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储户4500万元存款遭银行挪用 或违规流向高利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4 09:02 来源: 《财经网》

  【《财经》综合报道】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储户王先生和刘小姐存放于某股份制银行在大连一家支行的4500万元不翼而飞。了解案情的相关人士透露,储户的存款可能被用于放高利贷了,但是资金链的断裂导致存款无法按期回归银行,银行方面正在积极追讨当中。

  报道描述了案件的发生始末,今年8月中上旬,刘小姐和王先生的朋友A先生,希望他们将4500万元资金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入某股份制银行在大连的一家支行,存期为1个月。

  A先生告诉他们,该银行行长和他是大学同学,关系很好。最近上级部门将对该支行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但令该行行长发愁的是,该行的存款规模距离达标还有一定差距,需要短期内拆入一笔资金。

  因为多年的交情以及生意上的往来,刘小姐和王先生感到无法拒绝,分别拿出2000万元和2500万元的资金进行支援。

  王先生回忆说,当时A先生给他们出示了银行开具的存款邀请函。邀请函非常正式,其中写道,该行欢迎银行存款人,该行需要一亿或者更多存款,欢迎存款人或介绍其他存款人前来开户存款,存款人的存款只作为正常存款使用,资金保证安全。

  “后面是该支行行长亲笔的签名。”王先生说道,都说资金进了银行就是进了保险箱,而且又有正规的存款邀请函,他们对此深信不疑,根本没想到钻进了一个圈套。

  在A先生的陪同下,王先生和刘小姐在该支行开立了个人存款账户,将总共4500万元资金打入到他们在该支行的账户名下。

  王先生回忆,他和刘小姐到该支行后,先是开立一张活期存折,并在存折下面挂了一张借记卡。然后按照正常的步骤,将存款和卡分别设立了六位数的密码。他从银行返回宾馆,通过网上银行系统将2500万元资金打入到该支行新开立的银行账户中。

  然后,王先生再次来到银行,打印的对账单中清晰地显示王先生2500万元的资金已经入账。在回到西安后,王先生有一次去银行办业务时却惊讶地发现2500万元资金已经不翼而飞。刘小姐也是同样的遭遇。对账单显示,他们的资金在入账之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从账户中消失了,账户中仅留下了10元钱。

  经过查询,资金通过卡卡转账的方式转入到了陌生人X先生的个人账户。“而此前,我和刘小姐均未和此君打过交道。”

  预感到大事不妙,王先生立即联系A先生,希望他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并将资金重新入账。

  而朋友A先生在咨询了该支行行长后,给出的答复是,由于资金被用作购买理财产品,存款被转入到分行的资金池中,由分行统一管理,所以在个人账户中反映的是存款转出。

  “他言之凿凿地保证,资金非常安全,1个月到期后,资金自然会转回到个人账户中。”王先生虽然将信将疑,但钱已经存到银行,也只能等待期满。

  但是最坏的情况还是出现了,1个月期满后,王先生发现,其个人账户内仅有从外行转入到账的300万元,而刘小姐的账户中有将近500万元。

  王先生感到事态严重。显然,资金被银行违规挪用,且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已经无法回收。

  为了要回自己的钱,他和刘小姐不得不踏上了要款维权之路。没想到的是,银行方面的态度格外强硬。“不仅我们的正当要求无法满足,甚至该行的行长对我们也是避而不见。一连几天,刘小姐都去银行讨还资金,但银行以妨碍正常经营为由,叫保安强行将她带离银行。”王先生说。

  交涉无果,王先生和刘小姐只能求助于当地公安机关,希望通过司法来帮助他们追讨存款。

  报道称,在刘小姐坚持不懈的维权努力和公安机关的介入下,银行终于陆续将追回的资金转入刘小姐的账户中。现在刘小姐的2000万元基本到账,但王先生除了初次转回的300万元,余下的2200万元存款仍旧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

  目前该支行行长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挪用的资金正在被追缴过程中。

  报道还引述了业内人士说法,从目前情况分析,资金可能被银行挪用作为高利贷资金发放了。另一位熟悉案情的人士认为,其实本案是变相的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以吸储的手段“集资”,再将储户资金定向投入某个项目或贷款人,只不过他们是借助银行的渠道,将非法集资变得合理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