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故宫回应文物被盗受损事件 最大问题是透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0 18:38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2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短短3个多月,故宫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十重门”,但是故宫很沉得住气,或保持沉默,或闪烁其词,昨天,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终于站出来对故宫的“那些门”做出回应。

  对于失窃门,郑欣淼说:教训极为沉痛,领导班子做了深刻检查;会所门,郑欣淼回应是:平时监管不严,没有及时查明解释;“哥窑瓷器受损”哥窑门,郑欣淼说:珍贵文物损坏,没有第一时间上报,负有责任,等等。

  郑欣淼说,这些都暴露了故宫平时管理工作的缺陷、漏洞和不到位,他对此深感内疚、痛心和自责,希望通过媒体,衷心地、诚恳地向公众致歉。

  “十重门”一一回应,通过媒体诚恳道歉,公众对这些还买账吗?此外,考古专家对故宫一系列事件也深感忧虑。阿房宫考古队队长、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毓芳说,故宫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复制的:

  李毓芬:因为故宫作为文物工作者,就应该从这里吸取深刻教训,因为不管哪件文物,都是咱们祖宗给留下来的,不可能再有第二件了。

  我国著名鉴定家,收藏家金煜对此也深表赞同,金煜说:故宫的每一件文物,都是珍贵的,这些国宝远不能用金钱去计算衡量:

  金煜:故宫所有的藏宝都是无价之宝,这些无价之宝任何损坏,任何理由都是没有用的。郑院长的表态只说明是对解决问题的一个进步,他理解的是管理上的问题,损坏的东西是不可弥补的。

  金煜说,故宫博物院院长承认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开始,对故宫“十重门”的疑问还有很多。

  金煜:究竟怎么解决问题,我觉得不管是从损坏这个东西的角度,还是他们每个人对物品的了解和文物的珍贵性是不是认识,对这些东西他们是不是负责了,管理上是不是认真了,我觉得这几方面他们应该认真去考虑。

  与故宫的语焉不详不同的是,媒体、民众纷纷为故宫看病把脉。有声音说,故宫的毛病是体制问题,中国之声观察员、资深媒体人曹保印说,大英博物馆的理事会制度就有可借鉴之处。

  曹保印: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他们采取的是理事会制度,理事会制度中的人包括英国女王,包括各界名流,他们不拿大英博物馆一分钱,同时接受严格的财务审计。像大英博物馆的这种做法,其中严格的财务审计,我觉得倒是可以引进过来,是不是可以有中国的各界名流组织起来,组成一个第三方的监管,这个监管不是纯粹经济上的审计,而是从整个管理到文物价值的发挥,都能够真正听取更多的意见,不是现在仅仅由故宫一方面说了算。

  曹保印说,故宫确实需要改革。但是,所有的改革都是基于一点,就是透明。只有将自身彻底地开放透明化了,建立起公开透明的制度,才能驱散笼罩在故宫头顶的阴云,消解笼罩在公众心中的焦虑。

  曹保印:自从1924年最后一个皇帝走出紫禁城以后,故宫不但没有变得更加透明,反而更加迷雾重重,这就是故宫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现在故宫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透明的问题,就是把故宫层层的城墙给打开,把故宫的层层大门推开,让公众监督的阳光真正照进去,不要让故宫成为过去的那个紫禁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