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统计学会发布2000-2009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5 11:54 来源: 统计局网站

  中国统计学会近期发布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0-2009年综合发展指数。结果显示:

  ——从四大区域综合发展指数看,在2000-2009年期间稳步提升。东部地区由2000年的44.82提升到2009年的62.35,东北地区由2000年的39.01提升到2009年的54.07,中部地区由2000年的35.93提升到2009年的51.72,西部地区由2000年的33.66提升到2009年的49.36,区域排序的依次顺序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要远高于其他地区。需要指出的是,其评价体系的五大类分项指数排序与综合发展指数并不完全一致。

  ——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发展指数看,2000-2009年大都呈现向好的趋势。排在前十名的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辽宁、山东和湖北,但是,排位处于两端的地区在近十年的位次变化不大,而处在中间位置的排名位次变化较大。例如,重庆2000年排名处在第17位,2009年则提升到了第11位,而海南从2000年的第10位降到2009年的第17位。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发达省份均稳居前列,而贵州、甘肃、青海、西藏等西部省份则一直处于较后的位置。需要关注的是,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发展指数的差距,自2004年后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

  ——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发展指数增长情况看,2001-2009年,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最快的多在西部和中部。综合发展指数2001-2009年年均增速,西部地区新疆、贵州、重庆、四川、云南、内蒙古分别位于前1、2、3、6、7、8名,中部地区山西、江西、安徽分别位于前4、5、9名。分区域来看,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分别为3.74%、3.69%、4.13%和4.35%,西部地区也是最快。

  ——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发展指数与人均GDP相关性看,弱化了GDP及增长。若将2009年全国31个省(区、市)综合发展指数排序结果,与按人均GDP的排序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综合发展指数与按人均GDP排序的差异较大,即人均GDP位于前列的省区,综合发展状况不一定良好。如内蒙古、河北、宁夏按人均GDP排序分别位于第7、12、16位,而按综合发展指数排序则分别位于第18、22、26位;如人均GDP排位靠后的省区,如江西、湖南和四川,分别排在第25、20和24位,而综合发展指数排在第13、15和16位。

  据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鲜祖德介绍,为了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的要求,中国统计学会专门成立课题组,组织众多专家和学者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不断修改和完善,初步形成的这项研究报告――《综合发展指数研究》(见附件)。

  该报告中的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导向性、前瞻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和公认性原则,具体包含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科技创新、公众评价六个方面45项指标,涵盖经济、民生、社会、生态、科技、民意等领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强调科技创新对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测评方法上,综合发展指数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五个维度进行测量,每一维度都构成一个分指数,每个分指数又由若干个指标合成。其测评方法主要借鉴了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的测量方法,基本思路是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上、下限阈值来计算单个指标指数,指数一般分布在0和100之间,再根据每个指标的权重最终合成综合发展指数。此种方法测算的指标不仅横向可比、而且还可纵向可比,可以考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发展的历史进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