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聚焦水流:4万亿水利投入中央财政已落实457亿

2011年08月01日 21:42 来源:CCTV《经济信息联播》

  聚焦水流

  水利部:70%的洪涝灾害发生在中小河流

  其实不管是干旱还是暴雨,我们的话题都在围绕着水,从今天开始,我们财经频道也将继《聚焦物流》、《聚焦钱流》之后,推出一档特别报道《聚焦水流》。(图片入)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雨,在北京看海、在武汉看海等说法,成为了大家对城市排水系统不畅的戏称。(换)其实这些玩笑的背后,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城市的水利设施到底有没有落后,我们在水利设施建设上,究竟存在多少欠账?

  今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是聚焦水利改革发展,其中提出一个总的目标,即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视窗入)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水利会议也再次明确提出,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实际上,从年初一号文件出台前,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就在忙着实施细则的制定。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最新的情况。

  我们在水利部采访到了刚刚从各地调研回来的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汪安南。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汪安南:我们大量的中小河流,方辉标准比较低,灾害比较严重,这些年来统计的话,大概70%的洪涝灾害都发生在中小河流,我们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专门组织编制了全国中小河流近期建设规划,提出对全国范围内的5000多条中小河流重点都要进行治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防洪治理任务的河流近万条,自1998年以来,开展大规模的大江大河的治理,防洪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基本能够保障大江大河的防洪安全。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汪安南:按照水利部的规划,5000多条中小河流重点是放在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人口密集的地区,计划5年时间治理中小河流河床6万公里。

  聚焦水流

  水利专项资金 中央财政已落实457亿元

  从上面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预计未来国家对于水利的投入将达到4万亿元,那么,到目前为止,中央财政投入水利的资金有多少,是否已经全部到位了呢?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汪安南:我想这个投资落实是一个过程,现在应该说中央、地方都要加大对水利的投入,我举例来说,去年我们中央财政的水利专项资金是268亿,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落实了457亿应该增长的幅度比较大的。

  汪安南表示,水利是以公益性为主的,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投入。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大幅度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如果以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2.7万亿计算,那么意味着将有2700亿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但由于没有相关配套细则,该政策如何落地一直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汪安南: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水利建设这个政策已经有了,水利部、财政部前不久刚刚颁布了具体的征收管理办法,这项工作从今年的7月份开始就要逐步的落实,那么当然在征收的过程中间,还要可能有一些政策逐步完善的过程。

  聚焦水流

  宁夏:以水定地 增加土地利用率

  说到水流的话题,一定会说到西北,因为缺水的问题在西北最为严重。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因其渠道纵横、阡陌相连,蕴藏着丰富的水土资源,拥有“塞上江南”之美誉。但是,熟悉宁夏地形的观众可能知道,宁夏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形各部相同,北部是黄河灌溉渠,虽然不缺水,但是土地的盐渍化比较严重,中部则十分缺水,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五倍。南部则是一些不适宜居住的山区。从2009年以来,宁夏实施了大规模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其中的重点就是以水定地,增加土地的利用率。

  郭战义是宁夏省平罗县的一名普通农民,家里种着20亩水稻,他们这个村离黄河只有2里路,不缺水,但以前一年忙到头,粮食也打不了多少。专家说是这里坡度小,引水方便,但由于缺乏良好的排水系统,田里的水排不出去,地下水位抬高,土地已经盐渍化,直接影响了粮食产量。从去年开始,宁夏开始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工作,政府出钱修水渠和排水沟,收成比原来提高30%左右。

  宁夏省平罗县农民郭战义:灌水速度快了,灌水也方便了,现在灌这块地要40分钟,过去要用3个小时。

  宁夏省平罗县副县长马辉:我们可能总共需要的水量呢,超过5亿万方,但是我们实际给我们用水量,还不到3亿万方,这样的话有五分之二的缺口。

  与郭展义的情况不同,杨百万是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同心县的农民,他们这里远离黄河,要通过多次扬水才能把黄河水引上来,进行灌溉。由于用水紧张,他们不能种水稻,只能种玉米等用水量少的作物。2009年开始,政府把原来用于灌溉的土渠改为水泥渠,同时完善了农田灌溉系统,大大节省了农民们的用水量。

  宁夏省同心县农民杨百万:这个水渠一修固,浇这一片地,能节约两个小时,至少节约200块钱。原来,这个劳动量就很大了,你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就抗不了水,得一个年轻老人来抗水。现在只有一个管,插下去就可以,插下去就行了, 

  平罗县和同心县的土地整治是宁夏农村土地整治的缩影。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对宁夏而言,土地整理最重要的是以水定地、节水增地。

  宁夏自治区土地征收储备局局长马鑫:我们在土地开发整理的时候,我们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水定地。在不增加黄河水总量的,就是宁夏用水量总量的前提下呢,通过扬水,通过节水这些措施呢,来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提高这个改善这个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聚焦水流

