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可口可乐涨价疑似祸起高盛 铝价上涨要消费者买单

2011年06月29日 06:5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先指控高盛囤积操纵全球铝价,随后调高产品价格———   先指控高盛囤积操纵全球铝价,随后调高产品价格———

  一只可乐罐引发的指控正在升级成“涨价”风波,无论可口可乐对高盛囤积操纵全球铝价的公开“讨伐”能否成功,消费者最终将为其买单。

  继可口可乐指控高盛涉嫌在公开市场靠囤积操纵全球铝价之后,日前,可口可乐传来涨价消息,计划从下月31日起将饮料售价上调3%至4%。不过,可口可乐中国方面表示,此次涨价不涉及中国市场。

  ■一只可乐罐引发的指控

  铝材的涨价是可口可乐涨价最大的理由,并认为高盛是此轮铝价上涨的最大“黑手”。

  有媒体报道,在本月早些时候,可口可乐向全球最大的金属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告状”,指控投行高盛涉嫌在公开市场靠囤积操纵全球铝价。

  可口可乐指出高盛在操控的主要理由为伦敦金属交易所铝库存已过剩,而今年铝价则一路上涨了13%。

  据悉,全球最大的几家铝材仓库都由私人投资公司控制,例如在可口可乐铝材采购最多的底特律,高盛通过一家名为MetroInternationalTradeServices的全资私人公司掌控铝材库存,其库存量占到交易所的25%。

  此外,可口可乐认为,高盛通过制造减少仓库铝材出货的假象,制造库存并人为哄抬价格。具体说来,高盛故意让这家铝材公司每日出货量仅达到伦敦金属交易所规定的下限,即1500公吨,两周的入库量要长达六周才出仓。

  不过,对此可口可乐中国方面并未给予证实。

  ■铝价上涨也要消费者买单

  一边是可口可乐对高盛的“公开讨伐”,一边则是可口可乐迫不及待地以原材料涨价为由宣布调高产品价格。

  据美国媒体报道,可口可乐计划在7月31日调高旗下饮料售价约3%至4%。

  此次涨价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缓解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压力。具体的涨价幅度将因产品规格以及饮料品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次涨价之后,可口可乐产品价格将较上年同期上涨5%至6%。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方面向媒体强调,“此次调价主要针对美国市场”。

  但有不少消费者在微博(http://weibo.com)上表示,可口可乐的零售价早已上调。

  一名南京的网友表示,便利店的可口可乐已经涨价了,幅度是10%。一名武汉的网友则称,瓶装可口可乐已经从原本2.2元涨到2.8元。

  其实,早在上月初,两大可乐巨头已不约而同地在国内市场推出了500毫升装产品,而其零售价格却与600毫升装产品保持一致。对于两巨头“减量不减价”的行为,外界和消费者普遍质疑为“变相涨价”。

  ■可口可乐指控高盛

  谁是受害者?

  有评论人士指出,尽管可口可乐中国已经对媒体称“此次调价消息来自于美国,所针对的并非中国市场,调价将不涉及中国”,但不能忽视的是“可口可乐拥有太古、中粮等瓶装厂合资伙伴”,去年瓶装厂合资伙伴一直在叫喊着成本上升,在此次可口可乐与高盛的战争中,同盟者们巴不得借此机会大打铝罐成本牌,太古和中粮等瓶装厂的价格传导最终还是由我国消费者承担。

  不过,今年饮料行业遭遇塑化剂风波,对行业的整体销量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涨价一定不会逆风而上,而是会采取近年来饮料行业一贯的伎俩——变相涨价,缩小包装以达到涨价的目的。

  仅在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初,“两乐”在中国的罐装可乐容量已经从355毫升减少到330毫升,今年它们也分别证实将推出500毫升的可乐,而之前为600毫升。“价格不变,享受不变”,跨国饮料的巨头们在广告词上的诱惑中又加上了与高盛的战争色彩,瘦身的饮料,价格不变就意味着消费者承受了涨价的结果,可口可乐永远是赢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