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GDP数据泄密案两官员被判刑 祸起买卖股票牟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25 11:13 来源: 新闻晨报

  综合新华社电

  经济数据泄密案特点

  ●涉案人员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

  ●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个别新闻媒体非法刺探国家秘密情况严重

  ●少数经济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经不起利益诱惑,为牟取私立不惜以身试法

  ●我国少数经济部门的保密管理还存在漏洞,需健全保密措施,强化监管。

  24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保密局在国新办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重要经济数据泄密案查处情况。据介绍,目前已立案侦查6件6人,其中两名犯罪嫌疑人是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原副主任、副处级干部孙振,央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副处级干部伍超明,分别获刑五年和六年;其他四人均为证券行业从业人员。

  九种经济数据被泄露

  去年5月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最高检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李忠诚通报了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查办情况,孙振、伍超明因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分别获刑五年和六年。

  孙振、伍超明等人泄露国家秘密案件中所泄露的宏观数据,查明的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国家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有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国民生产总值(GDP)、全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币贷款增加、广义货币同比增长M2、狭义货币同比增长(M1)等九种。

  经鉴定,部分数据在国家正式公布前,属于机密级国家秘密,部分数据在国家正式公布前属于秘密级国家秘密。

  泄密背后有利益驱动

  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杜永胜表示,根据案件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孙振、伍超明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背后确实有利益驱动。

  杜永胜说,有的通过和证券从业人员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证券机构从业人员指导其买卖股票、谋取利益;有的通过参加证券机构举办的一些活动,比如,讲座、恳谈会等等,获取高额的讲课费用。但泄密的主要原因还是泄密者本人保密法制意识淡薄造成的。至于这起案件的中间人,相信检察机关一定会依法追究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杜永胜还表示,按照保密法第49条的规定,有关机关单位发生重大泄密案件,不仅要追究造成直接泄密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领导人员的责任。

  李忠诚也表示,这几起泄密案件都与金融行业相关,既有银行工作人员,也有证券从业人员,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监管。

  泄密导致股市异常波动

  李忠诚说,重要经济数据泄露以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影响;二、经济秩序遭到了破坏;三、给经济运行带来危害。每一次经济数据泄露以后,股市发生异常波动,异常波动背后就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出现,所以维护及确保经济数据安全是经济部门和保密部门一项重要的职责。

  泄密对象都是证券从业人员

  关于经济数据泄密案,目前已立案侦查6件6人,其中两件作出有罪判决,两件法院正在审理,两件已侦查终结。

  孙振泄露27项数据被判5年

  孙振在担任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及局领导秘书期间,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先后多次将国家统计局尚未对外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计27项,泄露给证券行业从业人员付某、张某等人。

  经鉴定,这27项被泄露的统计数据中有14项为机密级国家秘密,13项为秘密级国家秘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孙振有期徒刑五年,判决后孙振没有提出上诉。

  伍超明泄露25项数据被判6年

  伍超明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史研究室工作期间,于2010年1月至6月,将其在价格监测分析行外专家咨询会上合法获悉的、尚未正式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25项,向证券行业从业人员魏某、刘某、伍某等15人故意泄露224次。

  经鉴定,上述被泄露的25项统计数据均为秘密级国家秘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依法判处被告人伍超明有期徒刑六年,判决后伍超明没提出上诉。

  媒体不得向经济部门求证核对预测数据

  对于一些媒体在经济数据发布之前的准确预测,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杜永胜强调:“预测行为必须在我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打擦边球不行,超出法律的界限更不行。”

  杜永胜表示,在近期发生的涉密经济数据泄露案件查办过程中,有关部门确实发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比如有的境外媒体偷梁换柱,夹带私货,以引用我政府官员在某些公开场合发言为名,将我涉密经济数据对外披露。还比如,有的境外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我经济部门和金融证券行业的从业人员核对求证他们的预测数据。

  “这些都是不允许的。”杜永胜说,“在此,我想提醒媒体朋友,一定要遵守我国的法律,一定要遵守新闻从业道德,否则将有可能承担法律后果。”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默认大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