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肖群忠:诚信的缺失全是钱惹的祸

2011年07月12日 11:15 来源:CCTV2《今日观察》

  CCTV2《今日观察》:诚信是金 生命无价 无信不立

  毒牛奶、毒品香肠、假药、假酒……甚至在我们的心目中,本该一尘不染的社会公益机构也被频频被爆出弄虚作假的丑闻,让公众失去了对他们的好感和信任。那么,究竟是什么在腐蚀着社会诚信的堤坝?怎样才能重建诚信精神?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肖群忠、张鸿共同评论。

  无信无义事件屡屡发生,究竟是社会哪些环节出了问题?诚信缺失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北京的张女士前不久在北京创益佳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袋黑豆,让她感到奇怪的是这种黑豆是椭圆形的,而以前买的是圆形的,而且榨出来的豆酱也完全不一样。

  张女士:家乐福那豆子打出(豆酱)来吧,味很冲,我觉得是够难喝的了。

  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的多家家乐福门店,在家乐福方庄店、健翔桥店、大钟寺店和家乐福北京通州店,在这些超市的杂粮区,都见到了张女士购买的这种标称为成都闽馨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袋装黑豆,价格都是每公斤25.6元。记者带着在多家门店购买的这种袋装黑豆,找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豆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须珍,程教授一眼就认出这种标称为成都闽馨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黑豆并非黑豆,而是黑芸豆。

  程须珍(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豆类生产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这个从外观形状上一看就是芸豆,它就不是黑大豆,但是它标的是黑豆,但是这个是黑芸豆不是黑大豆。

  黑芸豆经过简单包装,竟摇身一变成了黑豆,堂而皇之的摆到了家乐福多家门店的货架上,而且身价也一下子翻了四倍之多,那么这些假冒黑豆又是如何进入家乐福的呢,记者一路追踪几经周折找到了这家企业的负责人陈经理,他告诉记者,用黑芸豆冒充黑豆在这个行业里已经是秘密。

  陈能铖(成都闽顺川商贸有限公司):因为这两年的豆子可能没有原来的黑豆那么大,那个大黑豆,现在价格很高,所以现在很多人用这种黑豆来顶替。

  记者:你们总共走了多少超市?

  陈能铖:有三四十家。

  记者:三四十家,都是家乐福吗?

  陈能铖:不一定,有其它超市。

  按照这位陈老板的说法,用黑芸豆冒充黑豆不只一家超市,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随即在家乐福之外的其它超市进行了调查,果然发现在北京知春路附近的沃尔玛购物广场和世纪华联双井超市等多家超市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形,在利益的驱使下黑芸豆摇身一变成黑豆,一颗小豆子折射出诚信缺失的大问题,不由得让人忧心。

  肖群忠:工业生产和商品生产的信用基础不能动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假黑豆案例是说了一个以劣充优的食品安全的诚信问题,但是现在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是有色馒头、塑化剂,这些食品安全的诚信问题严重危害了民众的生命和健康,所以使诚信问题再一次受到了社会普遍的关注。假黑豆其实就是简单的造假,但是我们关注的是造毒,谋财不要紧,你别害命。但是从经济道德和商业道德的角度来看,这以不正当的、以劣充优的手段谋财也是不好的,它消减了这个社会的经济道德经济伦理。

  什么是真的?现在成为老百姓的日常之问,这个问题说明,全社会的诚信问题,它可能包括了经济诚信、政治诚信、文化诚信,与社会诚信的问题,但是食品安全的诚信涉及到老百姓的最大民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会动摇工业生产和商品生产的信用基础,因为都回到农耕社会自己种了,社会的发展和效率就没有了。

  张鸿:一方面不值得信任的企业和生产者越来越多  一方面消费者的宽容度也越来越大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有一个亲身经历,就是我去吃小火锅,旁边的一对小年轻夫妻在点菜,男的说来个百叶,女的说是双氧水泡的;男的就说来个血豆腐,女的说是用的是甲醛染色色素;男的又说那就来点豆芽,女的就说有毒;最后男的说来点粉丝,女的就说有增白剂和剧毒乙烯。但是大多数人可能还是属于记性不太好的,过一段时间还是会吃这些东西,所以我们会很宽容。

