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巨额外储困局待解 投资美债是无奈之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04:30 来源: 新京报

  说起万亿美债,一个疑问是,中国为什么要购买这么多的美国国债,将自己与美国捆绑在一起?

  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中国拥有着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英国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里昂表示,如果过去10年是以“中国制造”为特征,下个10年将变为“欠中国”为特征。

  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国际金融生态之中,表面的“数字优势”背后,是一个必须要冲破的“事实困局”。在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看来,保障外储安全的治本之策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快实现结构调整以改变当前的增长方式,通过扭转双顺差来防止外汇储备的继续累积。

  投资美债是无奈之举

  央行和外管局不止一次地表示,美国国债依然是我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投资品种。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2011年年初时表示,外储规模太大不便于进行有效管理,“很多市场是比较小的,一进去以后就把这个市场塞住了,这个市场就转不动了,池子太小鱼太大。”

  瑞士银行首席外汇策略师曼苏尔认为,美国国债市场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容纳全球约10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池的债券市场。他表示,德国债券和英国国债市场规模分别为1万亿美元左右,而相比之下,黄金市场规模更小。

  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言,“中国很难为其‘尴尬的’财富找到可信的、流动性好的投资机遇。尽管不情愿,但它还是不得不依赖美国国债市场作为避风港。”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教授赵锡军认为,对于全球的资本投资市场来说,美国国债已经是风险比较小的了,第一,美元是全球第一大储备货币;第二,美国有最大的黄金储备,一旦出现危机可将这些黄金变现来偿还债务;第三,美国有最丰饶的土地,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单纯就债务问题来看,美国的还债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增持黄金储备潮再起

  逐渐摆脱美元资产的束缚已经是各界的共识,问题是除了美债之外,中国外储还能买什么?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各国央行已经开始了增持黄金的行动。韩国央行8月3日称,在6月和7月间购买了25吨黄金,使得黄金储备达到39吨,是该国央行过去13年来首次增持黄金。近一年半当中购买黄金最多的是俄罗斯,总共买入181.5吨。而截至去年底,中国黄金储备在整个储备资产中的占比仍不到2%,发达国家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普遍高达60%-70%。

  外管局副局长王小奕解释称,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额已经相当于当年全球黄金市场价值的22倍、当年全球铁矿石的12倍、当年石油的1.2倍,而这些资产每年供需缺口则非常有限。王小奕表示,现在每年黄金供需差仅300吨,价值138亿美元。这意味着大规模采购黄金就会迅速推高黄金价格。

  赵锡军并不赞同中国外汇储备此时增持黄金。他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个国家持有黄金或别的资产有不同的考虑,作为市场经济相对比较成熟的国家,投资机会相对比较少,更多的是拥有一些相对稳定的财富,像黄金就可以满足需求。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可能需要更多的用于投资和周转流动起来的资产,所以往往持有外汇储备比较多,可以随时用来进口原材料、扩大生产、满足大家不断增加的投资和消费的需求。

  外管局近期表示,“有效的多元化是战略性质的资产摆布,需要前瞻性地规划和实施。追随市场和舆论的短期表现实现多元化,往往不够理性、不够专业,容易褪化为追涨杀跌的投机行为。”

  中投几乎满仓操作

  从我国外汇储备在2006年底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以来,关于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的讨论就已开始。事实上,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方式和投资结构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作为中国拓宽外汇投资渠道的尝试,2007年9月中投公司挂牌成立,怀揣着2000亿美元出海打猎。2007年5月,尚在筹备中的中投公司以30亿美元参股美国黑石集团,然而黑石在IPO后股价随即跌破发行价。作为中投公司的第一笔投资,这在当时引发了国内对外汇投资运作方式以及风险控制的争论。此后,中投以1亿美元认购中国中铁H股新股、以约50亿美元购买摩根士丹利公司发行的一种到期后须转为普通股的可转换股权单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投首年出师不利,2008年的海外投资回报率-2.1%。

  在交付昂贵的“学费”之后,中投随后两年更侧重于投资的多样化,着重分散风险。投资组合主要集中在全球公开市场股票和债券上,此外还对一些资质优秀的公司进行了直接投资。

  如今,中投全球组合中股权投资以金融业(17%)和能源(13%)为主,同时材料、资讯科技、工业和非必需消费品行业分别占到中投公司分散股权投资组合的10%(或以上)。泰克资源公司、哈萨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等有名企业均有中投的身影。2009年和2010年,中投海外投资回报率均为11.7%,根据中投2010年年报,如今中投几乎满仓操作。中投公司也有望在近期迎来新一轮的注资。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中国想打破对美国国债的依赖,但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市场可以吸收当前流入中国外汇储备的资金流。只要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维持目前规模,甚至继续膨胀,那么,中国对美国国债的依赖就难以根治。

  ■ 链接

  中投近年部分投资

  2009年6月

  向澳大利亚房地产信托公司Goodman提供2亿澳元的融资。

  2009年6月

  全面接掌中再集团。

  2009年6月

  决定参与摩根士丹利22亿美元普通股发售计划,购入12亿美元普通股。

  2009年2月

  与内地数家商业银行协商,准备联合竞购AIG旗下价值80亿美元的航空租赁业务。

  2009年1月

  中投董事长楼继伟表示,中投旗下的汇金公司最近一直在增持工行、中行和建行的股份。

  2008年4月

  以2亿美元参与维萨(Visa)在美国的IPO,维萨每股发行价为44美元。

  2007年12月

  购买约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公司发行的一种到期后须转为普通股的可转换股权单位。

  2007年11月

  以1亿美元认购中国中铁H股新股。

  2007年5月

  斥资30亿美元收购美国黑石集团1.01亿股无投票权的股份,相当于黑石总股本的约10%。

  本报记者 苏曼丽 吴敏 实习生 江哲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