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电荒调查:电厂无法推卸的压力测试

2011年07月28日 11:38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

  5月16日,20多位火电厂的老总,聚集在上海市电力公司一间会议室中,召开二季度购电合同的签约仪式。会后,老总们没有多作交谈,匆匆离去。

  他们的忙碌事出有因。往年春夏之交是发电的淡季,而今年,华东地区遭遇淡季严重缺电,电厂3~4月的发电平均值已高于去年最高峰时的平均值,加之越来越贵的发电成本,很多电厂已陷入资金周转不灵和发电压力骤增的困境。

  让电厂最为担心的是,华东地区的酷暑季节即将到来,根据以往的经验,就算在煤电价格较平稳、电厂设备检修正常的情况下,设备出现故障也有可能发生,而种种压力无异让发电厂悬崖上跳舞。无论规模大小、不分技术高低,华东电厂都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

  电煤:涨了又涨

  海运是华东地区电厂获取煤炭的主要渠道。浙江、上海等地电厂的煤炭,无一例外地都是由各自燃料公司采购后用船运至电厂的。大宗购买的煤炭价格本可以更便宜,但随着国内市场煤标煤单价最高已经超过千元,统一购买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

  北仑电厂的副总经理吕一农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算吨煤价格上升40元,发106亿千瓦时电需要原煤400多万吨的话,电厂要多花1.6多亿元钱去买煤。”而和去年相比,华东地区电煤每吨已至少涨价100元。

  价格优势的丧失还源自难以兑现的计划煤。此前,背靠国家政策,计划煤兑现率较高,尽管需要购买一些市场煤,但电厂并不为购煤而过于苦恼。“但现在,计划内的煤炭只能解决一半,能达到60%~70%左右就已经很不错了。”上海某电厂的老总向记者抱怨,“剩下的,我们只能到处去买。”

  另一个让电厂挠头的问题是市场煤质差。“现在都是电厂适应电煤。”玉环电厂副厂长李法众给记者举例,“我们对电煤的热值要求是550 0大卡。但去年,所购买煤的平均热值只有5010大卡。只有10% 能达到5500大卡的要求。”

  玉环电厂拥有4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优势使玉环在2 010年发电234.4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84.41万吨,降低成本3.47亿元。“如果是平均的电煤消耗,我们肯定亏损。”李法众说。而目前,全国拥有这样机组仅有20台左右。

  于是,国内煤价的提高成为让电厂海外寻煤的驱动力。早在几年前,因为看中了国外煤相对低廉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华东多家电厂开始从俄罗斯、印尼、澳大利亚和越南买煤。

  “印尼地震、澳大利亚洪灾和日本核泄漏后,煤炭产地受灾、周边国家关停或者检修核电,一下提高了周边国家对煤炭的需求。”几位电厂老总无一例外地认定,在国外煤越来越难买的当下,电厂只能把目光放回国内越来越贵的市场煤上。

  成本:压了又压

  “我们开会的时候,有人说,如果西方的电厂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继续发电,老总不是抓起来判刑,就是被送去精神病院。为什么?因为他不顾股东和员工的利益,没有效益也在发电!”说这话的时候, 这位业内人士满脸严肃和焦急。

  早在2010年,华东多家发电厂的利润就因火电的亏损受到影响。但对于继续发电,多数老总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亏是亏,但是我们还是有边际收益的。如果不发电,员工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一旦没有边际收益,不能买煤,我们肯定连电都不能发了。”

  高煤价和长时间满负荷运行不得不让企业降低成本。电厂通过加强管理、挖潜力、降煤耗,甚至进行专门的科研工作来抗压。但压低成本的后果是,“电厂职工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跳槽的不在少数。”

  一位电厂老总说。

  更严重的是,很多电厂因为没有边际利润,银行不发放贷款,导致电厂资金链断裂,无力买煤,电厂无法发电。“据我了解,一些发电集团已经被迫关闭了没有边际利润的电厂。”

  检修:推了又推

  5月13日,在北仑电厂的专用煤码头。煤从正停靠在码头的大型货轮上卸下,通过几百米长的输煤栈道,送往已经满负荷运行多日的机组。

  “今年1~4月份,我们共发了106亿度电。作为国有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机组安全发电,这是我们职责所在。”吕一农说。

  平均每天吃掉两船煤的玉环电厂最担心设备的安全。往年的3~4月份都是发电淡季,也是电厂检修机组的最好时机,但今年的检修计划却因满负荷发电而一推再推。

  “3号机组原计划安排在4月中旬检修,后来推到4月底,最后推到了5月23日。这基本都到了迎峰度夏的时候。”李法众说,“玉环一共有4台机组,每台机组配有6 台磨煤机,以前总有4台磨煤机可以休息, 但现在,只有所有的磨煤机全部使用,才能保证发电量。”

  长时间运转最大的问题就是导致设备无法正常检修,同时,脱硫石膏的用量和石灰石的用量都大大提高。“如果锅炉这样的设备长期磨损,就必须进行强迫性停机。但如果玉环一停,浙江统调电量的12.8%就没有了。”李法众表示,虽然成本被压到最低,机器顾不上检修,但该发的电还是要发。

  正因如此,大厂反而比小厂承受了更大且无法推卸的压力。

  煤价高、电荒来袭,仅是电厂面临的这场压力测试的表层原因,而根源究竟在哪里?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根源在于:“用电的地方不让建机组,不用电的地方却在大建机组。中国装机容量已经超过9亿千瓦了,如果全国的发电机都发,这个发电量是让全国都不缺电的。问题在于,这几年,我们的机组都建在内蒙古、新疆,戈壁滩的电送不出来啊!”

  这也许并非唯一的原因,但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目前能源结构布局规划的不合理,二是长距离电力输送建设不到位,这导致了电量总量够,但时间、地域分配不均匀,也让电厂也陷入越发电越亏的漩涡中。当电厂利润减少,直到资金链断裂,发电积极性必然降低,亦使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更加恶化。因此,压低成本运行只能解一时之困,调整电力布局和出台煤炭价格政策,才让电厂从这场压力测试中抽身。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