  如果每一样都记住了,生活就没那么多乐趣了,因为基本上吃的都应该放弃了,所以大家其实是陷入了这样一个恐慌。其实这个火锅企业不是一个小企业,而是个上市公司,所以我们在哪儿吃,现在都不放心,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遍地都是了,在大超市也可能面临这样的问题。比如染色馒头,上海很多大型超市里都有。一方面不值得信任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的宽容度也越来越大。

  今年两会的时候,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李克强副总理谈到食品安全,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温总理跟他说,我去河南考察的时候,到了农村,一个大妈捧出一大把花生,很热情说,总理,你看这花生,这是我们自己家种的,您放心吃吧。所以现在大家不相信那些工业机构,不相信那些生产者,不相信那些销售者,食品最好的评价是,这是我自家种的,我给你吃。我现在自己吃的夏天的蔬菜,基本上就是自己在农村租了一小片地,自己种,自己吃。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不仅在不断刺激着人们紧张的神经,也在考验着人们对市场诚信的信心。

  今年3月份,《消费主张》记者在上海宝山区南大路一家食品生产企业调查时发现,工人们用过期或者临近过期的馒头回炉加工重新批发给多家超市,而且在制作玉米馒头时,违规添加着色剂,面对每月一次的抽查企业办公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只是将馒头拿到办公室交给相关部门,不会让他们进车间,而对于这样生产出来的馒头,工人们自己都不屑一顾,甚至避而远之。

  工人(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

  记者:你自己做的东西你不吃?

  工人:我自己做的东西我知道,能吃不能吃。

  而在河南一些生猪产区养殖户,利用明令禁止的瘦肉精喂出健美猪,而且这些服用禁药的健美猪竟然也流入作为行业龙头的大企业,虽然一系列事件经过媒体暴光后相关部门进行了查处,企业也进行了整改,然而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却是人们对市场诚信的沉重担心。

  肖群忠:诚信的缺失全是钱惹的祸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诚信是一个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现在诚信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全是钱惹的祸,它体现了我们社会义和利的严重对立。我们过去老是讲为人民服务,可是现在变成为人民币服务了,它生产这个东西全是为了赚钱,但是当他赚钱的目的和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发生冲突,他就为了赚钱,而不惜坑人、害人,这里面最主要的成因就是利益驱动和诱惑了。

  现在失信对于社会经济生活,甚至是文化生活的消极影响,食品安全所反映出来的诚信问题,实际上对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的一种损害。虽然在中国文化里,以前有人权概念,但是我们儒家文化也讲天地之行人为贵,人的生命是民以食为天,吃饭的问题是最大的人权问题和民生问题。现在如果说这个人吃的不是真的,甚至是有毒的,这将会颠覆整个社会的基础,这是很可怕的。

  张鸿:诚信的缺失所耗费的成本很难拿货币折算

  (《今日观察》评论员)

  幸福指数的降低,在于个人成本的提高,整个市场交易环节的成本也都提高了。我吃火锅时,火锅企业的收银员在结账的时候,拿着小盘子跟一对夫妻说,你把钱放在盘子上,我把你交的这一百块钱的尾号0436记给你,过一会儿找钱的时候,如果是假币就还给你。等于这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在为诚信付出代价,就是我不相信你,你也不相信我。如果大家都成农耕社会,那么社会分工没了,整个社会的效率就降低了。

  商务部有一个统计,每年因为信用缺失导致的损失可以折算成6000亿,这其中因为产品质量、伪劣产品等造成的损失是2000亿。著名的企业家李开复举了一个例子,前些年,美国的一些好学校,包括一些著名导师都特别愿意从中国招博士生,因为中国学生考试能力强,到哪儿全都是考试第一。但后来,他们就拒绝接收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因为他给了博士生读书的奖学金来美国做学术研究,但很多中国的博士生到美国之后,发现很好的工作机会之后,就跳槽去工作了。这就是前边有一些不守诚信的人做了不守诚信的事,给后面真正想做学术的人增加了门槛,这个成本很难拿货币折算出来。

  诚信问题已成社会毒瘤,铲除毒瘤为何要从自我做起?怎样才能重建中国社会诚信的堤坝?

