不断提高。

  “中国的富裕人口正不断增加。”专家称。专家提到一组数据足以证明富裕人口增加的趋势: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87.5万名千万元富豪和5.5万名拥有超过1亿元资产的富豪。其中北京拥有最多的富裕人士,千万元富翁达15.1万人。单北京、广东和上海三个省市,就拥有全中国近一半的千万元富翁。

  就在近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孙建勇出席某论坛时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汇率的变化,突然让我们感觉到中国人有钱了。”专家指出,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空间非常巨大,随着中高端消费人群增加,预计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动力将维持,更多的品牌将重点挖掘中国市场。

  盲目心理 一身名牌为炫富

  专家同时表示,目前的奢侈品消费者中更多的是“用名牌来炫耀”,奢侈品被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而西方消费者已转向更为注重品牌商品的品质和内在价值。

  比如一些中国消费者根本不了解外国名牌的品牌理念、市场定位,也不了解自身气质是不是与品牌品质定义相符合,盲目追求名牌,将奢侈品消费变成了一种炫耀,变成一味地追求国外一些名牌,形成炫富心态。

  专家称,财富的集中让奢侈品消费成为可能,而先富阶层的炫富心态又使得奢侈品消费日益扩大,这不仅折射出贫富差距的扩大,更是畸形消费的表现。

  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销售增长,是中国奢侈品文化认识增长的3—5倍,许多奢侈品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原产地、原产国属于哪里都不知道。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2010中国奢侈行为心理趋向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它是奢侈品就行,最大的卖点就是“必须是圈子里公认的奢侈品”。

  消费提醒

  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是圆的

  外国的牌子不一定是名的

  专家指出,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持续提升,奢侈品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可期,但中国奢侈品市场仍面临挑战。

  由于奢侈品在国内外的价格差明显,中国消费者在境外购买的奢侈品多于在境内购买的,导致购买力转移。

  如何鼓励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奢侈品,政府亦能在流转税和收益税上增加税源值得思考。

  假冒伪劣产品也是困扰奢侈品品牌的问题。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监管措施打击仿冒商品,令奢侈品市场更健康地发展。

  另外,就是国人盲目地认为国外的品牌就是名牌这一现象。近日,人民日报发文批评了这种洋装崇拜现象:“别让外国品牌骗了你的钱”。

  报道称,  时下的中国,“名牌”仿佛成了“外国品牌”的代名词。服装销售市场更是如此——内地的大型商场和专卖店里,民族品牌服装的倩影难得一见。“洋装崇拜”似乎已成一些人难以戒除的“毒瘾”。

  人民日报批评这些国外品牌的原因是,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品牌ZARA、英国品牌万宝路、美国品牌暇步士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虚标含量、甲醛含量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等严重问题。

  本版文/记者 王永生

  本版专家支持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服务经济与餐饮产业中心主任  荆林波;利丰研究中心研究员潘笋、林景华

  ●世界奢侈品销售概况

  世界奢侈品市场自2005年进入快速扩张期,在2007年达到销售顶峰,当年全球奢侈品销售总收入约为1700亿欧元。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从2008年开始,奢侈品销售开始出现了下降趋势。

  2009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额总收入为1530亿欧元,比上年下滑了8%。2010年,销售额又有所上涨,达1680亿欧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