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八重门曝五大宫心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12 04:17 来源: 新京报从5月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8月的瞒报门、拍卖门、屏风门、封口门,故宫一次又一次地暴露出了管理漏洞、经营问题、责任心丧失、延迟回应等诸多问题。这与故宫以往庄重大器、雍容华贵的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
问题接踵而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面对公众的指责和媒体的拷问,故宫迟缓的反应却显得“老态龙钟”,甚至“宫门深锁”。
一位了解故宫的人士表示,故宫并不缺乏严格的制度,但缺少的是严格的执行。
就在外界纷纷猜测故宫究竟有多少个“门”,指责故宫缺失管理力度,甚至没有勇气正视问题时,故宫仍在沉默……
问题 1
建立制度仍存管理漏洞
现状:对于故宫内部的管理,由北京博物馆协会出版的《北京博物馆年鉴(1988-1992)》有过描述:1987年,院里着手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新的规章制度分《故宫博物院部处职责和正副主任、处长岗位责任制》和《故宫博物院规章制度汇编》。前者对全院21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和部处主任、处长岗位责任制做了规定,后者将全院工作分为13类。
分析:这套制度的核心,在于严格分工,责任落实到人。但这种权责的划分,仅限于“单位”框架,由每一个责任人逐级向上对应,最终对“单位”的最高领导负责。
昨日该人士表示,故宫人员较多,无论多么严格的制度,在具体人员身上,都会有执行到位和不到位的情况,而且各个部门的管理松紧程度并不一样,跟领导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会有存在漏洞的地方。
问题 2
安保心理懈怠责任心差
事件:5月10日下午,有网友在微博(http://weibo.com)上爆料,称8日晚至9日凌晨,故宫博物院被“凿墙盗宝”。坊间号称第一保卫处的故宫,缘何会出现如此“低级”的盗窃事件?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还是当班人员的责任心不到位,懈怠所致。
分析:据接近故宫的相关负责人称,故宫的保卫部门包括保卫处、开放管理处等大约三四百员工,负责故宫安全。同时,故宫每年都会有关于安保的培训,包括防火、防盗等,而且在院内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安全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院内有涉及安全的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即这件事情只要有一个人反对,就不能做。
出现如此“低级”的盗窃事件,是当值人员的惰性问题,“虽然安全问题天天讲,但几年不出事,有些人就有了懈怠思想,自以为肯定不会出事,结果却出了大事。”
问题 3
关键技术人员欠缺经验
事件:7月30日,网友“龙灿”在微博上称故宫一件宋代哥窑瓷器被工作人员失手摔碎。事后故宫秘而不宣,未将情况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分析:该人士表示,故宫一共有约1500名员工,其中宫廷部、古器物部、古书画部、古建部、文保科技部等基本上实现了文保人员的延续,但在修复部门等技术人员上存在断层。
故宫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比如10来年的经验,可能在某些行业算资深人士,但对故宫的修复人员而言,经验需要更长期的积累。而故宫招聘的大学生,由于学校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育,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因此在工作中会有欠缺。
该人士表示,文物损坏,思想上不够重视依然是很重要的原因,“故宫的家具是文物;盘子也是文物,每件东西怎么拿、怎么放,都要非常小心,对文物要有敬畏之心。”
问题 4
回应错字凸显诚恳缺失
事件:5月13日下午,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对警方迅速侦破失窃案表示感谢。照片传到网上后,公众发现“撼祖国强盛”的“撼”字应为“捍”字才对。故宫对此回应,使用“撼”字没错,反倒显得厚重。
分析:对此,有关人士表示,故宫没有实事求是地承认错误,反而还说这样“显得厚重”,给故宫抹黑。
接近故宫的上述人士表示,近年来故宫在保护文物工作上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建设地下库房,整理文物等,但在面对公众质疑时不够诚恳,应该彻底放低姿态,有一说一,与公众、媒体形成良性的沟通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突发事件发生后,故宫有责任和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以开放的姿态,通过网络、微博发布信息,我们应根据公众呼声来促进文物保护。
问题 5
建会所被指求商业利益
事件:5月11日和12日,央视名嘴芮成钢接连在微博发帖,称故宫建福宫已被改造成全球顶级私人会所,这让人在质疑故宫是否真正保护了文物的同时,也引发了对故宫利用文物赚取商业利益的猜疑。
分析:据有关人士介绍,故宫实行收支两条线。最初故宫大门票上缴财政,小门票以及有关经营收入归院内自行处理;后来随着收入的增多,大小门票都上缴,经营收入自行处理,用于员工福利、党团经费等,但对于这些资金怎么分配有着严格的规定。
该人士表示,故宫的经费本身来说是比较充足的,特别是文保、科研等经费,国家拨款并不少,办公经费也比较充足。故宫虽有专门的经营管理部门,但出现建福宫这样的事件,其如何经营肯定不仅仅是经营部门决定的。出现违规行为,并非因为缺钱,而是因为想“赚更多的钱”。
■ 声音
“故宫应稳重地还原事实”
时至今日,故宫对于公众的质疑仍然是以片段化的应答为回应。
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董关鹏认为,在对待媒体的问题上,故宫的步子要再大一些,对于媒体和公众关注的核心问题,要予以正面的、全面的回应。
以哥窑被损事件为例,在过多的碎片信息中,除了有一些是时间、事件等指向不明的信息外,还混杂了虚假信息。董关鹏认为,故宫现在需要与媒体共同面对这些信息,将碎片化信息进行整体的还原,同时对于真假难辨的信息,去假存真地回应。
董关鹏认为,故宫作为最传统的部门,正在接受最时新的全媒体考察。故宫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大器稳重地还原公众和媒体质疑的事实和核心问题,拿出可推敲、可验证的证据予以回复,只有如此才有可能重建外界对于故宫的尊敬和信赖。
故宫身陷“八重门”
5月10日 失窃门
网友微博爆料,8日晚至9日凌晨,故宫被“凿墙盗宝”,被盗物品为现代工艺品展上的部分展品。
5月11日、12日
会所门
央视名嘴芮成钢微博爆料,故宫建福宫被改造成全球顶级富豪独享的私人会所。
5月13日 错字门
故宫向警方赠送锦旗表达感谢时,“撼祖国强盛”的“撼”字应为“捍”,故宫回应此举为显厚重。
7月30日 哥窑门
网友“龙灿”爆料,称故宫一件宋代哥窑瓷器(国家一级文物)被工作人员失手摔碎,秘而不宣。
8月2日 瞒报门
网友“龙灿”爆料称,故宫近年发生4起文物人为损坏事件,事发后故宫未向主管部门上报。
8月5日 拍卖门
《中国青年报》报道,故宫1997年拍得5件北宋珍贵书札,2005年以超过购入价两倍多的价格拍出。
8月9日 屏风门
财新网报道,由故宫宫廷部负责保管的清宫旧藏木质屏风,在进行修复时被水浸泡,故宫隐瞒不报。
8月9日 封口门
财新网报道,2009年,故宫发生内部人士自导自演的私分票款案,败露后被勒索10万元“封口费”。
本报记者 蒋彦鑫 王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