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两位经济学家因宏观经济因果论获奖诺贝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21:04 来源: 新浪财经
图为201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右)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图为201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右)和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新浪财经讯 伦敦时间10月10日(北京时间10月10日)消息,北京时间今日晚上7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新的获奖学者,声明称将此奖授给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教授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及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西姆斯(Christopher A. Sims)。他们得奖的理由是“对宏观经济中因果(Cause-and-effect)的实证研究”。

  寻求经济研究领域的“方法”,而非“方案”,一向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风格和原则。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往往专注于全球经济难题,却又尽量避免受到时下经济热点的牵制。是在当今世界形势下,“预期”更是一个待解难题,而要有一个确切的预期,更是需要一个科学可靠的分析工具。这也是今年诺贝尔奖获奖学者的优势所在。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典礼上解释说:二人解释了是什么让世界经济形势至此,下一步全球宏观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政策将作何改变。二人所开创的研究方法解释了一个基本问题:什么导致了什么(What caused what)。

  “利息的临时性增长或减税是如何影响GDP和通胀的?如果央行永久性改变通胀目标,或者政府调整预算平衡目标,经济将发生什么呢?今年经济学奖的得主已创立了一系列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以及许多与经济政策及GDP、通胀、就业和投资等不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问题。”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布的声明显示。

  具体而言,作为获奖者,萨金特所专注的结构宏观计量经济学主要用于研究家庭和公司调整它们预期,以及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关系。例如,萨金特研究了二战后的经济状况,当时许多国家开始都倾向于推行高通胀政策,但最终它们对经济政策做出系统性调整,进而转化为通胀率的下降。

  而西姆斯则是创立了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如何受到经济政策临时性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西姆斯和其他研究者已使用这一方法来研究诸如央行加息等对经济的影响。

  虽然萨金特和西姆斯都是独立做出他们的研究,但他们的贡献在几个方面都是互补的。今年的得主在1970和1980年代的创造性贡献已被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所采用。现在,萨金特和西姆斯创立的方法已成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

  获奖后,西敏斯接受了诺贝尔奖颁奖现场记者的现场电话提问,称他并没有寄希望于可以获此殊荣,而瑞典皇家科学院打了两次电话给他,都没有找到他。后来接到这个瑞典口音的电话,才意识到可能自己获奖了。

  “我觉得它非常重要、非常棒,我觉得每个人不管是谁得到了诺贝尔奖,这都代表了凝聚其他很多人的工作,所以我感觉责任重大,感谢您对我工作的理解。在这个奖项的背后,不光是我自己的辛劳,也有其他很多人的辛劳。”西敏斯发布了此番获奖心得

  美联社则报道称,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学者萨金特的妻子接受美联社采访说,萨金特获知得奖后非常平静,他按照往常的路线出行,搭乘纽约市到普林斯顿的火车去继续这个学期的授课任务。他的妻子卡洛琳说:“他正赶着去上课。 

  虽然认为这两名学者的“获奖组合”不是那么搭配或是协调,但是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依然分析说,“有一个原因让他们能够共同获奖,就是政策变量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经济危机某种程度上是政策危机,包括各国政策的“以邻为壑”,如何认识政策的作用已经提上一个高度。” 

  同时,张茉楠表示,萨金特也是比较知名的学者,他对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大部分领域都有深入了解,其学术专长是动态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萨金特在宏观经济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与卢卡斯等人一起开创合理预期学派,研究利率的期限结构、 失业经济大萧条等重大问题,这些都是当前西方经济的困惑。 

  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全称应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

  自1969年首次颁发,该奖共颁出42次,有67人获奖。其中,获此殊荣的美国学者超过40名。(郝倩 发自英国伦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