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人均收入增长比上海慢 居民支出差距连续扩大

2011年07月19日 08:22 来源:京华时报

上海市相关统计数据项目不全 上海市相关统计数据项目不全

  本报讯 昨天,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报告指出京沪两地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北京人均收入增长慢于上海。据悉,该发布会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报告从北京、上海两地居民消费在宏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居民收入状况、消费状况、物质生活状况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比较发现,虽然北京和上海在经济方面都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是在居民消费方面却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如与上海相比,北京政府消费增长快,居民收入消费增长慢,北京的恩格尔系数有所回升,上海则持续缓慢下降。

  从收入水平看,2005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7653元,比上海居民的收入少992元。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6738元,与上海的28838元相比,人均年收入相差2100元。

  从收入来源的结构看,两地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收入都占主要部分,其次是转移性收入。5年来,北京工资性收入增长比上海变慢了。从各类收入增长的情况看,北京工资性收入增长额低于上海,两地增长额相差531元。但北京其他三项收入的增长额,即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额都高于上海。工资性收入增长变慢是北京收入增长慢于上海的原因所在。

  而且,与上海相比,北京人均支出水平增长变慢。从消费水平看,2005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13244.2元,比上海城镇居民人均支出少528.8元,2006年还超过了上海居民的消费水平。但是2007年之后,两地的居民支出差距却连续扩大,2009年,北京人均消费支出比上海少3099元。

  名词解释·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京沪消费四大区别

  北京政府消费增长快 居民收入消费增长慢 北京恩格尔系数回升 上海恩格尔系数缓降

  ■对话

  “政府消费上升居民消费下降,这样扩大内需是不合理的”

  对话对象:《社会建设蓝皮书》课题组成员,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赵卫华

  京华时报:北京的收入和消费状况跟上海相比,历史状况是怎样的?

  赵卫华:一直以来北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略低于上海,“十一五”期间,这一差距扩大了。与上海相比,北京的人均收入增长变慢。

  京华时报:变慢的原因是什么?

  赵卫华:5年来,北京工资性收入增长比上海变慢了。从各类收入增长的情况看,北京工资性收入增长额低于上海,北京其他三项收入的增长额,即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额都高于上海。所以工资性收入增长变慢是北京收入增长慢于上海的原因所在。

  京华时报:北京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为什么变慢?

  赵卫华:工资性收入增长慢,这是一个收入分配问题。从宏观来看,政府的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速度都快于工资收入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在宏观的收入分配结构中,劳动者获得份额减少,这是问题的症结。因为工资性收入是大多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增长慢,涉及的面很大。要提高居民收入,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

  京华时报:北京与上海收入增长速度的差异,体现在生活中是什么状况?

  赵卫华:我必须强调一点,北京收入方面跟上海的差距并不一定直接导致生活质量上的差距。这里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物价的影响,据我所知,北京的水、电的价格都比较低,公共交通的费用也比较低。另外,北京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集中的地方,灰色收入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现实存在而我们却无法统计的。

  京华时报:对于目前这种状况,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赵卫华:这几年北京一直致力于扩大内需,但是具体看会发现,内需扩大主要是政府消费率的大幅度上升带来的,居民消费率甚至还略有下降。这样扩大内需是不合理的。建议在收入分配上要向劳动者倾斜,切实落实收入倍增计划,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通过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来扩大内需。

  ■报告其它焦点

  1

  北京每百户私人汽车拥有量超60辆

  在北京和上海的耐用品消费比较中,报告指出,从耐用品拥有率看,就一些已经普及的耐用品拥有量而言,北京居民的拥有量普遍低于上海。

  比如彩色电视机、照相机、家用电脑、移动电话、空调等。但北京市居民的汽车拥有量却大大高于上海,而且增长速度远高于上海。比如,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29.6辆,而上海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只有14辆。

  报告分析,当前北京每百户私人汽车的拥有量在60辆以上,这一数据要比抽样统计数据高得多。而上海市机动车保有量目前应该是270万辆左右。

  报告指出,上海的机动车数量增长不快,与其车牌拍卖政策有关。因汽车增长太快,交通问题成为困扰北京城市管理的重大问题。

  2

  未来五年将实行居住证制度

  蓝皮书指出,人口问题是“十二五”期间北京面临的首要问题。

  北京为了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将采取多种手段调控人口流入。例如,推行人口总量调控的属地责任,把人口调控的目标责任,比如总量、结构和分布等下放到区县、部门,设置一些预期性的指标。

  同时,未来北京市需要通过调整人口的布局来加强城市人口的容纳能力。在城市的功能布局上改变目前“单中心”的布局,着力在四环、五环外部署多个新的空间载体。

  最后,在加强人口规模控制的同时,北京市将对外来人口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更多公共服务领域让外地人享受与本地人同等的待遇,对具备条件的外地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有效提高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

  3

  “十二五”北京可能会征收房产税

  报告称,“十二五”时期,北京将建设、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100万套,其中,公租房为30万套,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为20万套,旧城改造人口疏散和棚户区改造定向安置10万套,城乡接合部整治、重大项目拆迁定向安置房40万套,对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家庭做到应保尽保。

  蓝皮书指出,对于“十一五”期间房价过快增长的情况,北京将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段,控制房价的非理性增长。除了已经实施的限制外地人买房、限制本地人买房的套数等手段外,“十二五”期间,北京可能会借鉴上海、重庆等地的做法征收房产税。如果未来北京还面临房价大幅上涨的压力,不排除有更加严厉的管控措施出台。由于北京土地、建材、人力等价格的上涨,再加上外来人口的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北京整体房价仍将保持缓慢的上涨势头。

  本报记者 张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