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默多克离开伤心地 美政府或向新闻集团提诉讼

2011年07月22日 09:32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美国政府或依据反腐败法向新闻集团提起诉讼

  传媒大亨鲁珀特·默多克20日乘坐私人飞机离开英国,结束11天英国之行。

  回头看这次行程,先是重压之下放弃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后在英国议会下院经历“人生最谦卑一天”,默多克着实“挺受伤”。

  不过,默多克的麻烦或许远未结束。他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是来自大洋彼岸的更严厉调查。

  据新华社电 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新闻国际公司一名女发言人20日说,鲁珀特·默多克“已经离开”。她告诉法新社记者,默多克当天从伦敦北部卢顿机场乘坐私人飞机离开。据悉,默多克已经抵达位于美国纽约的家中。

  新闻国际公司下属《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曝光后,默多克本月10日来到英国“灭火”。回顾这11天,这名传媒大亨真的“挺受伤”。

  在英国的第一周里,他在重压之下不得不放弃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全部股权的计划。另外,他手下两员悍将新闻国际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丽贝卡·布鲁克斯和新闻集团旗下道—琼斯公司前首席执行官莱斯·欣顿在这段时间内辞职。

  随后,他连续两天在英国主要报纸刊登道歉公告,向窃听事件受害者道歉。他还特别前往米莉·道勒家中拜访,表达内心沮丧。

  正是由于爆出非法窃听道勒语音信箱的丑闻,《世界新闻报》被推上风口浪尖。

  道勒2002年遭绑架,时年13岁,失踪半年后确认遇害。新闻集团被控指使雇员侵入道勒的手机语音信箱并删除部分信息,使道勒一家误以为女儿还活着。

  就在默多克离开的前一天,他前往英国议会下院出席听证会,面对议员质询和责难,自称遭遇“人生最谦卑一天”。

  接下来可能面临美、澳调查

  美国也非“避风港”

  据新华社电 一些分析师说,默多克离开英国这块伤心地,不代表他可以躲进避风港。他接下来或许要面临来自美国的更严厉检查。

  默多克新闻集团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先前有媒体报道,《世界新闻报》试图付钱购买2001年“9·11”恐怖袭击前一些遇难者的私人通话记录。

  其实,一周以前,不少美国国会议员已对窃听事件表示关注,要求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9·11”遇难者通话记录是否遭到窃听。

  《纽约时报》先前报道,由于新闻集团总部落户美国,因此,如果证实这一企业向外国官员支付报酬,或许会违反《外国腐败行为法》。

  一些法律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可能依据相关反腐败法律向新闻集团提起诉讼。

  另外,一些民间团体提议,就新闻集团旗下报纸窃听丑闻在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

  20日有消息称,新闻集团如今深陷窃听丑闻,同样在澳大利亚引发不安。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就表示,新闻有限公司需要就窃听丑闻一事接受质询。

  袭击者嘲笑议会安保

  本报讯 默多克在英国议会听证会上接受质询时,遭到一名男子扔剃须膏袭击。日前这名袭击者在《卫报》网站上发表文章炫耀自己的“壮举”,嘲笑英国议会安保无能,还表示对自己的行为不后悔,仅担心默多克不会受到公正的审判。 

  这名袭击者现年26岁,名叫乔纳森·梅-鲍尔斯,是一个左翼抗议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一名喜剧演员,艺名琼尼·马尔布斯。

  马尔布斯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手持机枪的议会保安警察,竟然敌不过一个口袋里只有剃须膏的人。”他还宣称自己对默多克的攻击是正义的,他是代表所有人进行的攻击,他不后悔自己的行为,只是担心默多克不会在这次窃听事件中受到公正的审判,得到应有的惩罚。

  据悉,袭击事件发生后,工党已经暂停了马尔布斯的工党党员身份。他被控在公共场所制造骚乱、恐慌,将于7月29日在威斯敏斯特法庭受审。

  卷入“窃听门”

  CNN名主播

  福克斯新闻台

  本报讯 据美国媒体7月20日报道,接替拉里·金成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播的英国传媒界名人皮尔斯·摩根日前被卷入了新闻集团在英国爆出的窃听丑闻。

  在19日默多克父子出席的英国议会听证会上,英国议会保守党议员路易丝·门施指责默多克父子没有就窃听事件调查摩根。门施宣称,摩根在2005年出版的书《内幕:可耻十年的私密日记》中自夸曾经使用电话窃听这种“小把戏”,报道了有关前英格兰足球队主教练埃里克森的独家新闻,因此,摩根作为《每日镜报》的前主编应该公开自己曾进行电话窃听的事实。