  肖群忠:在正确价值信念的基础上  要加强自己的道德自律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诚信在传统社会,主要是依赖于人的自律,是一种道德。在现在的社会,它不仅仅是道德,而且是一个制度体系,所以加强社会的诚信建设,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核心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软制度;一个是硬制度,也就是道德和法律管理这几个层面。这两层意思可化为四句话:第一,全社会应建立一些基本的价值信仰,我们不能失去我们基本的价值,特别是经济主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首先天地知行人为贵,生命是最大的价值,赚钱不能谋财,不能害命。作为商业经营主体,你是个经营者,甚至是商品生产者,但你首先是人,是我们经济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有素质、品位的人,你不能违反人的基本价值,如果你赚钱是以害别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话,那社会就没有道德基础了,在正确价值信念的基础上,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自律。

  张鸿:用诚信来自律 还可以用法律来约束

  (《今日观察》评论员)

  自律,我们除了寄希望于个体,能够用诚信来自律,其实它也有软约束。比如韩国有的企业家,因为毒饺子事件,自己跳楼自杀以谢国民,其实他除了对不起消费者,他还对不起行业同盟,这样你不仅侵犯了朋友的权益,而且你这辈子都不能再做这个生意了,并且要退出整个食品行业,这样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是生不如死。所以我们必须得有真正的行业协会,在每一个食品安全暴露出来以后,这个行业短时间内被毁掉,但是如果有一个强大的、真正自己选出来的行业协会的话,大家就会自律,那么就是良币生存,劣币淘汰。如果淘汰不掉,那就得靠法律。在美国,如果企业不守信用,例如一个大型的国际化连锁超市,它欠了三家供货商的货款,每家欠超过5000美元以上,时间超过三个月,任何一家的供货商都可以直接到证交所去宣布这家企业破产倒闭,而且是合法倒闭。所以我们必须得有这样一个环境,就是你做了恶,一定要有恶报。

  黄卫平:仅仅靠企业的自律 食品安全问题将永远得不到根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只是谈企业的自律,根本做不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加大惩治的力度,而且是以出局作为最终结果,才能稍稍缓和这样的情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广东,你有两地牌子的车,可以在香港、深圳开,在深圳开,你会横冲直撞,在香港开,你就会老老实实的,并不是这个人过了罗湖,素质就提高一百倍,而是他遇到要严格执行的法律。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第一,从全世界来看,我们的标准已经很低了,这样也得不到相应的贯彻,这才是中国没有办法治理住食品安全的最重要原因。如果没有一个很严格的执法环境,一旦触碰这个法律,就出局,仅仅是靠企业的自律,恐怕这件事情永远得不到根治。

  郑风田:相对应的培训跟上之后 会大大减少企业犯错的比率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我国的农民,或者中小食品企业,基本上没有任何上岗之前的培训,这也是现在大批企业的食品安全有很大问题的主要原因,因为中小企业的脑子中没有多少概念,它只想赚钱,如果国家强制性,比如让这些企业必须加强各种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各种道德教育,以及加强如果犯错了怎么来惩罚,包括举报等等,这些相对应的培训跟上之后,那么可能会大大减少企业犯错的比率。

  张鸿: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要在诚信上率先垂范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确实监管还没有那么完善,法律的惩罚也没有那么严厉,所以在这时,我们急切的呼吁,让行业内部有一些爱惜羽毛的企业家站出来,并要让他们得到好处,就是让诚信的企业家能得到好处;其次,应该有一些机构或者部门勇于成为示范者,尤其是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要在诚信上率先垂范。比如红十字会的问题,根本上就是一个诚信问题。

  肖群忠:解决诚信 还是要加强监管以及加大惩罚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道德这样一个软规范是一个长效机制,我认为现在解决诚信,就是最短时间内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还是要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监管以及加大惩罚力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CCTV2《今日观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