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并非中小企业唯一症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1:2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印峥嵘 发自上海
温州这个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可视为全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风向标。温州老板集体跑路折射出中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步履维艰。
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面临融资难、转型难等各种问题,有较高的失败率,如果经营不善,就如同一个气泡,从小长到大,然后被“捅破”。在温州,“资金链断裂”正成为压倒温州老板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不只是融资上的问题,在企业管理、财务透明以及风险控制方面都有诸多问题。中小企业走出困境,不但需要自身经营状况的改变,也需要变革国内金融体系。
中小企业抱团自救
在温州市龙湾区做阀门生意的李远(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最近当地部分企业爆出数亿的窟窿,导火索都和银行贷款被抽走有关。李远表示,银行贷款到期时,业务员往往承诺一个礼拜左右就能续贷,由于借来的钱已经投入生产流通环节,不可能抽出来,短期只能从民间拿资金。“月息3%~5%,可贷款还上以后,后续贷款几个月都等不到,银行给的解释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李远告诉记者,小企业几百万咬咬牙还能挺过去,“大企业还几千万,后续贷款接不上来,各路人马都来催帐,人越聚越多,企业就开始紧张起来,引起一系列的麻烦。”
对此,一位在浙江当地银行工作多年的信贷业务员认为,只要银监会一有风吹草动,银行信贷就要收一收,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冯兴元认为,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上。央行进行窗口指导,对信贷规模进行控制,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小企业。因为银行更愿意把有限的贷款额度贷给抵押、担保条件都比较好的大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多地有商会试点成立互助基金,当商会会员要归还银行贷款再续借贷款时,互助基金可以借给企业会员一笔利息较低的周转资金。据悉,温州市服装商会拟成立温州服装行业金融互助基金,企业自愿参与,每份互助拟定50万元,预计基金筹资总额度2000万~5000万元。
冯兴元认为,对企业家自发凑钱组织的“互助基金”、“担保基金”应该予以鼓励,这种基金采取封闭式运作,只针对商会里相互熟悉、数量固定的企业会员,风险完全可控。“担保基金还可以和银行合作,银行给企业放贷款,担保基金以自有资金1:5的比例放大,为企业提供担保,这种创新的担保模式值得鼓励。”
发展中小银行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创新业务部的一位负责人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有体制的原因。国内债券、票据市场不发达,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争抢有限的银行额度,后者必然败下阵来。
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需要从改变贷款评估方法入手,此前有媒体援引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的话说,“对于微小企业贷款,更多要靠信贷员走街串巷,到企业去通过交谈等手段,发现企业未来的潜力。”
浙江泰隆银行的一位业务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针对江浙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该行的做法已经做了灵活的变通。“做中小企业贷款时不是只看重抵押物,有符合条件的第三方签字保证(担保)照样能放款,坏账率并不高。”上述业务经理表示,近期温州跑路事件对银行操作方法并无太大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还款能力、企业经营状况和担保实力仍是主要考察因素。这位经理还表示,“信贷从紧时,对老客户的贷款容易一些,新客户审核起来比较难,但是老客户经营情况稍微一恶化,贷款就会被砍掉。银行的风控机制决定了‘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
目前的金融结构也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此前多次呼吁,我国大银行太多、中小银行太少,尤其是真正的民营银行更是凤毛麟角。民营银行也拼命“讨好”大企业,目前整个金融体制和机制都是为大企业设计的,没有激励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
冯兴元认为,“银行机构可以设立更多的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对这些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更为灵活宽松。”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的专家指出,金融机构多元化,促进更多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途径之一。国家没有为民间金融放大发展空间,种种因素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受限。
2007年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后,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冯兴元建议小额贷款公司不要再以试点来控制速度,可以考虑将自负盈亏的小贷公司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的年化利率18%至22%,高于银行融资成本,按规定在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4倍的范围内都属于合法。对小贷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反而应该鼓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佳宁此前公开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目前国内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唯独缺少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并通过财政政策的支持,成立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担保。
中小企业转型
融资难并非中小企业唯一症结。
东方智慧研究院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近七成企业家认为自己的企业正处于转型的困惑中,在摸索差异化竞争。超八成企业家认为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世界工厂优势可能将逐步消失。
对冲基金经理张敏杰认为,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双重夹击下,对外升值不利于企业出口,对内贬值又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导致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收窄。
冯兴元认为,“中小企业从自身出发,促进产业升级,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是改变自身命运的关键。”“中小企业自身的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规范化。因为财务管理透明规范,才能更容易地获得银行的贷款。”“中小企业主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很多企业主不加节制的挥霍和炫富,也酿成了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重组的悲剧。”冯兴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