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要想被理解 央行透明先

2011年06月03日 23:32 来源:华夏时报

  贺江兵

   “到现在中央银行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对冲多余的流动性还备受谴责。” 6月1日,在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中国金融学科发展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她希望人民大学多培养金融家,减少对央行货币政策的误解。

   通过培养学生来减少对央行货币政策的误解,能减少多少呢?这恐怕要取决于人大一年能培养几个金融学生。这远远解决不了央行被误解的问题。

   央行如果真的不想被误解,最根本的方法是:尊重经济、金融发展的现实,货币政策有前瞻性,政策制定尽量公开、透明。不要搞脑筋急转弯,货币政策符合市场预期,而不是相反。发布出人意料的信息之后,起码要给个解释。

  谁该对本轮通胀负责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部门或领导站出来表示对本轮通胀负责。金融危机爆发后,起初我们对此认识不充分,紧缩的货币政策依然继续,在东南部地区发生中小企业关门歇业后,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央行没解释。

   2009年和2010年两年,银行信贷控制权,从央行旁落到银监会,这两年,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接近18万亿,基本是正常年景6年的总和。

   这个责任在银监会吗?似乎也不够充分:2008年年底政府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要配套;银行要配合,加之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各行业都缺资金。另外,银监会不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银监会即便想控制商业银行放贷冲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银监会惟一拿得出手的招数就是提高资本充足率,让银行减少放贷,减少分母。但是,商业银行更聪明:他们增加分子——再融资和发次级债就提高了资本充足率。银监会名义上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处罚商业银行甚至可以取消银行高管任职资格,但是,这些能决定大中型银行职务变化的既不是银监会,也不是董事会,而是各个高级而神秘的部门或个人。

   那能怪商业银行吗?占银行绝对份额的国有五大行、较大的股份制银行都已上市,他们要对股东负责,盈利是最重要的,而吃息差是中国银行业传统也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们一方面再融资;一方面拼命放贷。

   那到底谁该为通胀负责?又是人人有关系,个个没责任。

  旱时抽水洪开闸怎让人理解

   前银监会副主席、现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把金融比作水,称“金融如水”。那央行毫无疑问是管理水龙头者。当市场缺钱的时候放水,市场钱多的时候抽水。而我们的央行却是反着来。

   2009年、2010年,流动性泛滥,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息。

   目前,各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缺乏信贷资金支持,央行不停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月月创新高,直接冻结了商业银行可用资金。

   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付通胀,有效,也是有害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加息。

   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6月3日的报告中称,“我们预测(5月)CPI同比增长率将升至5.6%。”

   存款准备金率屡次创新高,CPI也不停上攀。这是为什么呢?

   负利率情形之下,老百姓只好从银行把钱取出,用于投资和消费,这会更加激化物价上涨,引发通胀。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4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同时各家银行4月份的居民储蓄存款锐减,其中住户存款(较居民户范围更宽,统计上包含了个体经营户存款)的净减少额就达到了4678亿元之多。

   货币当局违反货币政策常识,让人如何“理解”?

  “存款准备金率无上限”是笑话

   今年以来,央行官员或具有央行背景的官员最爱说的一句时髦语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没有绝对的上限。

   存款准备金率绝对有上限,第一个上限是25%,多一点你试试;第二个绝对上限是100%,要真到这个份全国只剩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换言之,商业银行有权将贷款放到占存款的75%,如果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超过25%,央行就剥夺了商业银行依法享有的权利,是不是违法有待司法解释。

   面对畸形超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没对策了吗?错了。银行可以鼓励储户用存款购买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委托贷款,鉴于长期负利率,为追求较高的收益,储户也乐于这么做,存款减少了,银行上缴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就减少了。

   让人理解,就得按规律办事,否则只是幻想。

   长期的负利率让通胀飞。

   加息,才是正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