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石油称加工一桶原油要亏十几美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1 17:56 来源: 法制晚报

  中石油称加工一桶原油要亏十几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 高价储备致扭亏延期 但税费已在油价连涨中消化 消费税最终仍由消费者买单

  国内成品油价下调两周后,中石油终于作出回应。中石油总裁周吉平昨天表示,如果目前的价格持续到年底,今年中石油的炼油亏损可能超过500亿元。

  对此“诉苦”,有证券业人士认为,油价下调对油企的影响不大。而在行业专家看来,高价储备油导致油企炼油扭亏延期,但“代缴消费税”说法站不住脚。

  中石油说

  “今年炼油亏损或超500亿”

  昨天上午,中石油2011年临时股东大会在北京召开,董事长蒋洁敏及总裁周吉平对此前发改委下调成品油价格予以回应。

  周吉平表示,此次油价的下调对中石油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初步预计,如果目前的价格持续到年底,今年中石油炼油的亏损可能超过500亿元。”

  他还表示,目前执行的价格调整,并未完全按机制来运行。对此,蒋洁敏进行了补充:“现在每加工一桶原油,我们要亏损十几美元。”

  据了解,成品油价格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原料成本、加工成本、企业利润、政府税收。蒋洁敏称,今年中石油集团需缴税费会超过4000亿元。其中,超过千亿税费的税种有三个:增值税、特别收益金和消费税。

  “消费税应该是消费者缴纳的税,而我国是生产者代征,因此你们用的成品油的消费税是生产企业代缴的。”蒋洁敏说。

  会诊

  税收导致亏损

  “税费已在油价连涨中消化”

  石油巨头的“诉苦”并未赢得业内人士的“同情”。有证券从业人士上午表示,税收过高会影响到油企的盈利,但不会造成油企的亏损,因为这些税费在此前油价连涨的过程中早已得到消化。

  该人士称,中石油、中石化从国内获得的资源,基本上都是国家无偿拨付的,所以此次成品油零售价格的下调,对油企的影响不应过大。

  该人士还表示,我国进口的原油多数并非国际通用的轻质、低硫的高档原油,如众所周知的布伦特原油。中石油、中石化进口的原油多为重硫油,价格较低。因此,其出售价格也不应该按照国际原油价格来定。

  并且,从油价下调后到年底仅两三个月时间,也不应该太多地影响全年业绩。

  另有业内人士称,在石油的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出汽油、柴油、煤油、航油以及化工产品等诸多产品,其中汽、柴油只占一部分,而原油的质量决定着产量,因此本次油价下调对油企的盈利不会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

  油价走低还亏损

  “高价储备致扭亏延期”

  著名能源经济学家、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告诉记者,我国以前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格,并没有完全按照测算价格来调整,一般都是低于测算价格,这样就造成了油企炼油业务在年内甚至去年都出现了亏损。

  董秀成认为,近期国际成品油价的走低应该会让油企扭转亏损,但由于油企所加工的石油都有储备,也就是说,当前使用的都是高油价时期进口的原油,因此扭亏不会立竿见影,亏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油企代缴消费税

  “消费税最终由消费者买单”

  对于蒋洁敏提到税收过高问题,董秀成告诉记者,由于原油价格增长过快,我国于2006年3月26日起征收了石油特别收益金,对超过40美元/桶的部分进行征收,并采取阶梯征收的方式。而对于超过60美元/桶的部分,更是征收40%的税款。

  因此,按照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特别收益金的确已经成为油企需要支付的一大税款。

  而对于“油企代消费者缴纳消费税”的说法,董秀成称:“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他表示,目前消费者加油时,每升汽油价格里含有1元的消费税,每升柴油里则有0.8元的消费税,而且税款高低不随油价变化而变化。为了方便税款的征收,我国的消费税都是从炼油厂出厂后由炼油企业代缴,但代缴的税同时也变成了营业成本,加入到了汽、柴油价格中,经过批发商、加油站,最终还是由消费者来承担。

  此外,董秀成并不认同“进口低价油卖高价”的观点,他表示,我国进口原油时有三种不同价格的考量,而销售价格也是按照不同进价的原油而定,并非“低买高卖”。本版文/记者 高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