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标普推倒美债第一张骨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8 15:01 来源: 金羊网-羊城晚报

  □伊 歌

  该来的,迟早都会来。美国债台高筑,势如危卵,华盛顿的政客们最后关头达成协议,刚避过了一次债务违约,几天后标准普尔就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可谓推倒了美债危机的第一张骨牌。

  也许华尔街事先收到风声,纽约股市急挫,创下自“金融海啸”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引发全球股市“集体跳水”。在“黑色星期四”之后,标普宣布“降级”———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被世界三大评级机构降低主权信用级别。“降级”意味着美国的融资成本上升,有银行估计每年将多支付1000亿美元利息;“降级”意味着美国国债作为金融抵押品的资质受到怀疑,从而对债券市场造成冲击;“降级”还意味着金融市场无法再将美国国债视为“零风险”资产,以此为基准的资产价格都要重新评估……

  在美国国会提高举债上限之际,标普的“降级”出人意表,却在情理之中。可以说,标普这回“来真的”了,也是形势使然。著名投资家罗杰斯早就毫不客气地说:“美国早该被调降评级了,数年前就该被调降了,至今信用评级机构已经错了10至15年了。美国破产了,他们到底在扯什么?”

  标普、穆迪两大评级机构垄断了全球80%的市场,加上惠誉则几乎占有100%的份额。三大评级机构总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期间,频频下调债务国的评级,貌似公允地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可是,美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就过着寅吃卯粮的日子,经历过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三大评级机构却从未“有所表示”。从亚洲到欧洲,质疑、抨击乃至挑战就从未间断。直至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那些被炒成天价的金融衍生品最终变成“有毒资产”,而三大评级机构却曾给予AAA或AA的评级。三大评级机构的信誉一落千丈;只因有美国政府的硬撑及其超强的垄断地位,才不至于毁于一旦。

  事到如今,面对债台高筑的美国政府,标普再也不想搭上自己的信誉和前途。据美国媒体披露,标普“降级”之前,曾“知会”美国财政部;财政部的官员曾紧急与其“沟通”。但在数小时后(美国股市周五收市后),标普仍坚持宣布“降级”决定。美国财政部发言人随即表示:标普评级时计算有2万亿美元的差错。可是,标普的新闻稿中并无涉及“计算差错”,而是强调美国国内外普遍的看法:“美国的决策和政治体制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削弱现有财政和经济挑战,甚至比我们在2011年4月18日将其评级展望为负面时预想的更为严重。”

  在美国国会提高债务上限后,穆迪和惠誉立即表示维持美国的评级;美国有媒体指“标普有压力了”。如今,标普出人意表地推倒第一张骨牌,轮到“穆迪和惠誉有压力了”。两家机构对美国的评级展望均为负面,第二、第三张骨牌会不会接连倒下?

  其实,“负债经营”的美国经济积重难返,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政府的信心正在消失,标普不过是战战兢兢地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真相。也许美债危机还没有到发生“骨牌效应”的地步,也许华盛顿的政客们还有办法挽狂澜于既倒———今天全球股市重开,也许市场会给出答案,也许这一天、这一周将会载入史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