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8日 07:59 来源:东方早报
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制定的上海金融领域“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已进入征求意见的关键阶段。
拟多举措吸引金融人才,“十二五”期间新增金融从业人员12万
早报记者 张飒
配合未来五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早报记者昨日获悉,由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制定的上海金融领域“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已进入征求意见的关键阶段,并将于近日发布。根据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统称规划),未来五年,上海金融从业人员将新增12万人至35万人,增幅50%,占城市就业人口比例由目前的不到2%提升到3.5%。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征求意见稿还透露出上海在吸引金融人才方面不少值得关注的新“政策清单”。譬如,上海计划金融人才实施“点对点”服务,为其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专门服务。此外,上海还计划探索在金融企业中也实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机制。
人均金融业增加值
计划五年增三成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上海金融领域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被定为:逐步形成符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求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流动自由”的金融人力资源体系,逐步形成国际化人才集聚度高、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融合度高、人才开放程度高、人才使用效能高的国际金融人才高地。
所谓人才使用效能,指的是金融从业人员人均金融业增加值。上海统计局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31.73亿元,而截至2010年末上海金融从业人员已达23万人,简单计算,2010年人才使用效能为83.98万元/人。而“十二五”预期达到的目标是110万元/人,这意味着上海金融业人才使用效能要在未来五年增长30.98%。据此计算,2015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预期为3850亿元。
据悉,“十二五”期间,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目标被细化为人才总量、人才能力素质、人才结构、人才使用效能、人才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上海金融业人才要在未来五年保证人才总量的显著增长,其中计划新引进100位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在高层次人才领域,着力扩大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金融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金融技能人才以及复合型年轻化的党政领导人才。此外,重点集聚一批高端金融人才以满足上海人民币市场建设、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新型金融行业发展的需求。
为金融人才
提供“点对点”服务
落实到操作层面,上海将建立引进海外金融人才长效机制,鼓励企业用好用活海外引进的金融人才,完善海外引进金融人才服务措施等。与此同时,上海还将有计划地选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金融人才赴纽约、伦敦、香港等地深造,以及赴国外知名金融机构任职。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引进金融人才,上述规划计划实施“点对点”服务,重点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父母养老等方面提供专门服务。而据早报记者了解的信息,上海正在仿效组织部对局级干部的医疗卡模式,研究落实为高层次金融人才提供类似服务,优先保证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优质医疗资源。
在金融人才管理方面,征求意见稿则提出“鼓励企业探索实行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机制”。
公开资料显示,在上海家化(600315)、光明乳业(600597)试行股权激励机制后,上海汽车(600104)亦透露将在年内推出激励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金融办已着手研究上海金融国资国企的股权、期权激励机制模式,但推出时机似乎不会如外界期待的那么快。
在金融机构看来,以何种方式操作是拟定股权激励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上市以前,我们就想做股权激励方案,主管部门没有批,现在如果可以股权激励,没有股份来源怎么做?是动用原始股还是新增股份来做?”一金融机构内部人士分析称,股权激励机制在有职工持股会的金融机构内部更易推行。
上海吸引力仍待提升
其实,上海已经对中外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人才具备足够吸引力。
刚刚取得法人资格的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昨日宣布将于下半年在上海开设中国境内首家分行,深圳发展银行近期将总行资金交易中心迁至上海,并新设小微贷款事业部,该行银行卡中心迁至上海亦在谋划之中。
美国一家大型银行刚刚面向该行全球28万员工中5万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是该行1/3外籍员工首选希望工作的城市。
不过,上海在一些细节上仍让各方期待。
数家已在上海设立总行级管理机构的银行向早报记者透露,居住成本高可谓是银行引进驻沪管理人才最头疼的问题。今年5月,上海发布的金融景气指数显示,金融从业人员普遍对上海的生活成本评分偏低,生活成本及软环境可能已经成为制约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的瓶颈因素。
一位在沪中央金融机构内部人士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专赴香港招聘应届硕士毕业生时竟未招得一人,“一些原本答应入职的人最终没有来”。
此次征求意见稿已提出,推进金融人才公寓建设、缓解部分人才阶段性住房困难。在多方关注的金融人才税收优惠问题上,征求意见稿提出,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既符合我国实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税收制度,争取在个人所得税减免或财政奖励方面取得突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