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根组织有望直接获全球基金款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10:00 来源: 南方日报○“社会组织”定义不同症结难解 ○全球基金要求中国进行整改
昨日,“全球基金大幅削减对华传染病援助资金”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记者采访获悉,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简称“全球基金”)已确认于8月31日解冻数亿美元对华援助资金,但援助资金削减幅度是否为“五成到八成”则尚无定论。
为打破官方机构对慈善援助资金的垄断,目前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正在遴选建立次级执行机构,代表草根组织接受来自全球基金的拨款,并分派给草根组织使用,最近将公布中标结果。
削减尚未成定局
经过多次协商,近日,全球基金与中国政府官员、中国全球基金项目国家协调委员会(CCM)相关代表,以及一些多边机构代表举行了讨论,同意在8月底恢复对华援助。
但是,全球基金对华援助总量也可能会有所降低。CCM官方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全球基金秘书处高级官员韦伯7月份说,“3个项目的削减比例虽各不相同,但平均削减幅度应为50%乃至更多。”
中国疾控中心有关人士认为,所谓“削减“50%—80%经费”还未成为定论,中国卫生部门将与全球基金秘书处继续协商。由于中国人口庞大,艾滋病等三种传染病防控任务繁重,一旦削减援助经费,很可能影响防控目标,“所以全球基金也必须慎重考虑”。
设独立机构与疾控中心并行接受资金
CCM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全球基金仅仅与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合作,援助资金大量流向官方背景浓重的组织,真正干实事的草根组织获得的资金只占很小一部分。全球基金要求中方进行整改,设立次级执行机构,代表草根组织接受来自全球基金的拨款,并分派给草根组织使用,该执行机构必须由非政府组织组成。
据透露,目前招标工作已经结束,正在组建评审团,准备进行最后遴选,最近就会公布中标结果。现在讨论的次级执行机构(SR)未来将升级为中央执行机构(PR),与现有作为PR的卫生部疾控中心构成双PR制度,即所谓“双轨制”。
削减缘于美国鹰派议员施压?
消息在卫生界引起热议。对于全球基金的冻结和削减“理由”,有卫生部门的专家认为,这只是“幌子”,背后其实有复杂的国际关系因素。
这位专家分析,全球基金的最大资助方来自美国,目前一些美国鹰派议员指责,中国已经够发达了,是美国的最大债主,为什么还要援助他们?全球基金受到压力,削减援华资金是意料中事。
他建议,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对艾滋病等传染病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减少对国际援助基金的依赖,“这样才不会被动”。
[回溯]今年5月资金遭冻结
去年11月,全球基金停止了对中国艾滋病项目的拨款。到今年5月中旬,全球基金又表示,除了挽救生命的药物供应等干预措施继续,暂停对中国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项目的所有资助,涉及数亿美元。
全球基金提出的“冻结”理由主要有两条:
一是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财务管理问题。据一名接近卫生部的知情人士透露,在近日CCM的一次闭门会议上,有人质疑300万美元的发票“对不上账”。
二是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不足。全球基金表示,中国卫生部门没有按照协议,将35%的援助资金分配给社区性的社会组织。中国卫生部表态称,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对“社会组织”定义不同。
■削减应对
增加财政支持
填补资金缺口
一些卫生界人士表示,全球基金冻结对华援助资金近1年,已经给中国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防治工作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此次虽然解冻,但如果真的削减50%—80%,将让许多项目面临“缺粮”危机。
知名艾滋病防治NGO“智行”的中国大陆地区负责人叶贝表示,智行在广州地区每年运行经费约30多万元,去年曾通过广州市疾控中心申请获得全球基金8万—9万元资助,这笔资助大约占了他们经费的1/4,今年取消后他们只好通过其他途径积极募款,尽量减少影响。
广东省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广东去年前三季度获得全球基金的资助约1500万元,第4季度起遭冻结后对工作确有影响。广东省疾控中心就此向广东省卫生厅打报告,申请增加财政支持。
记者昨天获悉,广东省财政从今年起已将省级艾滋病防治资金从20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陈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