  对于这一指控,摩根愤怒地予以否认:“她的话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我在《每日镜报》和《世界新闻报》任职期间,从未窃听过他人的电话、从未告诉过他人我曾经进行过电话窃听、从未发表过任何通过窃听得来的报道。”

  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默多克旗下美国福克斯新闻台的一位前资深主管披露,该台有一个“黑色行动部”,可能对私人电话记录进行了非法窃听,还曾经策划了对该台竞争对手的反情报行动。这位前主管表示,在对记者透露此事后,他本人已经受到了威胁。

  “窃听门”扩大调查面

  网媒“猛料”缺乏诚信

  本报讯 2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针对窃听丑闻的紧急声明,要求调查所有形式的非法窃取信息的犯罪,除了手机窃听,还包括专门侵入电子邮件账户的黑客行为;调查对象不再局限纸质小报,还将包含广播公司等其他媒体。

  《世界新闻报》这家“小报”忽略媒体职业操守的背后,正是资本利益、商业运作的无形驱动,“偏废”了报纸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能。对出事的默多克新闻集团来说,其采编上奉行的“新闻专业主义”,实则是“新闻原教旨主义”,大大扭曲了公正、客观、真实的新闻理念。很显然,新闻集团正因窃听丑闻而丧失了公信力,进而大大损害了默多克的传媒帝国品牌。《世界新闻报》的“自杀”,对英国传媒的职业操守提出了”严重警告“,正在引发民众对西方传媒职业道德的深刻反思。

  种种迹象表明,默多克旗下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一份属于严肃类的大报)也涉嫌窃听英国前首相布朗的私人隐私信息,这让“大报”对“小报”的声讨多少显得有些软弱无力。在英国,多年来,类似非法窃听侵犯隐私的“猛料获取”,一直被认为是很多媒体奉行的“潜规则”,类似做法或许还已蔓延至默多克在美国的报业。可以说,20日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讲话,可谓开启了对西方整个媒体的“整风运动”,英美等西方国家传媒的公信力正在被重新解读。

  至关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对媒体的“整风运动”,显然不应忽视泛滥于网络的各种不端行为。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福克斯新闻台微博(http://weibo.com)的一句“奥巴马总统死了!”引发轩然大波,被全球网友迅速传播,整个互联网为之“疯狂”。事后证实,这是网络黑客一次恶作剧。同样,窃听丑闻曝光后,《太阳报》网站被“黑”,黑客发布“默多克尸体被找到”的假消息。

  网媒仍需规范

  伴随新媒体的普及,类似网络“猛料”会越来越泛滥。尽管网媒被称为社会的“第五权力”,但网民或从业人员多少有些“良莠不齐”,甚至缺乏如同纸媒那样的职业化、专业化训练,更缺失类似纸媒几百年沉淀下来的操作规范。所谓的“第五权力”,不过还只是一种称谓上的美誉。

  网络水军、假帖、假新闻、网络欺诈、网络侵权等行为的肆虐,多少都表明网媒诚信缺失的现实,还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网络伦理问题,颠覆着原本相对清晰的媒体职业伦理道德。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炮制虚假新闻的手段更高明、形式更多样,而且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与欺骗性;网络中“泥沙俱下”的信息流,让真相更加真伪难辨。在网络时代,事实真相“还原权”最终由纸媒完成表明,网媒公信力的塑造任重道远。      (毛玉西)

  记者观察

  “窃听门”难改英国政局

  据新华社电 分析人士指出,“窃听门”事件给英国反对党工党领导人米利班德提供了向卡梅伦发起反击的最好机会,而且他也充分利用了这次机会,并取得一定成效。

  莫里民意调查公司20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被调查者认为卡梅伦应对窃听事件表现不佳,近一半的公众认为,米利班德在此事上的表现较好。

  但一些观察家认为,由于目前为止卷入丑闻的只有个别政府官员和警方高官,再加上英国眼下面临着复苏经济、削减预算、改革医疗卫生和福利体系等更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窃听事件还不至于影响政府的主要日程,暂时还难以改变政坛格局。

  英国著名评论员菲利普·斯蒂芬指出,一旦“窃听门”事件引起的震荡减弱,英国的政治环境很可能恢复原状。选民们关心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否下降,而卡梅伦则需要证明他采取的紧缩政策是值得的。到下一次英国大选时,这次窃听事件可能看起来更像是小事一桩。

  英国波普勒斯公司19日公布的民调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斯蒂芬的观点。尽管米利班德及工党在“窃听门”事件上大出风头,但民调结果却表明,如果马上举行大选,工党的支持率甚至比上个月还降低了一个百分点。

  新华分析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