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密集布局三子 打造大珠三角新引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6 10:05 来源: 南方日报○相关政策陆续出炉,定位不同合作互补 ○构筑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三角”
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深圳前海……这是近一周来媒体高频率曝光的“热词”。
15平方公里的前海、100多平方公里的横琴、700多平方公里的南沙,一个紧邻香港,一个隔水相望澳门,一个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但当它们以一个类“A”字型的架构呈现在大珠三角的地图上时,无疑正在构筑大珠三角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金三角”。
有专家指出,这“三子”因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而“生”,因产业布局与战略规划而“兴”,因港澳因素与种种优惠政策而“特”,只是人们更期待,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能够迈大一些,这种改革创新激发的新活力,将成为打造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引擎”。
【时】
成珠三角转型升级新平台,助力突围“诸侯经济”
“三子”适时布局
就在这个火热的8月,大珠三角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热潮也在加速涌动。
8月20日,广州市在北京高调召开“广州南沙发展定位与战略研究”课题成果发布及研讨会,提出发挥南沙在珠三角中心枢纽的区位优势,分三步走、用40年左右时间,将南沙建设成国际智慧滨海新城、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枢纽。
8月22日、23日,省政府马不停蹄在澳门、香港举办珠海横琴政策创新宣讲会,正式向外通报国务院批复的关于横琴“比特区还特”的开发政策。
而最早拿到国家“前海基本法”批复的深圳前海也有新消息,8月19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暂行办法》和《前海湾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为前海管理局作为法定机构运行提供了基本支撑。借鉴香港国际化的社会管理模式,深圳前海探索以法定机构来推动市场、社会、政府一起开发的“第三条道路”。深圳前海合作区空间规划也将在9月底完成。
种种迹象表明,这三个平台正在暗中发力。由于它们的特殊定位与战略规划,这“三子”的走向,对于大珠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给人们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
事实上,无论是横琴抑或是前海,都有浓重的历史情结,几乎都是“纠结”了20多年之后才尘埃落定。每个规划的出台都酝酿相当长的时间,谋定而后动,甚至是“十年磨一剑”。
为什么会在近期如此集中推出?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评估中心主任丁力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说,这是谋定后动,适时出子。南沙、横琴、前海“三子”的布局,其实代表着广东特别是珠三角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基本诉求。由于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逐步进入“深水区”,很多改革碰到壁垒,这样亟需一个全新的平台来引领珠三角的改革,而这“三子”也正好适时亮相。
在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和广州南沙“三子格局”闪亮登场的背后,正是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之“时”。
广东省社科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学者姚立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传统的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珠三角经济亟需新的区域“站出来”引领产业的发展,这些新的区域产业不能雷同、经济不能恶性竞争,未来目标应该明确定位,同时赋予不同的特殊政策。
姚立认为,之所以在这段时间加速南沙、横琴、前海的“三子”布局,是因为广东如果再立足于以往的“诸侯经济”,经济发展阻力将十分明显:目前,广东各地市的本土利益保护思想严重,传统产业增长进入“慢车道”,各自为政的利益纠葛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珠三角这种“诸侯经济”现象,并非现在才受到关注。一直以来,各地区和各个城市之间一些无效重复及恶性的竞争现象长期存在。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小而全”的思路,导致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而“三子”规划的出台有利于为区域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局】
有合作亦有竞争,面向港澳定位差异化
三足鼎立港澳味浓
横琴和前海的定位、规划和政策都已经明确,而南沙的发展规划尚未正式公布,但从目前的定位来看,“三子”扮演着不同角色,有合作亦有竞争。
深圳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认为,横琴的定位主要在高新技术、旅游和适当服务业;前海准确定位在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而南沙则是CEPA“先行先试”试验区。
在珠海横琴,一水之隔就能看见澳门的葡京酒店,最近处仅200米之遥。在深圳前海,对面的香港建筑也清晰可见。由于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横琴、前海、南沙“金三角”的战略规划都有着浓浓的“港澳味”气息。
在广东省社科院珠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看来,这三个区域事实上就是粤港澳紧密合作衍化出来的三个核心区,通过优先发展核心区,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进而辐射到周边的发展。“横琴更加偏向于澳门,把澳门经济的辐射能力充分释放出来;而前海更侧重于深圳,由于深圳具有金融基础,所以前海未来将成为粤港澳在金融服务等领域合作的重点。”