  节水灌溉 宁夏荒滩变良田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采访中,当地人告诉我们记者,今年入夏以来到现在,宁夏中部几乎都没有下雨,由于地处世界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虽然位于黄河流域,但利用黄河灌溉的只有狭长的一片,其余的全是荒山、荒沙、荒滩,要搞大面积引水灌溉是不可能的,在那里,着力发展的是滴水灌溉和沙漠大棚。

  这里是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典型地貌,荒山、荒沙和荒滩,但是,在这一条不到10米的公路对面却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枣树。

  中卫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高怀麒:这个地呢,就是属于国有未利用地,以前都是荒地,千百年就一直荒着,没人住,你过来的时候那边也这个草都很少长。我们规划大力发展这个节水农业。

  一条公路,一边是野草都很少的荒滩,一边是30万亩的枣林,秘密就在于滴管技术。在这片枣林里,我们发现,每隔一公里左右就有一个蓄水池,蓄水池伸出的水管直接延伸到枣树的根部。高怀麒告诉我们,这里除了枣树以外,还种植了大量的硒砂瓜和20多万只土鸡。

  中卫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高怀麒:因为地我们搞的滴灌,大水漫灌起码就是得三四百方水,我们搞成滴灌以后呢,一亩地只需要七十方水,就可以保证这个枣树正常成果,接果。

  除了荒滩地,宁夏中部还有很多区域是沙漠。在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中卫市,90%多的地域为沙漠、山地、丘陵,耕地资源稀缺。而沙漠具有光照足、病害少、空气无污染的天然优势,是生产有机农产品的理想之地。 园区负责人告诉我们,中卫市在沙漠边缘开发出2万亩设施农业。1200座沙漠温室,1000亩普通大棚,主要采用无土沙垄栽培和膜下节水滴灌,以种植有机瓜菜为主。大棚里所产的果蔬因绿色、有机而畅销区内外。农民种植瓜菜的大棚,年棚均收入可达到15000元,而种植花卉的大棚,年均收入更是可以达到20000多元。

  宁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安学武:我们利用腾格里沙漠沙漠资源搞了一些大棚,搞了一些设施农业,那这样的话,就不占用耕地,尽量节约了土地,它实际对耕地是一种保护。

  安学武告诉我们,宁夏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水资源始终是制约宁夏发展的重要“瓶颈”,也决定了水利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根据宁夏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具体情况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针对北部黄河灌溉区的盐渍化,在该地以盐渍化土地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中部缺水地区则以高效节水灌溉和补水灌溉土地开发整理为主;南部不适宜居住地区,则推行生态移民工程。整体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20万亩,土地质量提升1~2个等级,使12个县约191万人受益。

  刚才看到的,是因地制宜改善水流的,在有些省份,水的流动,却不是那么的顺畅,我们记者在陕西调查时就发现,因为水利发展滞后,缺水现象已经开始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个别地方的农民,宁愿抛荒也不愿意用抽水站抽水,我们来看记者的调查。 

  在陕西省著名的水利先进县岐山县,记者发现,这里大片的农田没有种秋粮玉米,而是成了抛荒地。

  陕西岐山解刀村村民贾伟:现在是水位下降了,水位一下降,就没水了。

  陕西岐山解刀村村民宁恩会:机井也坏了,用不成,像种秋粮,你没办法浇,等于是赔着,今年我们队里,本来是五六百亩地,现在种上的可能就是,五六十亩地。

  种上的地仅占十分之一!不仅陕西省岐山县大面积耕地抛荒,粮食减产,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下游的河顺村也是如此,这里的农民告诉记者,因为缺水,应该浇四遍水的麦子他们只能浇两遍水,因此造成粮食减产百分之十到二十。

  河南省林州市河顺村村民:今年前期旱的太厉害,后期可以,前期旱的太厉害,今年可以达到七百来斤,差不多八百斤。

  村民告诉记者,如果年景好的话,年产可以达到900斤,在河南省漯河市,这里的农田基本都靠灌溉井来浇地,但当地农民告诉记者,由于过去打的老井不够用,所以农业开发部门新打了不少机井,但新打的井中,很多由于深度不够,很难使用。

  河南漯河当地村民:浇一会停停,浇一会没水了,等它涨出水来,再抽20分钟又没有了。

  在陕西岐山的一些村庄,由于水井逐渐干枯,几乎成了摆设。

  陕西岐山赵家台村村民:这设备还能用吗,安起能用,安好能用。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三级抽水站,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抽水站也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很多设备已经报废了。

  抽水站管理人员:电机倒还好,主要是电气控制柜,控制部分,老化太严重了,没法运行了。

  那么,花费不少资金建成的抽水站,为何成了一个晒太阳的工程呢?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用这个抽水站来灌溉,要先交钱,才会给水,并且一次要买够24个小时的水,他们才卖。

  陕西岐山赵家台村村民:你把钱给我拿来,我给你一抽,你爱浇多少,就浇多少。

  记者:浇24个小时,大概需要多少钱?

  陕西岐山赵家台村会计段焕生:六七千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