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9日 15:32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中药材价格疯涨近两年后,发改委首次出手调控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陆志霖报道:中药材因为价格节节攀升而被人戏称为“药你命”。全国大中小中成药生产企业更因为中药材原料成本的大幅上涨而苦不堪言。而最新的消息显示,经过近两年的价格疯涨后,国家发改委终于出手打击中药材囤积行为。昨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已经对对甘肃陇西地区20多个中药材存储仓库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责令54户经营者将100多万公斤党参限期出售。
党参两年价飙10倍
国家发改委首次出手,查处的是所有大宗中药材中涨价幅度最大的党参。发改委称,为严厉打击囤积炒作中药材价格的违法行为,努力保持中药材价格的基本稳定,近日专门抽调部分地方价格执法人员组成检查组,对甘肃陇西地区20多个中药材存储仓库进行了全面检查,对一些中药材经营者蓄意囤积党参,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的行为进行了查处。
2009年下半年以来,党参价格一路上涨,从当年8月的每公斤9元(统货)左右上涨至2011年6月的每公斤90元左右,涨幅达10倍之多。记者在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天地网上看到,6月份,党参(白条统)的价格与去年6月相比涨幅为588%,是所有大宗中药品种中升幅最大的。7月党参(白条统)的价格同比涨幅也高达445%,继续位于所有中药材涨幅之首。
发改委表示,党参价格的大幅上涨,除产量下降供求紧张外,少数不法经营者囤积炒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次检查发现的部分经营者的囤积行为,加剧了市场供求紧张关系,助推了党参价格上涨,违反了《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有关规定。
根据调查结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对2010年12月前囤积党参的浙江南方药材有限公司等10户经营者,下达了价格行政执法告诫书,责令其于今年7月21日之前,按照不超过每公斤60元的价格,将储存的20多万公斤党参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P认证的中成药制药企业。同时,对2011年1月以来存有党参的44户经营者予以告诫,责令其于今年12月31日前将储存的80多万公斤党参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P认证的中成药制药企业。逾期未按规定销售并提交有效凭证的,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中药材调控或只是开始
中药材价格为主的生产成本上涨一直困扰着整个中成药行业。今年4月份,羊城晚报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十多家老字号中成药生产企业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有九成受访企业表示生产成本上涨20%。其中中药材普遍上涨达10%-50%,而有三成受访企业表示,核心产品所需中药材的涨幅超过100%。
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如坐过山车,涨势一路凶猛,但国家发改委对于控制中药材价格暴涨并无任何实质性的动作。直至今年5月份,蜀中制药“质量门”事件曝光后,国内众多中成药生产企业一致反映问题的严重性后,才“迎来”了这次发改委的首次出手。
“去年三七价格大涨的时候,国家发改委曾约谈过几家药材商,但并没有更多实质性的动作,而像这次采用如此强硬的手段,发改委还是第一次。”中药材天地网副总贾海彬说。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材价格上涨,使没有药品定价权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处于两难状态,这是国家发改委出手调查的原因之一;在药品原料高涨的背景下,企业偷工减料生产药品,给药品的安全质量造成隐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发改委的这一动作对中成药企业是个极大的利好。
“此次国家发改委出手调查党参价格对打击中药市场的囤积现象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也是发改委出手控制中药材价格的第一步。”郭凡礼说。贾海彬也认同这种说法:“党参绝对不是发改委查处的最后一个。”据他预测,大宗中药品种中涨幅排名较前的都或将成为国家发改委关注的品种,如太子参(贵州统),7月份的同比涨幅也高达221%,又如麦冬(川统),其7月的同比涨幅为194%。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