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5日 14:10 来源:华龙网
重庆公租房二次摇号配租,放宽条件,取消了对申请人收入限制,如此一来,是不是回到了全民公房时代?
对于走在全国前列的重庆公租房制度,一路走来可谓争议不断,在一种学者理想化的设计思路中,一些观点听上去也不无道理。但只有走进重庆,体察这块土地的民生感觉,才会知道,重庆公租房给出的民本信号,正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让千万农民不“裸身”进城,而是有尊严地进城,体面地由农民向市民“转型”的最可行路径,是重庆唱响“城市欢迎你”的最具诱惑力的壮歌。
它显示出,重庆既舍得为民生花钱,又要让被改善的民生拥有“造血”功能,“公租房”的低门槛,就是让这些人具有最基本的继续打拼的“基地”,让其解决了“住有所居”(而不是有其屋)的刚性需求,不必在起跑线上便要毕其终身积蓄来铺垫一个“立锥之地”的物资基础。可以说,没有官方主动而为的这一惠政,进城农民便无法心存“有所居”这一念想,每日流汗,住危险狭窄的群租格子间或工棚里,倚在他人门楣从门缝偷看别人家播放的肥皂剧,配偶到来,需要赶走所有室友才能匆匆“办一回夫妻的那个事”……就是他们每日的生活图景。
在解决“有所居”这个基础问题意义上,回到公平问题,回到学者所担忧的“那首富吴亚军卖掉原住房后也可以申请了。这不是回到了全民公房时代了吗?”理论上讲,这种忧虑是存在的,但感觉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大家都忧“国富民不强”时,有责难政府不“藏富于民”的声音,而当一些地方政府愿意为农民均享改革成果与国民待遇之时,又出来提醒“公平”的声音,这提醒基于理想化地希望惠政做得完美,是难能可贵的,但若基于责难与使绊子,便有点没心没肺。不是所有的惠政一出台便是完美的,而不是所有的公平,都只靠一种方式实现。
看重庆举措——大家一刀切地“只要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居民,都可以申请公租房”,这其实是最好的公平;而传统方式的摇号配租,又可以从程序上解决僧多粥少时的相对公平问题;至于富翁会不会也来分一杯羹,在重庆对公租房的的动态管理适时调控下,在农民工群体监督的强大气场下,在“有所居”门槛低而“有其屋”的门槛审核相对较严格的情况下,我想富翁也不至于贸然来做这种“贪小财失口碑损大利”的折腾吧。就拿专家所称的“吴亚军”来举例,若她真来申请公租房了,新闻的如实披露,想必便可将其江湖名声与兴旺事业毁得体无完肤吧?(伤齿龙)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