相比前海和横琴,南沙也具备了较为明显的优势,除了土地面积远大于前海和横琴,在以南沙为几何中心的区域里,有14个大中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南沙是广州唯一临海的区域,有25公里长的海岸线,是珠江口上的天然良港。其所依托的经济腹地要远远大于横琴和前海。
在深圳前海开发条例中,“香港”成为重要的关键词。据了解,条例的第一稿曾经提及香港37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减少,但最终条例也提及香港22处之多。深圳市市长许勤表示,深圳前海开发是深港合作的重要平台,是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的三大新平台之一,也是深圳未来战略开发的重点之一。
而对于南沙的定位,广州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彭澎认为,“应高于前海、横琴”。由于前海和横琴或靠近香港,或靠近澳门,而南沙的中心位置比较突出。产业种类也很丰富,它可以成为连接珠三角与中国其他腹地联系的通道。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恩表示,事实上,南沙也可以划出一个专门的区域,作为一个“合作特区”的面貌出现,在管理架构上,借鉴港澳的机制优势,来促进大珠三角的产业发展。
陈恩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南沙、横琴、前海这“三子”都落在珠三角地区,它们最大的特色就是面向港澳,未来将成为“一国两制的试验区,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这和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规划有很大的不同。
【变】
重点产业合作互补,依托新平台高起点培育新产业
产业布局各有不同
三地都在打粤港澳合作这张牌,也都提到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未来南沙、横琴和前海,会否构成激烈的竞争关系?带动珠三角、服务粤港澳紧密合作的经济区域,成为“三子”的共同意图,但从三地各自的发展战略来看,功能与突破各有千秋。
深圳前海管理局局长郑宏杰表示,就面积而言,横琴约有106平方公里,南沙约700平方公里,前海仅有15平方公里,面积相对较小促使前海将牢牢扣住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发展。“现在看到的前海是一片空地、一片海洋;但过不了多久你看到的前海将是一片希望,一片繁荣”。
而横琴的发展方向已明晰,旅游休闲、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中医保健、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等七个产业都将成为优惠政策惠及的对象。
据横琴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总投资额达60亿元的横琴澳门大学新校区将于明年底投入使用,总投资达100亿元的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首期工程将于明年底或后年初建成,总投资额达1000亿元的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的部分配套项目将于明年底建成。目前尚有大批数百亿的项目“排队候选”入区。
而南沙方面,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表示,未来南沙可以着力打造几大产业:基础装备和制造业,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等智慧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成为实施CEPA先行先试的综合示范区。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恩认为,在产业方面,三地重点产业各有千秋,合作互补,整体来说竞争不大。比如前海面积只有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金融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而横琴四面环海,将来最大的特色是“一区两制”,将来主要与澳门合作面向教育、科研、休闲等产业。而南沙面积非常大,未来是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示范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有巨大的空间。
业内专家表示,横琴、前海、南沙通过结合实际的需要,产业分工各不相同,但都将告别以往传统的产业布局,依托新的平台高起点培育新的产业。
●专家观点 “软环境”改革步伐可迈大些
由于三地的战略布局都涉及与港澳的合作,三地对港澳的政策也在不断地寻求突破当中,“比特区还特”成为三地发展特有的标签。而“更特”的定义,已经不再仅仅是政策的优惠,甚至是制度与机制创新。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恩表示,横琴、前海领到“比特区还特”的尚方宝剑对区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现在像横琴要实行的是“一区两制”,这是过去所没有的,将极大地激发区域的潜能。
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评估中心主任丁力分析,“三子”的全新亮相,方向是对的,但尚有许多改进的空间。比如前海,此前有许多大胆的条例被逐步取消了,这说明强大的“改革阻力”与“保守惯性”依然存在。
他认为,前海想打造深港两地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想引进现代金融与服务业。事实上,香港、澳门地区真正的优势并不是产业优势,而是体制优势,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很多机制领先一步,因此,引进先进的体制机制,打造现代的机制“租界”,请香港、澳门地区的人来当“总经理”,这样可以促进粤港澳经济的持续繁荣,真正成为国内改革的示范区。
丁力表示,南沙、横琴、前海三地都想打造“国际化的营商平台”,但事实上,“真正的高科技产业并不冲着税收优惠而来,建设包括创新机制、人才储备与产业配套等在内的软环境更重要”。
南方日报记者 彭国华 吴哲
实习生 杨名
统筹 陈韩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